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下属:为什么干部选拔不能只看业绩?

即使你用对了考核方式,也设计了相对合理的考核指标,但是在选拔下属上,你还是有可能选错人。

比如说,我(汤君健)辅导过一家商贸公司,他们要从5个销售经理中选拔1个人,接替销售总监的职位。总经理认为小A是最适合的人选,小A是公司多年的金牌销售,而且自己也表达了强烈的晋升意愿。

但我给出的咨询意见是,不支持提拔小A。理由是这样的:小A业务能力的确很突出,但管理能力还没有“被证明”。冒然给小A升职,反而可能给团队带来很大风险。

遗憾的是,总经理没有采纳我的意见。他认为,小A业绩又好,对公司忠诚度又高,不给他升职给谁升职?与其去外面再挖一个牛人,还不如用自己培养起来的下属。小A管理能力没有被证明,那正好给他一个证明的机会。

结果,小A成为销售总监之后,真的带不动近百人的大团队。业务流程混乱,也缺乏培养下属的意识,一年之后,整个销售团队业绩一落千丈,小A也被迫离职了。

你别觉得这只是个例,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在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彼得定律,说的就是这种困局。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如果业绩是考核员工的唯一标准,业绩好就晋升。那么,总有一个阶段,员工达不到更高的业绩了,他就不能再晋升了。反过来说,每个员工,最终都会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怎么跳出这个困局呢?

在做绩效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在“考核”之外,还要加上“考察”。

  • 考核只能了解员工对当下任务和指标的完成情况;
  • 而考察需要更多地关注到员工的长期潜力。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兼顾“考核”和“考察”就更重要了。

  • “考核”可以让你的日常管理变轻松,
  • 但“考察”能让你未来的工作变轻松。

只有学会考察下属,你才能找出那些值得长期培养或提拔的人才。

1、考察不能“凭感觉”

很多管理者考察的方式就是“凭感觉”:小李这孩子不错,勤奋好学,有潜力;小张不行,整天风风火火,不稳重,等等。这样考察出优秀下属的概率,跟抽奖差不多。

可是如果不这样考察,很多管理者也拿不出一个像KPI或者OKR那样的考核指标,去考察员工。我总结下来,管理者“凭感觉”考察,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考察缺乏标准。

谁绩效好,但后劲不足?谁能力不突出,但特别有潜力 ?大家没有标准共识。你觉得小李有能力;那小张天天加班,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小马还是名校毕业的呢,你说谁更有潜力?

第二,就算有考察标准,但过于抽象,无法执行。

比如有些考察标准就是积极努力、勤奋好学、主动进取等等。怎么拿这些指标去考察呢?什么叫勤奋好学?是每天都坚持读一本书?还是在工作中研发了一个迭代方案,优化了工作环节?都没有讲清楚。

第三,考察动作缺乏载体。

很多管理者是这么考察下属的:一到年底,对着打分表,就开始凭感觉打分。小李,勤奋好学3分,合格;小张,1分,不合格。你问他3分和1分都对应着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针对这三个问题,我给一个管理工具,这就是胜任力模型。

2、考察要有标准:胜任力模型

首先,考察要有标准,胜任力模型就是这个标准。

用最简单的说法,胜任力模型想要定义的,就是要胜任这个岗位,员工必须具备的软技能是什么?
比如说,对于人力资源岗位,面试技巧就是硬技能,但硬技能背后的沟通能力、关系维护的能力,还有协调组织能力等等,这些都是软技能。

不同层级对软技能的要求,可能大不相同。

比如说,市场专员更看重信息搜集能力;市场经理更看重分析判断能力,需要他们透过用户行为洞察用户意图,找到生意机会;而市场总监,就更看重决策能力,要能够根据市场经理发现的生意机会,做出商业决策。

这些软技能就是你考察的重点,它们决定员工有没有潜力去到更高的层次。就像最开始的那个案例,之所以会发生决策失误,就是对小A软技能的考察不足导致的。

如果你的公司还没有自己的胜任力模型,从长期出发,建议你赶快根据你团队的职位要求,制定自己的胜任力模型。

关于胜任力的成熟研究已经有很多了,哪怕你只是去检索一下,把符合你部门的要求借鉴过来,都对于团队人才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在下方附上了“胜任力卡片”,供你参考。

image.png

一般来说,一个岗位用6-9个胜任力比较合适。太少了,没办法全面描述岗位要求;太多了,又容易失去焦点。

我有个校正模型的经验,就是拿你团队业绩最好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看看他们都体现了哪些能力,是不是符合模型的描述?然后对胜任力模型做一些调整。

当然,如果你的公司已经有现成的胜任力模型,那就太好了。

3、证明胜任力,要定义到行为层面

但你也要注意,这些胜任力模型,是不是能直接用到你的考察工作中?

这就说到第二个问题,有了胜任力模型之后怎么考察呢?不是给下属贴标签,而是要用胜任力模型对下属的行为进行定义。

举个例子,很多工作都要求员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怎么判断谁学习能力更强呢?

光这一个概念,就可以拆解成很多维度。比如,学历、是不是名校毕业该不该看?好像应该,但这也只能说明员工过往考试能力强。

那么,看员工学习新知识快不快?这个好像对,但如果下属学了新知识,没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那么这所谓“学习能力”也是无用的。

再比如,员工学习意愿要不要考虑?如果下属学得快,也会用,但就是不愿意学。每次都是别人要求他他才学,他的学习能力该怎么评价呢?

咱们设想一下,现在你有两个下属:小张是大专毕业的仓库管理员,小李是名校毕业的市场专员,你要对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打分。没有行为定义的时候,只能凭感觉。

如果是我,就会把学习能力在行为上拆成三个维度,分别是爱学、会学和能运用。

  • 爱学,就是他学习意愿强,不用别人逼,自己能够主动学习。
  • 会学,是他知道怎么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甚至能快速学会。
  • 能运用,是他光学会还不够,还能运用到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有了这三个维度,对小张和小李的打分马上就有标准了。比如说,虽然小张的学历不如小李,但不能给小张的学习能力打低分,因为学历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内。

而在工作中,小张通过自学采购管理知识,三个月把公司包装供应商采购成本降低了5%;而小李只是按照公司要求完成了日常工作。这么看来,小张的学习能力就更强了,因为小李并没有让我们看到,他学了知识之后会怎么运用。

其他的胜任力也是一样,光有一个标签是不够的,你都要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到具体的行为,这样才能为员工指明努力的方向,也为管理者提供了考察的依据。

4、用载体和工具,证明员工的潜力

第三,标准有了,对应的行为也定义了,但还是不落地,因为没有考核载体去证明员工的潜力。

回到一开头小A的例子,小A没有做过总监,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证明他的管理能力?当然不是,在我的建议下,那家公司总经理后来招来了一个新的总监,新总监除了完成业绩目标,还对经理们做了能力培养。

比如,安排经理们开发系列的销售课程,锻炼他们的培训他人能力;牵头公司跨部门项目锻炼他们定义问题、驱动结果的能力等等。一年之后,经理们汇报这些项目完成情况,管理层对经理们的潜力进行评估。这些都是证据,也就是我说的,考察的载体。

如果你要进行人才的考察,我建议你也可以采用“下属自证”的方式。比如,每半年,请你的所有下属给你做一次述职。

在述职过程中,他们需要汇报自己取得了什么业绩、接下来的计划、对自己的自我评估等等几个方面,证明自己具备了去到更高级别的潜力。

然后,你邀请你的上级、HR一起和你拿着胜任力清单,对员工们在完成业绩的过程中,按照“STAR提问法”,进行追问和打分。

考察也是相对的。你只要把下属们按照潜力打分的高低,做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的排序,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1分表示这个员工在这个潜力方面,完全看不到他成功的案例,甚至有失败案例。比如,学习能力,完全看不到他有把所学的用在工作中的例子,不但如此,他甚至还公开抵触学习;2分表示,这个员工有体现这个能力的运用案例,但是做得很不好。比如,有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但是,用知识方面有瑕疵。3分表示,合格,符合能力描述的要求。4分表示,这个员工的表现,在你的团队里可以成为楷模。5分表示,这个员工太优秀了,他的学习能力,可以成为全公司的榜样。

我在下方附上了一份“下属潜力评估表”,供你参考。

image.png

最后,我要提醒你,考核和考察的结果沟通,一定要及时。尤其是相对排名靠后的员工,不要等到开除前一天才跟员工做沟通。

比如说,你在每年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和员工沟通说:”不好意思,你考察结果垫底,公司要辞退你了。“员工当然很愤怒,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何况,年底要找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我管这种到最后一分钟才沟通的沟通方式,叫做“尸检报告”,正确的做法是,你要给下属提供及时的“体检报告”。

一项工作结束的时候,我就给他做出一个快速的反馈:“你这次表现没有达成我的要求,我来帮你分析一下业绩差距”。这样,能够管理员工的预期,帮助他们正视自己的表现。



胜任力模型这个工具,它可以帮你避开考察最容易遇到的三个陷阱:

  • 第一,考察要有明确的标准,不能光凭感觉。
  • 第二,考察标准要具体到行为层面,不能只是贴标签。
  • 第三,考察需要载体和工具,这是一道证明题,需要员工用真实的事迹来证明自己。

最后提醒你,不管是考察还是考核,结果的沟通一定要及时,不要等到开除前一天才跟员工做沟通。要多做“体检报告”,不做“尸检报告”。


你有没有看走眼的经历,提拔了不适合的下属到更高的岗位上?
你觉得当时看走眼的原因是什么呢?

<<<得到·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 学习笔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察下属:为什么干部选拔不能只看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