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特教育|古诗词改读音?我们将如何读那些年学过的古诗?

今早醒来,拿起手机,突然发现乡音无改鬓毛摔了,一奇红尘妃子笑了。顿时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了。

事情源于,不少网友查字典时发现,许多读书时被老师千叮咛万嘱咐的“规范读音”如今变成了“错误读音”,悄悄地。

而这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2016年国家语委就对我国第三次普通话审音后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公开征求意见,对一些多音字进行了读法统一,“进行普通话审音也是为了适应大众的需要”,一位语言学教授如是说。

下午,又有新的消息说,改发音这件事是个假新闻,新闻里的内容其实就是2016年的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并没有对社会发布,字典里也没有改动。

我特意去在线新华字典查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版本的问题,“骑”确实只有一个qi的发音,原本应该发作ji的释义,也标注为qi。

这则新闻目前还在网络上发酵中,大家都在等待官方更准确的说法。

我们自小就开始学习拼音,觉得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婴儿学习走路一样自然。其实,拼音出现的历史并不长。

拼音字母诞生以前,给文字注音采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法。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比如胥,读若需,蔑,读若灭;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比如而已为耳,之乎为诸。

反切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注音方法之一。这种方式的明显弊端是,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并且,想要知道一个字读什么必须要知道更多字的读音才行。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在两三百年间,这种方式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并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但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为汉语拼音运动提供了重要思路。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模仿引进西方以及日本的文字拼音方式,提出不同的文字改革方案,旨在简化汉字,传播知识,但方案最终并没有实现。

新文化运动中,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人与苏联汉学家合作,研究创制了拉丁化新文字。这项文字改革一直延续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同年秋季,《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拼音的定型历经了很复杂的过程,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那些字母组合、“一声平二声扬三生拐弯四声降”的口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学习生活。

也许很多人不会注意,我们所熟悉的字,惯常所发出的音,并非一直遵循着同一个读音。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也在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进化”出了不同的发音。

穿越回去听古人聊天,多半会感觉在听天书,即便手中拿着他们的讲稿,也未必能跟得上节奏。同样的字,和现代发音差别之大,会让人急需一个同声传译。

在探讨古代语言发音和现在的区别这一问题上,知乎上有网友举例,全世界人笑起来是哈哈哈哈,那唐朝人是不是也哈哈哈哈的笑。答案是,唐朝人笑起来也是hahaha的,只不过写作“呵”,这个字过去念ha,现代念he。以及,秦汉人管爸爸也叫ba,只不过写作“父”。

高晓松在节目里提过,他每次去香港广东之类的粤语区,总会拜托同桌的当地人念古诗词给他听,那说得比唱得好听的发音似乎更能接近诗词歌赋原有的韵味。

网友对此番变动表示这是学渣的胜利,颇有一种“荒唐的背叛感”,或许此感更深的莫过于那些费心写下优美韵律诗词的诗人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知道杜牧和贺知章会不会抓狂。

文字发音的变动是时间的轨迹,更多是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结果。对于一些字,读某些音的人多了,并且那些人活得长,将他们认为正确的读音传递下去,那么,渐渐的这个文字就有了不同的读音,这是文化在人类社会里的自然变化进程。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给某个读音一个官方的唯一标准答案,那么这个标准的更改,需要满足的条件,应该是有多角度衡量的。据某些官方文件里说,修改仅仅是因为“读错的人较多”。这样一个单纯的原因,是否足够具备说服力?

首先,读错的人较多这个数据是如何采样的?能不能公布调查数据,究竟是在什么人群中进行的采样,读错率有多高?

其次,仅仅因为读错的人多,就不惜以破坏诗词的韵律为代价将错就错,那以后学生参加考试,是不是哪个答案选择的人多,哪个答案就是标准答案呢?

无论如何,这个事情引发网络上如此大的反响,说明大家都担心,以后会不会耳边听到小孩子们口中说着鸿鹄(hao)之志,妈妈手中拿着电饼铛(dang)叫他们回家吃饭。

【精彩课程免费领取】

关注埃尔特订阅号(Arete_edu)

回复关键词【666】

即可领取《亲子共读建筑知识课》、《亲子共读游戏启蒙课程》、《小叶老师的亲子艺术启蒙课程》、《古诗词那些事》、《人工智能探索之旅》、《关于小学生作文的那些事儿》等多节适合亲子共读的课程

埃尔特教育:为学习型新家庭而服务

更多精彩课程可进入埃尔特官方网站:https://www.areted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埃尔特教育|古诗词改读音?我们将如何读那些年学过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