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浅探究中国章回小说的演变与发展:潜吟年华未央 静随落锦芬芳

《星新报》增刊:文化专栏

    浅吟年华未央  静随落锦芬芳

——语文“咏唱·话说·抒怀”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图片发自App

研究主题:

中国章回体小说的演变与发展

研究原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服饰文化自汉服到唐装,一次又一次惊艳了世界的目光;美食文化色香味俱全,引世界流连;诗词歌赋,尽展中国风情,缓缓走上世界舞台。今天,我想研究一个别具一格而又更富魅力的沧海遗珠---中国章回体小说。也许很多人对它很熟悉,是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相信大家对中国四大名著并不陌生,它们就是章回体小说的代表。但你们又是否了解这一部部小说的背后,章回体这个文学体裁是怎样发展的?它到底是怎样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里脱颖而出的?现在,就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缓缓地漫步于这历史的时间花廊,用一朵花开的时间,静听岁月的浅唱·······

研究方法:

        1.阅读中国经典的章回体小说

        2.查阅知网上名家对中国章回体小的研究报告

        3.询问身边的朋友对章回体小说的了解与喜爱程度

        4.在网站上发布匿名帖子,询问广大网友对章回体的评价

探究结论:

        (一)这次探究过程中,我主要选取了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章回体小说:

        1.带有英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2.梦幻小说和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3.世情小说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金瓶梅》和《红楼梦》

        通过研究表明中国章回体小说的演变与发展主要有上述三个时期。它渐渐地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成长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窈窕淑女,一路走来,她也迷茫过,幸好,她坚持住了,现在,跟随我一起看看她的成长历程。

一、烽火连天战不休:《三国演义》

        大多数的章回小说都是历史演义,顾名思义,这类的章回小说都是以历史为基础而编写出来的,但为了使小说内容精彩,制造一定的矛盾,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英雄特色或者是一特定的主题,作者都会大都是写得“三分实,七分虚”。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中,把曹操的奸诈狡猾、嫉贤妒才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之中有些内容是反其道而行之,把曹操在历史上所做的功过一概不提,而极力去描摹诸葛亮的神通广大,甚至记叙了一些该人未曾做过的事件。这是章回小说的特色,能够极力渲染一些英雄豪气,是一种艺术手法的体现,中国章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会把二者混淆起来,而真正要了解历史,还是应该去读特定的史书。作为从宋朝话本中第一个演变出来的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也历经艰辛。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1]

        新时期的传承是否尊重历史?当今社会有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大量的纂改的历史。日本就模仿我国的《三国演义》创作了《三国·全面战争》,这款以三国为背景的军事游戏即将于今年秋季震撼发布,到时势必在军迷中掀起一阵“全战”热潮。“全面战争”系列作为日本世嘉公司的王牌,先后推出过以“幕府将军”“中世纪”“拿破仑”等背景的战争游戏,凭借其出色的画质、流畅的操作与真实的战争场景赢得了众多赞誉。但现实却引发热议,关二爷的绿帽子已过时,关二爷的女儿原来是个高手。为啥司马懿很厉害,原来是背后有个很厉害的夫人······等等的话题颠覆了人们对三国的了解。长此以往,我们是否应该担心我们的子孙后代早已不再了解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我们提倡传承与创新,却也应该尊重传统的小说题材。

      言归正传,中国的章回体小说自《三国演义》《水浒传》后,进入了发展时期,直到《西游记》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传统观念里的英雄人物,引进了玄幻的神魔人物。

二、西天取经尽磨难:《西游记》

      该书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著讽刺小说的发展。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本书以白话文为主,间有诗词歌赋,多用夸张、排比手法,故事情节惊险离奇,语言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朵奇葩,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我自认为,《西游记》的出世,主要由于吴承恩自身狂放不羁的性格和其自身的经历。饱尝了社会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深沉地考虑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闻名中外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在万历十年离开了人世。他虽然终身未能飞黄腾达,但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光辉且崇高的地位,永远光照千秋。

      人们都说时事造就英雄,正是其自身对于当时科举制度的无奈与失望,因而选择了构建一个不拘于礼法与俗世的神魔世界,从而打开了章回体小说的新世界,促使章回体小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女儿私情尽世情:《红楼梦》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3]  [2]

      与同一时期的作品《儒林外史》和《金瓶梅》相比,红楼梦在艺术造诣上明显技高一筹,它与金瓶梅一样详述了女儿私情,但这其中的世态炎凉,是其他小说,无法比拟的,这也正代表了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不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和脱离现实的神魔主义,更加贴近中国底层人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二)中国章回小说的局限性

一、分章标回究竟是在小说创作之时还是之后进行

      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不同的小说中似乎有不同的答案,根据回目文字与回内情节不匹配不同步的情况,研究者曾推断《红楼梦》是先有长篇故事然后再“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红楼梦》第一回)【4】

        拟题的先后决定着文章内容的贴切程度,例在《五色石》小说中,卷三《朱履佛》与卷四《白钩仙》对仗工整,受此限制,小说中“志诚君子”来法竟穿上了一双扎眼的“簇新的红鞋”,读来殊觉别扭【5】便觉是在落笔之前决定的,未与下文内容相照应。

二、如何看待虎头蛇尾的问题

      如同为敷陈大义的小说起首模式,《红楼梦》竟以五回篇幅,进行了多角度的隐括:其第一回写“木石前盟”神话,交代宝黛之宿世情缘;第二回借冷子兴演说,揭示贾府衰败现实;第五回又写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听红楼曲,看正副册词,预言群芳之命运,曹雪芹的才子之笔游走于不同时空,从神话到现实到幻梦。,将一部小说的开局铺叙得色彩斑斓,摇曳多姿,是为“凤首”。可故事情节越后却越显拖沓,不如前文出彩,却也令读者失望。

      历史总会有许多的变数,我们在走进这些历史的背后,一步一步看着它们发展演变,更觉幸运。在历史的涛涛长河里,章回体小说被留了下来,如若不然,岂不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遗憾。这就是我的研究报告,其中掺杂了一些个人评论,望各位海涵。此外文中借用文字版权下方有注,多谢各位。

参考文献:

【1】张文珍著;马瑞芳丛书主编,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6.04,第37-41页

【2】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第3版

【4】参阅朱淡文:《剪接:从长篇故事到章回小说———〈红楼梦〉成书过程探索》,《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1、2期。

【5】这个有意思的例子,采自李小龙:《中国古典小说回目研究》第五章第一节“回目辅助要素的设置与意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10页

撰稿人:石嘴山市一中17级14班                                        王莉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浅探究中国章回小说的演变与发展:潜吟年华未央 静随落锦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