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思维,颠覆与重构的30天

237柏岚大作业

图片发自App

30天读书变现训练营结营六天了,我一直在思考这个大作业该如何去写?这一趟干货太多的学习旅程,如果拿来逐条晾晒不免又落入小冰老师曾提示的坑。不如就从我感受最深刻的几个点去总结吧,我把它们总结为新学到六个思维模式:

一、问题导向思维

带着一个具体的问题去读书——这个思维模式以前就接触过,但是现在才真正开始去应用它,而应用的一个技巧就是“苹果读书法”。

什么是“苹果读书法”?就是在开读之前先找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去找答案。在读的过程中要一直记得“苹果、苹果、苹果”,这样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摘取有效信息。比如我在读《深潜》这本书,那么我的问题就是“重塑个人品牌的10步该怎么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就一直想着“第一步、第二步……”去摘取自己想要的苹果。

苹果读书法指向的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方法,也是主动阅读的呈现。它让我们用跳出来的眼光去俯瞰整本书,很适合抓精华和框架。

而我在训练营里感受到的是,这种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不仅适用于读书,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比如我们要做一个项目,我首先要把问题找出来、主题立起来,然后心无旁骛地顺着主线前进,摘取一个又一个苹果。

可以说,问题导向思维就是一个主动选择人生的过程。感谢苹果阅读法。

二、跳跃思维

我们从小读书写作,都被教导要按部就班来、要有秩序地推进。所以,我们看书喜欢从头一页一页看,写文章也喜欢从开头写起,以致于很多时候都因为开不了头而卡在第一步。

我在训练营学到了这个“卡片阅读/写作法”,这个方法颠覆了我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一些习惯,说它是我这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也不为过。

卡片阅读法来自大师纳博科夫,他喜欢积累卡片,写作的时候就拿这些卡片来拼接。他从不从头写起,而是像拼图一样,这拼一块,那拼一块;可能先写第四章,再写第一章,再跳着去写第七章……直至完成整个作品。

这个方法给我的启发太大了,让我重新思索“秩序”这个词。

什么是秩序?秩序不是线性,它是逻辑。

我们长期养成的从头开始的读书、写作习惯,是不是必须要遵守的习惯呢?大大地未必。我们可以跳读,也可以跳写,我们让灵感和精华不受拘束地涌现,所谓严谨可以为创造让步。

当然,我也怀疑过,这样写或读会不会乱?会不会迷路?我想起以前求助老师写作的事情,我说我逻辑性不强,不会事先架构,这可怎么办?老师说:你只管去攀登高山,高山与高山之间必有沟谷相连。我一下豁然开朗:我只管去抓取那些精华时刻,铸起高山,还怕没有沟谷相通吗?

因此,卡片法带来的跳跃思维绝不是一种混乱的表现,而是更精确地抓住了读书写作的本质:创造。

三、强势文化思维

强势文化不是强盗文化,相反的,它恰恰是强盗文化的反面。

什么是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自强不息的文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弱势文化:等待被救助、期望被破格录取的文化。说到底,弱势文化就是一种“偷念”,它是伪装起来的强盗文化。

训练营在讲到这一块的时候,是在讲做知识产品时应抱持的初心和使命。而实际上,强势文化可以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在遭遇困难的时候是期待旁人的救助,还是寻求自救的方法?

你去考取一个职位,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还是期待被考官意外垂青?

你对生活、对未来,是坦然地相信自己是那个坚定的舵手,还是梦想着发横财、走大运?

……

我们对人生的每一个应答,都包含着自己是强者还是弱者的讯息。

四、对标思维

从训练营开始,小冰老师就一直在强调:我们要直接对标顶级大师的方法,读书、写作以及其它。

有人可能会说:大师之为大师,必是有我不如的地方,我怎么能直接挪用他的方法呢?

对标,不是对成就,而是一些底层的方法和逻辑。

比如卡片阅读法,纳博科夫可以一边读书一边记录卡片,钱钟书也是这么做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这里面哪一步我们都可以做到。

又比如费曼读书法,“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这是一个多么笨拙、又多么智慧的读书方法!你是否因为自己的聪明而绊住脚了呢?

费曼还说过这样一句被小冰老师和同侪们反复提及的话: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你可以说这是大师的自傲,但其实这是我们身为写作者最应基本持有的创作态度。当你开始创造,你就在做和造物主一样的工作,这份工作不吸引人吗?而创造,或多或少,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吗?

五、算法思维

训练营一直在强调“算法”。小冰老师说,做事的时候不要有想法,而要有算法。当然,她并不是我们不要思考,而是说想法有千千万,精于计算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怎么算呢?比如:

进步回路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步循环算法,学会一个东西——知道如何学会——不再忘记——再学会一个东西……如此循环往复,将前一步学会的东西牢固掌握,扎实应用到下一步中。如此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学习不再简单地只是加法增长,而是指数级增长。创作回路同理。

写作轮盘是一个六步循环且不要求线性的创作方法,确立目标、研究读者、头脑风暴、组织架构、写初稿、修改——这六步可以从任何一步开始,这既是跳跃思维的应用,也是不脱离计算的创作之路。

总之,算法思维也是一种“跳得出来”的思维,是能够全盘考虑的思维,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信任和表达。

六、交付思维

在讲解如何做知识产品的时候,小冰老师强调我们一定要“有前倾45度的表达欲”、“巴心巴肺的服务态度”。

写作也是一种服务吗?我觉得不可一概而全,但至少知识付费的圈子里是这样的。不是吗?用户要真金白银马上就付钱给你,他们要的就是你交付的价值啊。

有人喜欢表现自己,认为按自己的方式来最重要。我觉得,在形成风格和稳定的读者群之前,先把自己放后放一放比较好。为什么?在人山人海、蒙头避脸的互联网上,如果人家并不认识你,谁会喜欢顺着你的脾气来听书呢?小冰老师说,用户是最无情的人,喜欢联合评估、用脚投票。这话一点也没错。但是他们是付费的人,我们就是交得出与人家的金钱相对待的服务。而服务的第一点就是态度。

因为我们要交付,所以我们要把大词变成容易听懂的小词——由难到易;

因为我们要交付,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们简单现象背后隐藏的大道理——由高到低;

因为我们要交付,所以我们要引导用户从已知到未知;

因为我们要交付,所以我们要转换角度,帮助他们开拓思维——是非落差。

有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懂各种方法,但是我们只要时刻记得在服务用户,我们自然就会知道该怎么去做。不是吗?你只要爱他/她,自然就会知道怎么讨他/她欢心。

以上是我学习这三十天的一点收获,而且是颠覆性的收获,谨以此志,勇猛精进,继续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种思维,颠覆与重构的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