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夫人身体抱恙 | 《中国书法简明史》书摘06

从唐代的文献中,我们得知王羲之的书迹都是写在纸上。王羲之比较保守的书风表现,可以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远宦帖》为例。《远宦帖》是唐代摹本,纸本形式,前有北宋艺术家皇帝宋徽宗“晋王羲之远宦帖”的题字。内容是王羲之问候友人,并提及老妻与自己的身体状况。

远宦帖(唐代摹本),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字大意:看到你另外来的信,问候起我家里的大大小小,甚为感谢。大家多分散各地,感念你的挂念之情,陶武昌(陶侃)诸子亦多远在各地作官。你同时亦多关怀,都常通信吗?我的老妻最近常病重,为了病危抢救常担忧。其他人都大致平安。非常感念您的情深意厚。

《远宦帖》的草书风格,有些是上下二字相连,字与字的间距较紧凑,上下二字不相连的字距较宽松,而每一行几乎看不到笔直的行距,呈现略带左右摆荡波浪状的表现,这样的风格呈现,已经脱离了竹简每片固定宽度的制约。王羲之其他比《远宦帖》还要奔放的书法作品,就更不是竹简固定尺寸所能约束了,这是书写材质的转变影响书法表现的实例。

一个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历史自有公论。但是书法家的墨迹能否对后世产生影响,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帝王的喜好与介入,起了重要的作用。从东汉章帝喜欢杜度的草书,魏武帝喜好梁鹄的隶书,都是历史上清楚的记载。然而,王羲之的真、行、草书真迹虽已不复见,但各种摹本流传后世,影响中国书史1700年之久。这样影响力的形成,唐太宗李世民不遗余力的推崇与推广,才是关键的因素所在。


以上摘自《中国书法简明史》。

刚好说说:有书家评论——整篇气势虽不畅速,但和谐无碍,中无滞阻之处。笔画洒落有致,粗细之间匀净清爽,又不失其古朴之趣,从中甚可体会古人作草并不一味求其潦草恣肆,而是凝重而无阻塞;但全面来看,气充意随,一气呵成,如瀑流之激荡,时有浪花泛起,足可流连其间,领悟寄情其间,遣词造句之含蕴。目前流传于世的王羲之书法,绝大多数都是王羲之当时写给亲友的书信,而非刻意的书法创作。但往往是在这样随意的心态下,作者的功力才会真实自然地流露在笔锋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羲之夫人身体抱恙 | 《中国书法简明史》书摘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