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爱里加点盐

久闻李玫瑾老师,知道她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老师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这本书结合社会案例,文字浅显,道理深刻,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不同于市面上顺应天性的方式,更像老一辈的谆谆教导,如何养出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孩子。非常推荐宝妈宝爸们阅读。


◆ 没有时间思维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一个人从出生到能够独立挣钱,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大洋”,其间有的人有些心急,希望把漫长的学习过程压缩一下;当一个人步入社会,就会眼花缭乱,要找工作,要找对象,然后要筹钱结婚,可能还没准备好,孩子就来了……在一阵忙乱中,人生第二个20年的“时间大洋”就没了;第三个20年,人已步入不惑之年,事业能不能攀上高峰就取决于未来几年的努力了,不甘安于现状的人刚努力冲了一下就过线了,到点要退休了;第四个20年,按理说是可以用来逍遥或挥霍的,可有的人因上一个20年的冲刺使健康受损,有的则因父母尚在而不能远游,或者已经见到自己的第三代出世,不帮子女带孩子不行……在苦乐参半中,人们一转眼又花掉20年的“时间大洋”;最后一个20年可珍贵了,很多人是拿不到手的。

一个人在做人生的选择时,不能只顾眼前的感受,要有“明天”的概念。

◆ 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

自恋型人格往往是后天养育造就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小孩天天夸“你真棒”“你真帅”,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出现自我认知障碍,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当他独立走向社会面临难题或面对更强的对手时,往往不能接受现实。

人们在找原因时,往往把好的行为和成功的行为归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为和失败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归因偏差”。要克服这种人性的弱点,就要善于反思。

◆ 人的问题源于早年的养育

别怪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他现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养育所赐。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 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孩子会动手打人,意味着什么?有人在家里打过他。如果孩子做错事了,父母不是打他,而是蹲下来看着他,或者把他搂在怀里,轻声却严肃地问他:“你觉得这样做好吗?”父母这样处理问题,孩子出去就不会打人了,而是会跟人好好沟通。

很多孩子出问题时会瞒着家长,为什么?因为家长对孩子不宽容、不民主,不能接纳孩子。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爱撒谎。”为什么?孩子每次跟他们说真话,他们都持否定的态度,孩子以后就不敢再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要是家长能接纳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犯错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回应,孩子就不会这样了。

“不教而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孩子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二是父母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认真工作,顾及家庭,还爱学习,爱思考,爱在家里讨论问题,孩子耳闻目睹就会潜移默化,不教而善。

有的家长抱怨说孩子被同学欺负了,被老师歧视了,都是同学和老师的错。这些家长没有反思一下:“如果老师和同学都对我的孩子不好,是不是有可能我的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了?”然后,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与自己的孩子聊一聊。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骂孩子,先看看你自己。其实,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书,不用天天问专家,家长只需花点时间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现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给予了孩子什么,自己哪一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这样。

◆ 父母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过程

养育孩子,并非天天在说教,也并非事事在照顾。亲子关系,是需要用时间培养的。细心照顾,耐心陪伴,慧心观察,这是读懂孩子的前提。

即使孩子从小没有离开父母,但如果父母图省事,把他交给别人照看,每天只见上一小会儿,这种养育过程的省略和空白,也会造成父母读不懂孩子的心思、需要和愿望等。随着孩子年龄渐长,进入青春期以后,父母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与自己的心理距离有多远,以至于难以理解孩子的各种叛逆。

◆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如果说人的问题在早年,早年的问题在家庭,家庭的问题在家长,那么,家长的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是婚姻。家庭养育中的很多问题,往往源于父母的婚姻危机。

孩子的心理问题大多来源于父母的婚姻与情感危机。

◆ 人的心理遗传中包含着祖上的修为

人生经历形成的记忆不仅停留在相关的神经细胞中,还会遗传给后代。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学习和努力的经历,会成为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能力。因作为父母,你现在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眼前的子女教育,还会嵌入你的神经记忆,进入你的基因里,遗传给你的子孙后代。因此,在家庭养育过程中,父母的自我修养和言谈举止非常重要,这会影响后代的品德、学习能力等,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基因是否可以在世间长久留传。

◆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心理不成熟

缺少自我反思意识的人往往是“因变量”,总指望别人的改变来改变现实,永远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成为主动的“自变量”。遇事只期待别人改变,这是将自己的命运系于别人身上的表现。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

◆ 情绪需要表达,更需要管理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矛盾,当你与人沟通时渐入争吵模式,无论对方是家人、朋友还是路人,你都要记住:以三到五句话为基准,不要超过五句话。因为吵三句的时候,意思都已经挑明了,多说也没意义了,只是想压过对方、胜过对方,每多说一句都是不良刺激。

你实在忍不住的话,顶多再说一句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快气死了”,然后就扭头走开。吵架时没超过五句话,一般就没有激情导致的狂怒危险。

◆ 情绪宜解不宜结,否则容易得“心癌”

心结的特点是,起因于过去某次失败的反应,纠结于失败的痛苦感受,执着于对过去失败的挽回。心结使人不再关注现在与未来,也不考虑这样执意不放手是否合理,而是消耗全新的每一天去守着那个已经过去的失败。

◆ 心理发展还呈阶梯递进的模式

情感,需要抚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台阶,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来完成。情感抚养是在孩子还不能自主行动的情况下,发出每一次呼喊时,抚养人能及时回应并照顾到位。当情感抚养到位时,孩子就会记住抚养人的气味、声音和相貌,因为这个人是他快乐的来源。这样持续四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依恋。这是初来人世间的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情感。孩子依恋的对象就是自己稳定的抚养人,只眷恋并信任这个人。当依恋情感能够持续地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对外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心扉就比较开放,容易继续发展亲情、伙伴情等。而且,当依恋关系建立起来后,抚养人就有资本对孩子说“不”,为下一个台阶即性格教养奠定基础。

性格,需要教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主要由孩子所依恋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3岁主要是情感抚养,抚养人要用全部的爱去耐心呵护和帮助孩子。爱是一种心理营养,但它不是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给到一定时候就要有所收敛。所以,从三岁左右开始,就要对孩子进行性格教养。性格教养与情感抚养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情感抚养更多的是要照顾和满足孩子,而性格教养更多的是要规范和约束孩子。这一过程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带来的体验时常是痛苦和磨难。

因此,若无情感抚养作为基础,亲子关系存在缺陷时,性格教养就难以为继。教养孩子的人若有亲自抚养的背景,对孩子有一种情感控制力,就比较容易避免性格教养过程中的麻烦。

对初涉世事的幼儿来说,抚养人在满足他任何要求的同时,也是在教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待人处事,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孩子日后就比较容易融入群体和社会能力,需要培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主要由不同层级学校的老师通过教育活动来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其中,智能是基础性能力,具有遗传的背景;特殊能力是具有个人天赋色彩的能力;技能则需要后天通过努力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也就是说,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其中,个人的刻苦努力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有良好的性格教养作为基础会顺利得多,否则容易半途而废。

自我,需要修养。这是心理发展的第四个台阶,由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个体自己来完成。在前三个台阶的基础上,一个人自我的修为会决定人生的高度。


◆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如果把这18年平均分成三段,即0~6岁、6~12岁和12~18岁,六岁之前包含的时期最多;青春期排第二,包含青春初期和青春后期两个时期;只有第二个六年即学龄初期仅一个时期,弗洛伊德称之为“潜伏期”。

人生的第一个六年占了三个时期,变化最多,意味着这是塑造人的最佳时期和最关键时期。

0~12岁为依恋期,12~18岁为青春期。这两个时期既有连续性,又有可比性,因存在一个转折点而具有显著差异。这个转折点就是人进入青春期以后,性功能开始发育,由此带来的心理变化是,从对养育者的依赖变为追求独立的自我。

依恋期主要发展情感、言语、社会性、认知方式、观念、性格、能力等,青春期则在自身能力往纵深发展和横向扩展的同时,更多地追求自我发展,包括自我独立意识、性意识、自我价值感、自我同一性等,还有向群性和结交密友,最后追求自我实现。

◆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

青春期是人从依恋到独立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对这个时期孩子的各种挣脱表现,养育者“不急”是唯一的破解之道。

当一个孩子身高不及成年人,看谁都要仰视时,难免会胆怯、隐忍甚至服从,想要他依恋的大人能陪伴他和保护他。但是,当孩子的身高接近成年人时,就会觉得我也是大人了,我跟你们是平等的。

◆ 情感的心理抚养必须是无假的爱

一个人的情感发展取决于他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在抚养中拥有出于真正的爱而给予的足够耐心、细心、宽容,甚至小小的纵容。对于一岁之内的初生儿,爸妈大可放开地去爱他,给他足够的情感营养,用你的身体、你的拥抱、你的抚慰、你的笑容、你的声音去表达爱,而不能用钱或借他人之手间接表达你的爱,那是被偷工减料的心理营养。

◆ 言语的心理抚养是耳边人声丰富

一个可爱的小话痨,意味着他从小就享受着多人的宠爱。

为什么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的人不善言谈呢?显然,他们在言语形成的关键期(三岁之内)耳边缺少话语的声音。这种声音缺乏意味着他们身边的人情感不丰富、心理抚养不到位。

◆ 抚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

孩子年龄越小,他的外部表现越能显现出身边人的行为模式。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或说一个人的善良就是一种无声的标志,标志这个人得到了良好的初生抚养。

善良一定要有智慧。即使帮助别人,也要保持一份警觉,不要被人欺骗。

◆ 情感是上天为人设计的紧箍咒

万物之中存在着大自然的智慧,因为万物的运行并非人类的意志;相反,人的所谓智慧恰恰来自大自然,是人逐渐发现并认识自然界本身拥有的智慧,因此,大自然的规律和力量远远超出人类的智慧。

◆ 依恋情感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心理控制力”并非指借助外部具体的强制命令、动作,或者借助钱财等资源的力量施加的控制,而是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让孩子眷恋、依赖、信任你,形成一种依恋情感,从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话语,愿意听你的话。

供着养,就是一种宠养,当他成长中出现不好的表现时,你不制止,不表明态度,他脑中就不会形成是非观念,他做事就不会有行为底线,完全凭欲望行事,变得无规无矩,无法无天。

只有在人完全无能无助时、陷入不能自主和自助的痛苦之中时,他人的耐心陪伴、及时呼应、不计辛苦地帮助他解除痛苦的过程,才有可能积累起这种情感力量,形成这种心理控制力。

◆ 人的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

亲情越丰富的孩子,社会性发展越好。

父母早年没有亲自带孩子,之后的严管会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因为他没有对你怀抱的记忆。

◆ 依恋母亲并不等于父爱就不重要

在孩子面前父亲要好好地爱母亲。因为妈妈是爱孩子的,孩子也爱妈妈,他一看爸爸这么爱妈妈,也会爱爸爸的。还要注意,家庭成员不要都集中关注孩子,这容易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中心,你们都要关注我”。

母亲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显示坚定的一面,即对一些重要的事情提出要求后,必须坚持到孩子接受,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态度要温和。母亲的严格应该是“和善而坚定”。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为孩子树立一种榜样,这个榜样应该是孩子将来在家庭之外能用得上的行为方式。如了解分歧,分清事理,调解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父亲因为有力量,所以更不能轻易地动用暴力。父亲要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有力量,但我从不滥用。”我跟你讲理,跟你探讨,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孩子最为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若能够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开阔的心胸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指导,可以告诉他“这件事眼前是件大事,但你以后回过头来看就不大了”,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胸襟。父亲要给孩子朋友般的感觉,做一个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 心理教养重在品行

心理抚养是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台阶,即人性的唤醒与情感关系的建立。心理教养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是在初级情感基础上,让情感发展得更为完整。千万不要以为,养孩子只要向他充分地表达你的爱就够了。如果说,在孩子出生后的两三年里,当孩子哭喊时要尽快把他抱起来,帮他消除痛苦;可当孩子三岁后,他动不动就放声大哭,甚至还躺在地上打滚,那就不是抱起来那么简单了。

这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成双成对地存在,然后相互转换,甚至以相反的方式并存和互补地运行,爱也是如此。我把“舐犊之爱”也分为阴阳两种:一种是阳性的爱,即充分表露于外的爱,从表情到动作;另一种则是阴性的爱,是不表露出来,而是藏在心底,收敛且节制。前者显现为恩,后者表现为威。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行为界限和行为规矩,若在六岁前的养育过程中有意教导,他的行为就会体现出教养。对孩子某种不当的行为要马上制止,你当时的反应就是为他建立处事规则。

教养应该在孩子接触他人、有自主动作的社会行为之始,随事而教。

◆ 心理养育需要恩威并施

早期对孩子有生理需要时的哭喊及时响应、解除他的痛苦,是一种心理给予,比喻为“甜”的心理营养;而对孩子有心理目的的哭喊不予以响应,而是看着他,让他哭个痛快,这也是一种心理给予,可称之为“咸”的心理营养,要让他知道,哭喊不可滥用。

我们不能让社会所有的人都像亲人那般亲切呵护你的孩子。所以,倘若家长不舍得大声呵斥、从不舍得拉下脸来对孩子怒吼的话,最终只能养出一个玻璃心、薄脸皮的孩子,这是心理脆弱、容易夭折的基础。不仅男孩如此,女孩也一样。

养孩子,不能不批评,也不能总是批评,当孩子反复出现同类错误时,就不能再简单地训斥了,而是找出他某次做得好的时候予以充分表扬和肯定。同时,也不能总是表扬——如果某类事情是他应该做的,过度表扬反而多余,以后做同类事情没听到表扬他会感觉若有所失。

当他渐渐长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础上,补充反面的内容,立威于他,训练他的心理承受力。不能娇惯或放纵,不能养成“明明做错了还不能说”的心态,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没有做错,在被别人冤枉时,一个人仍然要坚信自己,有以此证明或考验自己的心理勇气,这才是用大智慧养育孩子。

◆ 性格取决于后天养成

养育人如果经常对幼小的孩子吼叫,久而久之,这孩子见到别人不顺自己心意时也会吼叫。如果养育人对孩子非常有耐心,话语亲切,这孩子也会对别人好好说话,长大后会一直如此。

一、行为的第一次会对性格形成很大影响。

二、凡是与人互动的行为发生的时间越早,对成年后的性格影响也越大。

三、与互动的人关系是否稳定,抚养人互动模式是否一致,对其成年后的性格影响也很重要。如果抚养人完全更换,或两位抚养人互动模式差别很大,其成年后的性格也会十分复杂。

四、人进入青春期时(14周岁上下)性格基本成形,到成年后(18周岁)性格基本稳定。若超过此时再要求改变和重塑性格,那将十分困难。


◆ 眼高手低的人更容易有挫折感

对男孩一定要苦着养,绝不能让他们在早年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因为他们成年后要承担养家的重任。女性一旦怀上孩子,直到生下来都要被孩子所累,经济的重担会落在男人身上。

性格培养不仅影响孩子的一生,影响他的社会生活能力,还会影响父母的晚年。

希望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分数,更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 人生如吃葡萄:先大还是先小?

学习过程是磨炼人的身心沉稳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你想,一天天地坐在那里,这就是人的行为品性的基本训练。你看,什么人练坐禅?全是悟性好的高人,粗人有几个能坐得住的?凡是坐得稳的人才有能力静心思考深远的东西。

一个孩子养育中如果缺乏严格要求,没有规矩,没有界限,没有形成行为规范,一旦进入更大的自由空间,遇到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会因任性和肆意妄为而酿成大错。一步走错,就会让人生步步错位。

◆ 耐挫之心越早历练越好

家庭内正常的严厉批评甚至训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给孩子打“心理上的疫苗”,可以让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情况都能坚强面对。

◆ 心理弹性需要从小练就

对孩子的爱不一定都表现在呵护上,也可以表现在磨炼上。狠得下心来磨炼孩子比宠爱孩子更难,更需要母亲的勇气。

谁都无法预测人的一生会遇到什么挫折或磨难。有长远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抚养到位的基础上,一定要舍得让孩子从身体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这是一种更深更远的爱的付出。

◆ 对三到六岁的孩子说“不”

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可以默许或者不表态,但不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制止孩子,并告诉他为什么。

三岁之前有恩于他,从三岁开始立威于他,威就是威严。

这是最好的说“不”方式,一个表情足矣,无言自威。可有些明明给一个表情就够的场景,家里的大人,尤其是母亲往往喜欢大喊大叫,或者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还要解释各种理由。有些事情很小,让孩子知道不行就够了。

能够做到给一个“表情”就可以说“不”的大人,一定是亲自带孩子的人。在大人与孩子之间已经相处了数百天,早就形成了“互懂的默契”。说到这里,又要归结到“三岁前自己带孩子”的理由上,朝夕相处的抚养,不仅使大人容易读懂孩子的心意,孩子也容易明白大人的意思。

爱孩子,并不是一味顺从,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为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这种意识在与孩子的互动中,越早让孩子知道越好。

等爸妈发现孩子已经把哭闹作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时,孩子可能已经过了三岁怎么办?那就在六岁前赶快弥补。父母有意地选择一个时机,坚决地对他说“不”,以这样的表现让他明白哭闹是最没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 用心说“不”,无言自威

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大街,在家门口还是在家里客厅,当孩子出现任性哭闹、满地打滚,或摔东西、打人等不当行为时,家里的大人,顺序应该是妈妈在先,然后是爸爸,如果爸妈都不在,那么最好是他熟悉并依赖的那个人,与他形成一对一的关系。这是因为对孩子说“不”时要讲究说的环境,一定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一个人,而不要让他能看到别人,因为有其他人在场,聪明的孩子心里会知道,在场的人一定有人不忍心看他哭。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公共场合中,我经常见到一些大人在街上有很多路人的情况下训斥孩子。另有一些父母,则是当孩子在公共场合闹开时不作为,只是冷眼旁观。这两种做法我认为都不妥,这样要么让孩子丢掉了自尊感,以后不再在乎别人的眼光;要么让孩子找到了一种表演感,人越多他闹得越起劲。

在不能认同管教人的管教方式时,也要尽量回避孩子,不要在当时或当面出现分歧,等事情过后大人们进行沟通,即使争吵都可以,只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老人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在爸妈管教孩子时指责和打断,甚至明显袒护孩子,那不仅会影响父母管教的效果,而且会破坏孩子对父母的尊重,以后他会有恃无恐。

一对一管教要有四个“不”。

第一,不能动手打孩子。

第二,关上门也不能骂他

第三,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在他哭闹很凶时,你的不出声,反而会让孩子感觉不同寻常,他会悄悄观察你,这更容易让他明白你的态度。

第四,不要走开,把他一人关在屋内。

做到了四个“不”,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坐他对面,或盘腿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让他痛快地哭一次。

◆ 与人沟通,学会讲理、互动

这种说“不”的教育方式,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够坚决,他就够明白。

这是教会孩子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为孩子建立一种与人沟通的言行方式,既可以让他疏通自己内心的情绪,也让他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有不同的考虑,听听别人的话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 延迟满足练就耐性

当性格培养第一课“用心说‘不’”进行之后,孩子就会懂得一个道理,有许多事情“做与不做”不能仅凭自己“想与不想”,还必须要关注外部是否允许。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要学会表达与沟通。那么,沟通不成呢?这需要进一步培养他第二个性格特点,即等待和忍耐,这是一个人能否将自己的价值提升至最大化的重要性格品质。

如何在人的早年培养他的耐性呢?建议在孩子稍懂事的三四岁前后,找一个机会带他去买玩具。这之前,孩子的玩具都是由大人替他选择和购买的,父母心里要明白,第一次带他买玩具其实还有其他的用心,那就是让他面对自己中意的东西,一是要知道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易,二是有意地让他认为马上要到手的东西却不能马上得到,而是需要等待,甚至需要一定的努力。由此,有意地培养他性格中的耐性。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不忍心。因为孩子长大后,不顺心的事情多了,人必须学会接受。这种“心理接受”能力需要慢慢练就。

你可以让他做一件需要专心致志的事情,如搭出复杂的积木,或者让他画画,画画可以锻炼孩子拿笔的动作,这些益智活动可以练就他专注的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以将任务的时间从10分钟增加到20分钟、30分钟,直到六岁上学前,他如果能坐在桌前半个小时到40分钟做完一件事,那么他上小学后回家写作业,基本是完成一门课的作业时间,就很容易适应了。

◆ 诱惑训练,教其自我管理

下一个性格的培养要点是让他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人在面临很多机会和诱惑时,能够选择具有长远意义的满足方式,而不是短视地、迫不及待地、贪婪过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管理中也有忍耐与等待。但这一抵制诱惑的品行,关键之处在于“舍得”。

◆ 与人接触,学会礼貌为先

这类行为方式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人接触的方式,包括熟悉关系与陌生关系的接触;二是与不同人相处的方式,在相处中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或冲突时该如何反应。这一时期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对孩子的“涉及他人的行为”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因为人的早期行为一旦经过重复成为方式,就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性格。

人的教养,越是在陌生关系中和在不认识的情况下,越发显得真实和自然。

对于不懂礼貌的人可以宽容,但对于没有教养的人一定要远离。

◆ 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包容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前一年或一年半,父母或家人要有意地带孩子接触邻居,或寻找家有同样大小的小孩,约定时间,定期在一起玩耍。家里成员少的家庭,父母一方更加要把孩子经常带在身边,让他多见人,适应人多的场景。

如果某个孩子的行为明显表现出缺乏管养,这时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大人与大人交流沟通,而不能对孩子蛮横。

在一个群体里生活,做事一定要考虑到别人。在性格培养关键期,父母要有意地告诉孩子,只要有他人在场或在附近,都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别人。

忍耐是宽容的基础,具有忍耐力的人才能宽容别人。

总之,能够与不同于自己的人友好相处,这种性格的人会有许多朋友。当一个人生活中有朋友,他就不孤独,他做事时会有人陪伴他,追随他。在中学,朋友越多的孩子,越不容易被孤立被欺负。

◆ 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

要想让孩子心理坚强并有韧性,一定要从身体之苦进行磨炼。

培养这种体力之苦可以在孩子四岁前后开始。在这方面两个建议:孩子四岁左右,先让他练习跑步,然后让他学习游泳。

我建议至少在周末休息时,别管你们睡到几点,起床后妈妈做饭,爸爸就带着孩子下楼跑步去,四五岁的孩子,爸爸要耐心,这时只要时间,不要距离,即不管跑快跑慢,要跑上30分钟。当孩子慢慢适应了,可以加快速度,加长距离。这样跑步坚持到孩子10岁之后,他自己就养成了跑步的习惯。他一旦心理不痛快,自己就会习惯性地出去活动一下。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让孩子早些去学游泳。游泳与跑步各有所长,跑步练就人的耐力,而游泳练的是孩子的胆量。不会游泳的人见到水是有恐惧感的。我们要教孩子克服恐惧感,这就锻炼了他的心理素质。

在孩子七岁前给他们多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到屋外、到田野、到山上、到水里去玩,让他们感受自由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让他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得到强化加固。当他们的体质强健后,意志力也会更加坚强,心理的弹性或韧性才有保障。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孩子的爱里加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