「RIA学习力」《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Day1,何利芳

33拆页一

来自《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改造自己》

P59

思维定式的力量

本书包含人类效能的许多原则,是基本而首要的,可通往成功与幸福,放之四海皆准,不过,我们必须先了解人类的思维定式以及如何实现思维定式的转换,才能真正理解这七个习惯。

先前提到的品德成功论与个人魅力论就是两种典型的社会思维定式“Paradigm(思维定式)”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最初是一个科学名词,现在多用来指某种理论、模型、认知、假说或参考框架。但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这种“看”和视觉无关,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地域本身,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把思维定式比作地图。我们都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思维定式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者模型。

假设你想去芝加哥中心区的某个地方,地图本应该帮助你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印刷问题,你得到了一张标注为芝加哥,实际上却是底特律的地图。你能想象无法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沮丧和无助吗?

你可以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更勤奋,更迅速,但是这种努力只会让你更快地到达错误的地点。你还可以改变态度,比如更加积极地思考,但你仍然到不了正确的地点。或许你并不在乎,因为你抱着积极的态度,不管到了哪里你都高兴。但关键是,你还是走错路了。根本问题不在于你的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

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的态度与行为源自这种假定,对事物的看法决定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I,重述知识」(可选)

原文中提到思维定式是我们感知、理解与诠释这个世界的方式,它基于我们的过往经历而来,是指导我们未来思维和行动的地图指引,我更喜欢叫它“惯性思维”或者“刻板印象”。

思维定式是如何作用于我们工作或生活当中的呢?

举例来说,工业时代里人类长久形成的供需模式是:厂家-经销商-零售商-顾客,过去受物流、运输、储存等因素的制约,通常经销商环节会有区代、省代、市代、零售商这样的层级存在,在这样的模式下,就形成了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共分利润的商业形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厂家造价20元的东西经过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到了顾客手里往往要卖到100+,而我们作为消费者久而久之也认同了这种模式下卖200块的东西通常都比100块的品质更好,于是我们对物品的认知形成了一个惯性模式:“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个模式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购物选品。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回看前面说到思维定式是基于“过往经历”形成的思维模式,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过往经历中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认知是否依然合理呢?

当过去制约货品流通的运力、仓储等问题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已经不再是制约性问题的时候,现在完全可以做到从厂家经过零售商的手直接把货送到客户手里,这种供需模式下,进行利润分配的就只有厂家、物流公司和零售商,如此下来,厂家造价20的东西,物流公司收取5元左右运输费,零售商翻一倍卖50。那么这里售价50的东西比过往模式下售价100的东西品质差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见,思维定式于我们而言有利也有弊,常态下,它可以有效指导我们正确做事,而当情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还固守旧有的思维方式,也可能会令自己故步自封。

「A1,激活经验」    (必选)

今年4月份,我开启了社群团购作为自己的副业,最开始的时候我特别担心会被身边的朋友拒绝和不认可,做足了心里建设才正式建群开团。没想到的是在我开团第一天,我预期中的质疑和不认同并没有发生,相反是亲人、朋友得知后,纷纷给我买货捧场,并且在随后的半年里,大家一直都有在我群里持续购买,而大家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也带给了我更大的心理能量,我开始思考自己可以为这些伙伴带来哪些更大的价值,并尝试一点点付诸行动。

现在回头来看,在这件事情里我最初的思维定式是:卖东西是不好的,它会破坏身边人对我的好感度,甚至会降低大家对我的认可度。

「A2,规划运用」    (必选)

目标:接下来半个月通过记录下“自己与金钱有关的信念和行为”的方式,尝试找到自己对金钱的思维定式。

行动:2019年11月11日-30日期间,用随手记记录自己花钱的行为,用笔记本写下自己脑海中突然闪现的对钱的认知,并于12月份第一周进行反思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学习力」《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Day1,何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