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与天才

《刻意练习》一书中慎重地提到:“正确地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成天才”。读过几本经典家教著作,如《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及《斯托夫人的教育》,以上书籍都是历经百年流传,久经时间的考验,这三部经典著作都指向同一个核心观点:0-3岁决定人的一生,正是这个阶段人学会了走路和语言,发展了大量的能力,并且人类是早产儿,0-2岁正是其大脑飞速发展的时候,神经元的数量比成年后要多50%,如果能把握好这个阶段,将能培养出人们眼中的天才。打个比方来说,每个孩子降生在世界上,就像刚出厂的一块手机电池,头一次使用前,你得充满16个小时去激活电池的容量,如果少了这一步,这块电池在今后的使用中都产生不了最好的性能。完全充满的人,就成了众人口中的神童,具体表现可能是3岁能背诵千首诗,认识几千字,能流利说外文,或者5岁能写诗,能演奏钢琴或小提琴,掌握高超的技能,这要看家长具体以什么项目来对孩子进行启蒙。但无论是以什么项目启蒙,只要符合孩子能力发展中的敏感期,都会收到巨大的成效。老卡尔威特就是通过早期教育,从儿子一出生开始就对他进行各种刺激,最终将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的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了天才。斯托夫人也是从出生开始对她的女儿进行培养,她女儿在各方面都超越常人太多太多。这些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被誉为天才的莫扎特,他什么乐器都会演奏,并且拥有当时世人罕见的完美音高,这都得益于他父亲从小对他进行的音乐启蒙。他父亲本身是一位音乐教师,作曲家,不过郁郁不得志,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培养好孩子帮助自己实现梦想。他成功培养了他的大女儿和大儿子,都在10岁左右能独立演奏,远远超于常人,这些培养的宝贵经验,他全部应用到了小莫扎特身上。莫扎特从小就浸润在音乐的环境中,并且一直有哥哥姐姐的珠玉在前,对他形成莫大的激励作用。他的父亲正是利用刻意练习的方法长期地训练他,最终小莫扎特成为举世闻名的天才,又有什么奇怪,这是必然的事。

    蒙台梭利在百年前就提到,世人总把三岁前的孩子当成玩具,当成摆设,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教他们,就这样让最好的脑力资源白白浪费掉了。世人有疑惑,这么小开始教孩子是不是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摧残?蒙台梭利明确说不是,因为0-3岁孩子会经历多个敏感期,这是他想要发展能力的标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来探索这个世界,具体表现在他探索事物时,会反复地做,乐此不疲。比如我女儿刚学会扣扣子时,她会拿起一件衣服反复把扣子扣上又解开,多达十几次。在做完这些时,她的脸蛋上会呈现出如梦初醒般的笑容和一种满足,这个过程就是蒙台梭利所谓的儿童的“工作”,在蒙氏幼儿园,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进行着各种工作,沉浸而满足。

    《我的事业是父亲》一书中,台湾人蔡笑晚(高中学历)也是凭一己之力将他的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培养成了非常优秀的人,四个孩子全部读完了博士,其中两个是哈佛博士。以前读这些书,我心中还存疑,天才有这么容易培养出来吗,是不是吹嘘的?但读完刻意练习,我明白了天才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以上书籍的作者虽然都没有接触过刻意练习这个概念,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从兴趣入手,比如孩子看到妈妈弹琴,他会很好奇继而产生兴趣,接着以兴趣为跳板,循序渐进地一步步提高难度,帮助孩子产生心理表征,当孩子产出一点微小的成果时,这成果本身又激励孩子去挑战更难一点的技能,技能和心理表征呈现正向循环和促进作用。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会厌倦,不会有抵触情绪,因为这个阶段他们非常乐于发展自己的能力,了解这个新奇的世界。

    希望各位宝妈宝爸可以好好利用0-3岁这段最好的脑力资源开发的时光,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才能。孩子培养得好,社会更和谐,民族更兴旺,国家更强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推动摇篮的手正是推动世界的手一点也不假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与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