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扬眉女子,傲骨铮铮

《红楼梦》像是一张长长的黑白片子,从片头到片尾,就是每天的生活细碎。若是删去其中一段呢?比如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表面上看无关大雅,贵族生活还在继续,刘姥姥带来的狂欢还能延续,然而,闪光的东西没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没有了。

“鸳鸯抗婚”是曹公为丫鬟、为底层特意撰写的篇章,没了这一情节,便少了现实的真实。缺少了与命运的决绝抗争,鸳鸯这个人物就扁平化了,少了光彩耀人的一面。

鸳鸯,这个扬眉女子,用铮铮傲骨在读者心中点亮一盏自由之灯。

01这个丫鬟不简单

鸳鸯是整部红楼中地位最高的丫鬟。

身为贾母的贴身秘书,因为主子至尊无上的位置,鸳鸯独享一份殊荣。

凤姐过生日,鸳鸯带着丫鬟们来敬酒,凤姐真不能喝了,忙央告:“好姐姐们,饶了我罢,我明儿再喝罢。”鸳鸯毫不客气地回敬:“真个的,我们是没脸的了?就是我们在太太眼前,太太还赏着脸呢。往常倒有些体面,今儿当着这些人,倒拿起主子的款儿来了。我原不该来。不喝,我们就走。”说着,鸳鸯拿腿就走。急得凤姐急忙拉住笑说自己要喝,然后满满地斟上一杯喝干。

自写身份,逼人喝酒,这是酒场上常见损招。然而,放眼望去,红楼当中有哪个丫鬟敢在凤姐前如此放肆?敢如此强硬地逼迫凤姐就犯?唯鸳鸯一人而已!以至于凤姐说她“素习是个可恶的”。可见,鸳鸯是丫鬟中的丫鬟,这个丫鬟不简单!


鸳鸯能够做到丫鬟中的天花板,首先和她跟对了领导人有关,贾母代表着贾府中的最高话语权,用凤姐的话说是“老封君”。一般而言,底层到顶层的距离隔着万水千山,想一想刘姥姥想见王夫人的艰难,就知道像“贾瑞家的”这样的中间人有多重要,但是,从“贾瑞家的”到平儿、鸳鸯这样的高级中层,又是一重距离,所以,鸳鸯这个位置,有着“四两拨千斤”之用,非但一般奴仆对其刮目相看,“见是她来,便站立待她过去”,就是贾府的爷儿们奶奶们也是赔着笑脸相待。

然而,并不是每个跟着贾母的丫鬟都能成为红人,能入贾母的眼、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拐杖”,说明鸳鸯本身的素质就不错。

一个有灵性的小姑娘遇上有趣慈祥的贾母,二者彼此温暖,彼此成全。贾母给了鸳鸯地位、尊严、疼爱、无形中影响了她的识见,鸳鸯给了贾母无微不至的贴身服务,因此,贾母如同鸳鸯的有力大靠山,鸳鸯就像贾母的贴心小棉袄,在等级悬殊的贾府中,二人成为忘年之交。

同样尽心尽孝服侍主子,鸳鸯和袭人生活的姿态有很大不同。袭人是低眉顺眼,温柔和顺,对上对下,极尽低姿态,不肯得罪了任何一个人;鸳鸯则舒展张扬,明媚阳光,没有因为生活在底层,就放弃自我的存在价值。

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在那么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鸳鸯俨然一个落落大方的主持人,在李纨和凤姐两位奶奶的席上坐下,她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刘姥姥刚要逃席,鸳鸯喝令小丫头们:“拉上席去!”那一刻的鸳鸯,如同威震四方的“花木兰”,神采飞扬、明眸皓齿,看着这个从容不迫卓尔不群的小姑娘,真希望青春的花儿永远如此绽放。

自身素质的不凡,加上在贾母身边的久经历练,鸳鸯的见识胆略,远在众人之上;言谈举止,更是自信从容。这个青春灵动的女孩,活得轻松自由,活泼有趣。

02贾赦看上鸳鸯背后的真相

曹雪芹永远在旁观着生活的大喜大悲。一面是快乐的盛宴,从海棠诗社到螃蟹大宴,从刘姥姥逛大观园到凤姐儿生日大宴,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美满和乐;可是另一面也是悲伤的序曲,先是变生不测凤姐泼醋,接下来就是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了。悲喜交加,可不就是人生?

曹公没有忘记鸳鸯这个丫鬟的地位和命运,更没有简单肤浅地让这个姑娘成为贾母的影子,从“鸳鸯抗婚”这一浓笔抒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丫鬟别一样的灵魂。

鸳鸯是怎么走入赦老爷眼的呢?

鸳鸯的长相并不十分出众,透过邢夫人的眼,我们看到她“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精细到“几点雀斑”的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对普通的青春女孩,远不及晴雯之美。

当然,青春本身就是美的,加上鸳鸯落落大方的行事气度,鸳鸯的美不在相貌,在于神韵,是一种俊逸之美。

但我又怀疑,那个贾赦—一个上了年纪、胡子苍白、偏爱娶小老婆的龌龊老男人,能欣赏到鸳鸯的美吗?他娶的邢夫人可是对他极“贤”,只知顺着他,由着他性子来的,而鸳鸯,“素习是个可恶的”,又刚强,又傲气,志大心高,可能也不是贾赦能看上的类型。

我早些年读红楼时,也简单地以为如邢夫人所言,鸳鸯是模样行事比较优秀,所以入了贾赦的眼。然而,当历经世事后再读这些细节时,我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贾赦真正看上的,不是鸳鸯,而是贾母的万贯家财。

也就是说,走入赦老爷眼中的,是鸳鸯的特殊的位置。处在这个位置,对贾母的一切体己大小事宜了如指掌。

众所周知,贾母是有积蓄的,这积蓄多到什么程度,谁都不知道。贾母出生于“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又经历贾府几世繁华,财物之多,只在想象中。用凤姐的话说,“金的、银的、园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贾母随随便便一箱查不到的东西,都值千数两银子;一件国外进口的、能工巧匠都不认得的“凫靥裘”,她随手就给了毫无血缘关系的薛宝琴;宝玉和黛玉的婚嫁,她做好了数万两银子的准备。

这么多财产,难保不被惦记。而谁最清楚财产的位置和数目呢?鸳鸯。比如贾琏有一次就求着鸳鸯把老太太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并且成功了。当然,鸳鸯是回了老太太的,贾母睁只眼闭只眼装着不知道——她担心子孙们都找她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贾母就对自己的财产放松了警惕。虽然大多数时候,贾母都是慈眉善目的,可当她知道贾赦要娶鸳鸯时,气得浑身乱战,口内说着:“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贾母的第一反应不是贾赦的淫乱,而是自己被“算计”,紧接着,不顾薛姨妈这个亲戚在场,贾母连带着王夫人也骂:“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弄开了他(鸳鸯),好摆弄我!”

贾母的敏感不是没有道理。豪门之中,因为财产,明争暗斗何曾休?头破血流或者反目成仇都很正常。鸳鸯管着贾母的体己及大小事,贾赦要得鸳鸯,内心怎么可能没有对贾母财产的关切?

此时的贾赦,官是不好好做的,偏偏还有一些癖好,比如收集扇子。鸳鸯抗婚才过一回,贾赦就为了二十把扇子把“石扇子”弄得坑家败业。如此卑劣人品之人,“孝”字只是摆在面上的幌子而已,贾母的“盘算”二字,实在是没说错这个儿子。再到后来,为了五千两银子,贾赦把亲生女儿迎春卖给了“中山狼”孙绍祖抵账,入不敷出的贾赦能不觊觎贾母的财产吗?

对于这个“烂泥糊不上墙”的大儿子,贾母心中明镜似的,但是她年龄大了,对于无力改变的事也早已放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跟着大儿子贾赦生活,反跟着小儿子贾政一起过,同时把当家权交给二媳妇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住在小花园偏僻处的贾赦邢夫人对这个“偏心”的老母亲能无怨乎?

直到小说的第七十五回元宵节讲笑话,贾赦说的笑话是:一个母亲病了,婆子来针灸,只针肋条,儿子慌问肋条离心远如何能治好,婆子道:“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这个笑话再明显不过地指向了贾母,贾母低头吃了半杯酒,半天来了一句:“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越是觉得母亲偏心,越要想办法争取,贾赦要娶鸳鸯这一事,可不就谋算了许久?邢夫人说,“冷眼选了半年”,这半年中,贾赦一定对老母的财产浮想联翩。

及至贾母盛怒之后,贾赦无法得逞,便四处寻觅,用八百两银子买了十七岁的女孩嫣红收在屋里。彼时的贾赦,也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他用嫣红向其他人证明:大老爷是真的想“一树梨花压海棠”。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鸳鸯并不是不可取代的,赦老爷是没必要步步紧逼的,换言之,在老太太身边的如果不是鸳鸯,而是袭人或者平儿等,同样逃不出贾赦的毒手。只是,红楼梦中所有的其他丫鬟,都活不出鸳鸯这般人间清醒。

03难得的人间清醒

鸳鸯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首先在于她对贾赦之流不抱任何幻想。

鸳鸯为何看不上贾赦?赦老爷倒有点自知之明,自己恼羞成怒地推测:“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是嫌我老了。”这当然是一方面原因,更深层原因则是鸳鸯深知这个老男人的猥琐,对于他荒淫无耻的行径,内心深深憎恶轻蔑。

鸳鸯说:“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娶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简言之,鸳鸯就是鄙视贾赦这个人!强权奈何?富贵如何?

然而,在袭人遍地的时代,鸳鸯的价值观是另类。在丫鬟命如草芥的社会里,鸳鸯是不该也不能拒绝大老爷赏赐的。

先来看为了满足丈夫淫欲,四处奔走的邢夫人,“你这一进去了,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又体面,又尊贵。你又是个要强的人,俗话说的,‘金子终得金子换’,谁知竟被老爷看重了你。……跟了我回老太太去!”说完,邢夫人拉着鸳鸯的手就要走。

看邢夫人这架势,多么笃定!多么自信!被老爷看上是多么有脸的事啊!天底下还有放着体面尊重的姨娘不做的丫鬟?

邢夫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赏赐着鸳鸯的幸福,因此,她敢强拉鸳鸯的手,但是,鸳鸯“夺手不行”,邢夫人惶恐了,“难道你不愿意不成?”她又以为鸳鸯因为太高兴而害臊,要把这天大好消息告诉给鸳鸯的老子娘。

在邢夫人面前,鸳鸯连续不语,用沉默表达着自己的愤懑和反抗。在平儿和袭人面前,鸳鸯干脆利索地说:“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吗?为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子娘不成?”

这就是鸳鸯的傲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刚强自尊,宁折不弯!

即便是鸳鸯的嫂子,也把荣升姨娘当成“天大的喜事”,当她来劝说鸳鸯时,鸳鸯终于酣畅淋漓地痛骂开来:

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

“你快夹着屄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

真的忍不住为鸳鸯之骂叫声好!文雅两相宜,实在是骂人的绝版!鸳鸯之骂中里,蕴藏了世间许多女儿的命运:在父母兄弟那里,女儿只是一个工具,有利时则用,无利时则弃。正因为看明白了这点,鸳鸯清晰地和个哥嫂做了切割——甭想让我变成牺牲品,为你们张脸,供你们牟利。

在那样的时代里,在长满“富贵眼”的贾府,从上层到底层,从路人到家人,都以为一个丫头最好的出路就是做姨娘,像袭人之流不就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吗?

鸳鸯偏不!这个有见识的姑娘是难得的人间清醒,早已看穿了做姨娘的真相。赵姨娘生了一双儿女,那又如何呢?连亲生女儿都嫌弃,教育孩子的权力都没有。周姨娘无儿无女,孤苦一人,活得像是影子,没半点存在感。平儿够周全了,在凤姐生日上还遭主子的双重“荼毒”。袭人低三下四,还在准姨娘的路上奔袭……

因此,鸳鸯对袭人和平儿说:“你们自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作姨娘的。据我看,天下的事未都遂心如意。”这句话背后,又有着“世事无常”的远见。

04一把剪刀震乾坤

邢夫人说合,鸳鸯沉默以对。

平儿袭人问对策,鸳鸯爽利地搁下一句:“我只不去就完了。”不去就是办法,哪有那么多曲曲弯弯?

鸳鸯嫂子去劝,鸳鸯一番痛骂,嫂子无趣,讪讪而退。

贾赦又要鸳鸯哥哥逼迫,碰壁而返。

贾赦怒了!利诱不行,威逼施出!

“叫她细想想,凭她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她了。”

“也难逃出我的掌心”,仔细想来,这句话绝不是虚言。在无边的黑暗中,有一双权势的大手翻云覆雨,紧紧捏着鸳鸯的性命。这个卑微的丫头,顶多像是石呆子的二十把扇子,赦老爷说声要,谁不帮他弄了来?

贾母只是贾府的最高权威,贾赦才是宗法制度下贾府的当家人,毕竟他是贾母的长子,荣国公爵位的继承人。小丫鬟的不肯屈服,对赦老爷是极大的侮辱,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此时的贾赦,恼羞成怒,凶相毕露,歹毒至极,断绝了一个女子所有的生路。

那又如何?将去的路,已经算好,当无路可走的时候,出家或者寻死,都可保全女儿的清白。无论你赦老爷多么有权势,在誓死不从面前,都无法夺去一个卑弱女儿的清白。

更何况,鸳鸯有着聪明女儿的沉静机智,她和晴雯一样,都是刚烈之人,然而,和晴雯不懂斗争策略相比,鸳鸯更有智慧。

鸳鸯假装回心转意,拉着嫂子,跪倒在贾母面前,一行哭,一行说,慷慨陈词。非但如此,鸳鸯还在袖子中藏了一把剪刀,边起誓边铰:

“若说我不是真心,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成酱在这里!”


所谓浩然正气?何谓宁死不屈?这就是!简单又具体,一把剪刀,站在大厅之上,当众发誓。

有胆量!有谋略!刚烈自尊!凛不可犯!一把剪刀震乾坤!

鸳鸯的誓够毒,却悲壮得令人心疼,她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啊,被逼到如此份上,让人的内心,怎能不涌起莫大的悲哀?

05鸳鸯抗婚何以成功?

鸳鸯抗婚能够成功,在于贾母的深明大义吗?不!

听完鸳鸯的哭诉,贾母气得浑身乱战,但是这个老母亲,第一悲愤的不是儿子的荒淫无耻,而是对自己的算计,“我通共剩下来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

至于儿子要娶小老婆之事,贾母轻轻松松地说:“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老太太财大气粗,言外之意是这个丫头我用着好,是我的眼,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你爱买谁买谁,爱祸害谁祸害谁,要留下这个丫头伺候我,你们把鸳鸯留给我,就当你们尽孝了。

贾母留下鸳鸯,当然是有私心的,若非鸳鸯服务贾母做到了不可替代的程度,她岂肯会为一个小丫鬟震怒?当贾赦要把迎春许给孙绍祖的时候,老祖宗凭着敏锐的直觉,已经感觉不妥当,但是对于亲孙女可以预见的悲剧命运,贾母并没干涉。也就是说,只要不牵扯自己的利益,贾母乐于做一只鸵鸟,沉醉在大厦将倾前的享乐时光里。

鸳鸯嫁给贾赦是走入一个黑道,难道一直服务着贾母就走到天亮了?鸳鸯是一种鸟,爱情的象征、生死不离!可是鸳鸯这个姑娘,放出了终身不嫁的誓言,一生的情爱搁置在何处呢?待老太君度过有限的残年,路不是又被拦腰截断了吗?

唉,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鸳鸯抗婚的成功,除了贾母和贾赦的私利之争外,最关键在于她孤注一掷的勇气与智慧。

如果鸳鸯能够确信贾母会为了自己不可取代的服务保护自己,她完全可以私下里偷偷告诉贾母这件事,让贾母来委婉回绝,而鸳鸯为何必弄得人尽皆知,深深地得罪了贾赦和邢夫人呢?

事实上,鸳鸯也不确信贾母能否替她撑腰。像邢夫人就对凤姐说:“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作房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讨要鸳鸯,若没有几分把握,邢夫人也不张这个嘴,事情办不成是小,最重要的是大老爷的面子会落地。

所以,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极其微妙:见到贾母房里聚着不少人,夫人、小姐、亲戚、管事的女仆、七七八八一大群。鸳鸯“喜之不尽”。

“喜之不尽”,为何?

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大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鸳鸯把邢夫人怎么来说,院子里嫂子又如何说,今儿他哥哥又如何说,都哭诉出来。“因为不依,刚才大老爷越发说我‘恋着宝玉’,不然,要等着往外聘,凭我到天上,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终究要报仇。”

这一刻,贾母成了青天大老爷,王夫人等都是观众,鸳鸯等于拦轿诉冤:

看到了吗?这就是贾府,这就是讲究“仁义”的贾府!仗势欺人,霸道横行,强娶民女,断人生路!

这样,鸳鸯就跳出了世俗的价值观外,站到了另外的一个道德制高点——从古到今儒家讲究的“王道仁义”,鸳鸯就是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赦老爷如此逼迫,实在是有失贾府的贵族大家风范。

在鸳鸯的哭诉中,贾母保护弱小的怜悯之心被激发出来了,无论如何,她要为这个小丫鬟撑腰一次,不然,自己的权威置于何处?

此谓鸳鸯之“智”!

说完这一段,鸳鸯又来一句:“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此谓鸳鸯之“勇”!鸳鸯实际上是告诉贾母:如果你也不为为做主的话,我就死在你们面前!这孤注一掷的决心,这破釜沉舟的决绝,逼得贾母已无其他选择,因为假设贾母不为鸳鸯做主的话,鸳鸯一旦自杀,贾母的手上就直接沾染上了鲜血,对于这个可以预见的后果,无论如何,贾母也不会让其发生。

鸳鸯的智勇双绝,加上贾母私利的驱动,鸳鸯成功躲过一劫。但是贾母这座山,是冰山,一个垂暮的老人,存活于世的时光并不多,一旦归西,鸳鸯就再也走不出无边的黑暗了。她还是那么年轻,想逃又无处可逃,想迎头痛击又脆弱无力,当暗夜来袭,想起无望的明天,该是何等的绝望和哀痛啊。

空留一声叹息!

06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说后四十回,鸳鸯果真用“还有一死”的办法,走向了人生终点。

贾母死了,鸳鸯的保护伞随风而逝。

她把“那年铰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追随秦可卿的脚步悬梁自尽。

鸳鸯之死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赞誉。

邢夫人说:“我不料鸳鸯倒有这样志气,快叫人告诉老爷。”

真是可笑至极!邢夫人难道不知道这事的前因后果吗?难道不知道是谁把鸳鸯逼上无路可走的地步吗?

鸳鸯是一个阳光明媚、自信张扬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对生活饱含着热爱,若非被逼上绝路,怎会想不开,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贾政嗟叹说:“好孩子,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场。”

这又是何等的愚忠思想!难道报答知遇之恩的最好方式就是以身殉主吗?把别人逼上了绝路,还要假装着糊涂,盛赞死亡,何等地残酷又虚伪?

连贾宝玉也为之喜欢,认为鸳鸯死得其所,欢笑起来,这样的宝玉实在是冷冰冰的大石头,混账之至!

鸳鸯的嫂子也喜欢,“真真的我们姑娘是个有志气的,有造化的!又得了好名声,又得了好发送。”盛名与物质的好处都得了,亲人的血迹便模糊了。

宝钗扶着莺儿来了,眼泪簌簌下落,“他肯替咱们行孝,咱们也该托托他,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

这话说得更没道理了,凭什么鸳鸯要替你们来行孝?生前做丫鬟伺候老太太还不够吗?死了还要继续要奴婢?

看来,鸳鸯是不得不死,不死,对不起所有“忠义仁孝”之人;死了,反是死得其所。蒋和森先生对此有一句很经典的评价:

用奴隶的血来涂饰庙堂上的彩绘,把血腥气化作道德的芳香,这正是一切黑暗统治者的杀人艺术。

和鸳鸯相反的是,袭人没死,改嫁蒋玉菡,便得了千古骂名。

唉,这种“节烈”“忠孝”观禁锢了古今多少人!

纵观鸳鸯一生,最流光溢彩的部分不在于她节烈殉主,而在于刚烈抗主。她如一盏自由神灯,光照人间,告诉我等凡夫俗子:当人格受到侮辱,当尊严受到侵犯,该如何保全尊严,该如何张扬生命。

小说到了最后,大观园里的女子一个个奔赴黄泉,他们的遭际命运非常相近,然而因为不同的个性和心胸定义了生命的价值。

鸳鸯这个丫鬟,不正是如此吗?卑若尘埃,傲骨铮铮,她的存在,让世间多少须眉男子,黯然失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鸳鸯:扬眉女子,傲骨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