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今晚,我读书的理由又增加了一个

    史航在#因阅读而改变#之北京站——“在碎片化时代,重读经典”活动,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我读了以后深有感触,我还没有学会如何遣词造句来表达内心的感动,但是我依然想记录,想分享给你-世界。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是讲南方寺庙里的一个老和尚,他平时没事啊就喜欢呆在寺庙的大堂里坐着看着那些善男信女来来往往。

突然有一天,一个男孩出现了,他就远远的站在门外,一副挑事碰瓷的样子,特别的不礼貌。大家也都看到了,就很不高兴,有的就想要上去干涉,把那个小伙子赶走。老和尚都阻止了他们。

老和尚呢就还是笑呵呵的坐在那里,看着小伙子,看了几分钟后,说了一句话:“你今年多大了?”

小伙子答到:“21!怎么了?”

“21啊,你19岁年来的时候,你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老和尚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小伙子愣了很久,最后走进去给老和尚磕了个头,就走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它讲了一件事就是:我记得,我在意

这是所有宗教的全部定义。 而且就是这一点打垮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都不是被记忆打到的,甚至不是被这个在意打倒的,他是被老和尚用一个兵器打倒的,这个兵器就是——两年前的你自己。

这两年你在社会上碰过很多壁,见过很多坏人,你觉得你有权利恶狠狠的对待这个世界了。但是突然你看向窗外,窗户回来变成一个镜子,你看到两年前那个相对纯良的你自己。你突然软弱了,你重归软弱。这是老和尚让你看到的。

所以,我觉得文学和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让你看到从前的自己,想起一些东西。

是的,文学都会让我们看到从前的自己,想起一些东西。

    我从小就很喜欢文学,可能现在的我的水平根本支撑不起喜欢,这么重的字眼。但是,相对于我的理性知识,我觉得在文字方面是有天赋的。我背诵古诗词很快,在初中,我可以在一堂课的时间内,熟练背诵语文课本后的10首古诗词;我可以在月考突然发力,同时熟记地理,历史,政治的考试知识点,算不上过目不忘,但是很容易记住;我喜欢读那时的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更喜欢随时化用它们在自己的文章中......那时年少的我,很喜欢这些,这些让我安静,让我独处,让我沉心静气的文学与书籍。

    但是不知何时起,我把它们丢弃了,并且越是觉得需要它们,越是觉得不从下手,有时,甚至会产生已经丢弃了那么些年,还能捡起来吗,索性不捡了吧的念头。但,生活,并不是允许你能随意丢弃的,就像梦想,总时会时不时出现,撩骚你,渴望而不可得。就像史航老师在这次活动中说的“我们经常面临一个悖论,当我们时间越发紧迫愈发焦虑的时候,便渴望能够获得知识的快餐;但是快餐又不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以至导致收获更少”。

    幸运的是:今年的我终于下定决心重新捡起来,去尝试静心阅读。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我思考了很久,这是为什么?渴望从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就像一个现代人,突然穿越到原始社会,他才会渴望现在的便捷生活。只有曾经拥有,才会有渴望。今天我好像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我记得,我在意

    我记得那时年少,阳光正好,窗明几净,我在读书,翩翩少年,豆蔻芳龄。我在意,我们每天机械般的上下班,啤酒烧烤,娱乐至疲。明明不是我们想要的,却寻找不到一处静心的地方。我们忍受着世界的杂音,却忘记温柔的对待我们自己的心。

    今晚,我又多了一个读书的理由,那就是---->我记得读书的美好,我在意不读书的时候自己真的很累。而我也想你不要那么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2 今晚,我读书的理由又增加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