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的胜利


记得过年坐车回家的时候,我看见窗外闪过一些陌生的建筑,父母在旁边慢慢道来近年来的变化。留在家乡的人努力建设着我们的家园。城市变得越来越好的同时,居民也憧憬着未来。我们可以从《城市的胜利》中了解:城市如何变得更加繁荣。

《城市的胜利》的作者爱德华·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莱泽在城市经济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关于经济中心的历史演变的研究对经济和城市地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工作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高度赞扬。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评论说,在格莱瑟之前,“城市经济已经枯竭,没有人想出一些新的方式来看待城市。”

《城市的胜利》深入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历史,给出了城市为什么胜利的原因。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市。由于思想的碰撞总是来自于面对面的交流,而密集的人口提供了大量交流的机会,所以城市成为了创新的发动机。创新推动了城市的发展繁荣。然而城市的人口密度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疾病、犯罪、贫困、环保等等。归根到底,城市是居民的城市。提高城市居民的人口素质、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创新是城市胜利之道。

在《城市的胜利》这本书中,作者格莱泽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来说明城市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伦敦、纽约、东京等城市的风貌。

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它的胜利离不开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城市成功的首要因素:人力资本。据统计,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所占的比例越高,城市的人均生产总值越高。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大量的人才在班加罗尔汇集,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创意在频繁地互动中产生,最终成为财富的创造者。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城市存在的大量潜在的雇员吸引雇主,同时大量潜在的雇主反过来吸引雇员。并且大量的雇主消除了经济市场一般性动荡。当一个企业倒闭时,它的员工能很快找到下一家,而不至于失业。

上面的例子实际上说明了人口聚集带来的好处。但是拥有如此多技术的我们,难道不能通过远程交流实现上述繁荣吗?什么使得面对面变得不可替代?杰效率文斯悖论说明了这一情况:效率提高会导致更多而非更少消耗。科技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随着传递信息的增多,其中夹杂的错误也会增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认知不同,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误解。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有许多翻译失真的现象。面对面交流让知识的接收者,通过及时反馈,来确保他们的理解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知识传播越多,面对面交流的需求越多。另外,电子方式交流和面对面交流之间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电子方式交流得越多说明面对面交流也越多。

无论多么美丽的城市总会有瑕疵——贫民区。很多人认为:城市的剥削和不平等制造了贫困。而事实上,不是城市让人们变得更加贫困,而是城市利用将会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前景吸引来了贫困人口。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的贫困人口比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生活得更好。城市的棚户区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跳板。过去政府旨在帮助贫困地区,比如美国地区政府向贫困人民发放住房券等。然而城市贫困悖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城市通过完善公立学校或公共交通的方式改善了现有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那它将会吸引更多的贫困人口。我们应该着力于贫困的人。并且评价一个地区的依据不应该是它存在的贫困现象,而是它在帮助比较贫困的人口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方面做出的成绩。这样才会使得城市呈现一种向上的朝气。


       梭罗的《瓦尔登湖》引发了很多人对大自然的向往。自诩为环保人士的人们把它奉为至宝。相反的是,住在城市比住在森林中更加环保。把家安在远离人烟的地方需要更多的能源来维持基本生活,比如更多的汽油、更多的电和天然气。并且你的存在对大自然来说是打扰。半夜从窗户透过的光、生活污水等等会伤害到林子里的小动物。所以居住在城市才是更为环保的方式。简·雅各布斯提出“通过集中居住在高楼里并步行上下班的方式,我们可以把自己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最小化”。为了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伦敦修建了很多绿化带。这些土地可供人们嬉戏、呼吸新鲜的空气。

       在这个日日新的世界中,我们大部分人都被动地去接受城市的改变。耳边常常听到各种愤怒地声音,“为什么不帮助贫困地区”、“人们应该搬到郊区,住在城市不环保”……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参与城市规划,而是理解这座城市为了繁荣所做的种种努力。为了避免自己像个愤青一样胡乱地质疑。当变化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配合它们,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