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修的事儿14.如何“如实观”

不能如实观,就无法净化内心。“如实观”不是指表面上用肉眼看事情,而是指用智慧认清事物的实相。用智慧去看,也就是在身心复合体的架构内,排除源自贪、嗔、痴的偏私与成见去看待事情。一般来说,当我们观看自身这个身心复合体的运作时,会倾向于忽略我们不喜欢的事,而执著于我们所喜欢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通常都受到贪、嗔、痴的影响。我们的本我、自我或成见,就像有色的镜片一样,挡在眼前,妨碍我们的判断。

当我们留心观看我们身体的感受时,不应该将它们与心行(mental formations 指内心的作用、活动、状态与变化)混淆,因为身体的感受可以完全独立于心外生起。例如,我们本来坐得很舒服,但是过了一会儿,背部与双腿开始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我们的心立即体会到不舒服,并且围绕着这个感觉形成很多想法。这时,在不混淆感觉与心行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将感觉独立出来,并且注意观看。感受是七种普遍的心理因素之一,其他六种是接触、认知、注意、专注、生命力与意志。

其他时候,某些情感,例如憎恨、恐惧或欲望可能会生起。在这些时候,我们应该单纯而如实地观看这些情感,而不把它与其他事物混淆在一起。如果我们把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捆绑在一起,把它们都笼统地视为一种感觉,我们就会被混淆,因为感觉的来源已经被遮蔽了。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那种感觉上面,而没有把它与其他心理因素分开,我们要想觉悟实相,就会变得很困难。

我们希望能洞见无常,以克服自身的痛苦与无知:借由觉知苦谛,克服那造成痛苦的贪欲;借由无我的智慧,克服从自我概念衍生出来的无知。要达到这些洞见,我们必须先将身与心分开来看;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它们基本的关联性。当我们的洞见愈敏锐,我们就愈能明白五蕴、名色(名色,为名与色的并称,一般用于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总称。从语意上来说,名是指心的方面,色指物的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的,它们无法独立存在。单靠身体无法为自己做任何事,它就像一块木头,本身无法移动或做什么;心若没有身体的帮助,也没有办法做好任何事情。但是当两者在正念之下合作时,就可以成就许多美好的事。

——《观呼吸》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禅修的事儿14.如何“如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