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下班时候,如果有同事问:“中午吃什么饭?”马上就会有人接话:“面条呗!”做一碗热腾腾的面,可荤可素,省时省事儿,轻而易举就满足了味觉的所有要求。
河南人的生活,离不开面条。河南人离开面条,生活就失去了生机和滋味。这就好比南方人离不开米饭,一天三顿米也不嫌烦。离家在外的河南人,如果吃不到面条,就像是丢了魂,简直无法活下去。上大学那会儿,学生食堂很少做面条,偶尔做一次,也是又粗又硬没什么滋味儿,但还是被“一抢而空”,只要是面条,就能慰藉河南人的思乡情。
有一次,义马的一个女孩儿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走吧,我请你吃面条。”在我的疑惑中,她把我带到教学楼,变魔法一样从袋子里掏出电热杯、挂面、盐、味精、香菜和葱,还有一小瓶香醋。等面条在小小的电热杯里翻滚时,她用小刀在饭盆盖子上切碎香菜和小葱,把简单的食材调到一起,我的馋虫已经迫不及待了。在遥远的异乡,能吃上这样的面条,胃里都喧嚣着幸福。
同事的爸妈在广州的医院上班,离开河南几十年了,还是保留着吃面条的习惯,每天必须要吃一顿面条。
老公每天中午在单位吃饭,职工食堂饭菜丰盛得令人羡慕嫉妒恨,各种肉类和蔬菜,优质大米香喷喷,水果变着花样摆。老公拍照惹我馋,还说有人傻得面条吃了两三碗。看来,不管自助餐多诱人,河南人还是觉得面条最好吃。昨天和同学一起吃饭,她说每次吃火锅最后都是欠这一口面。
面条起源于哪里?我们是什么时候吃上面条的呢?
中国的象形文字“麦”原指“远道而来的人”,与面条的“面”字结合,就成了“面”(“面”的繁体字),而小麦以及小麦粉制作而成的面条,在数千年前也确实是远道而来的。
每年有6亿吨产出,已经成为地球上60%人口主粮的小麦,最早诞生于9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农耕文明。在它诞生后的6500年,小麦种植技术连同制面技术,开始从中东地区传到地中海,穿越巴尔干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向东经过中亚来到中国。
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早期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而成。到了魏、晋、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著名的有《齐民要术》中收录的“水引”、“馎饦”,“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馎饦”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更多。有一种叫“冷淘”的过水凉面,风味独特,诗圣杜甫十分欣赏,称其“经齿冷于雪”。还有一种面条,制得有韧劲,有“湿面条可以系鞋带”的说法,被人称为“健康七妙”之一。 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面条的花色更为繁多。如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
河南被称为中国的“粮仓”,作为小麦的主产区,河南人天然地对“面食”有着独特的情感。
豫菜虽然没入全国八大菜系,但河南烩面和数十种享誉全国的“中国名面”汇聚一堂,上榜了“食客最喜欢的十种面食”,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面条博览会上,河南烩面和北京炸酱面、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等数十种享誉全国的“中国名面”汇聚一堂,上演了一场中国面条文化与餐饮品牌的饕餮盛宴。
在河南,无论家中待客,还是饭店宴请,没喝面条就不算吃饭。
在河南,也曾因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2013年初,在郑州开面馆的李刚在网上发出一个求助帖,他说查出得了骨肉瘤,需要钱做手术,但家庭条件不好,希望网友们外出吃饭时能到他家的面馆去,这样妻子就能多赚一点钱。该帖发出后,迅速被转发扩散,引发郑州“全城吃面”的热潮。素不相识的人不仅去照顾生意,一些人还自愿做服务员,许多人前去捐款。“相约吃面”一时成了郑州城里的一股风潮。
对河南人来说,一碗面条下肚,暖的不仅是胃,还有人心。
除了感情上,数据上也能表明河南人有多爱吃面。河南在面店数量、面条连锁品牌数量上均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面店中河南能就10%。 河南面店不光数量多,还讲究“集团作战”,面条连锁品牌数量都排在全国第一。
此外,对于食客最喜欢的十种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的河南烩面强势上榜。河南省不同地市的人,偏爱的面条也各具特色。比如洛阳的浆面条,郏县的饸饹面,新野的板面,汝州的羊肉烩面等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
中国土地幅员辽阔,千年炊烟孕育了两千多种面条的做法。长长的面条,温暖了中原人的胃,让我们的乡愁生根,发芽,形成了韵味悠长的面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