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材料三则(转)

              一 童年的记忆

      我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听知青讲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村有几个扬州的知青,其中有一个叫梁万全,他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听他讲故事,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梁大哥是我哥哥的好朋友,就住我家。他性格特好,平易近人。起初我没事就缠着他给我讲故事;后来听众越来越多,最后几乎吸引了全村老少。于是每天晚上我家就成了说书场,像过节一样好热闹,要知道那个时候农村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农村人想看一本像样的书,都是一种奢望;能听到有声有色的现场说书,多难得啊!

    每天最激动的要数我了。我总是早早的就排好桌凳,等大人们收工回来吃过晚饭,我就请出梁大哥。于是现场顿时静下来,梁大哥开始说书。他说的内容,从小故事到长篇小说,什么《蛇吞象》、《江姐》、《水浒》、《西游记》等等。说书时大家都听得很投入:梁大哥讲到高潮处,他会拍案而起;说道紧张时,我们的心提到嗓门。伤心处,大家一起掉泪,高兴时,我们齐声喝彩。每天两三个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上学上工,只能等待明天继续。

      后来知青返城了,梁大哥要走了。虽然我们有太多的不舍,可又为他回城工作、,与家人团聚感到高兴。听梁大哥讲故事,曾是我们全村人的一大乐事,成了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二 我的假日生活

          教师的假日比较多,假日里有的人喜欢在家休息,有的人爱走亲访友,或者出去游玩。我的假日生活内容可丰富了:做家务,辅导孩子,跟朋友打打牌,看看球赛,逛逛街等。我最喜欢的是逛街。

          星期天或节假日,一个人在街上,东走走西瞧瞧,抛开一周的烦恼不快,好轻松好自在!如果一家人一起逛街,那就更开心了。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来,点些各自喜欢的东西吃,吃饱了有精神了继续逛。

      我的女儿最喜欢逛超市,在那,她就像一只开心的小鸟,跳过来蹦过去,一会儿功夫就把她爸手里的货篮装满了。她是高兴了,她爸可就惨了:快成搬运工了。当然,我一般把逛超市安排在最后,逛完就回家。

      我最喜欢逛的是服装店。什么季节哪儿有新款式了问我,准没错。而且我一看到合适的就试;觉得不错就买。我女儿说我是购物狂。。我不光自己买,还经常“强迫”他们买(只要是我看中的,哪怕他们不喜欢,我总要想方设法的让他们买下)。不过我的审美观一向不错,而且价格不会太贵,我买的衣服,他们穿在身上,别人常常问:“吆,这是在哪买的?真不错!”这时我会非常得意。

    就这样,我的假日大半被我用来逛街了。逛街既可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又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吃的穿的,这样的假日谁不向往!


                三 我最喜欢的明星

      我最喜欢的明星是我妈。

    小时候,我妈是我崇拜的偶像,因为她特能干,什么事都能解决。当时我爸是村支书,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总要找他:其实,与其说是找他,不如说找我妈,因为最终把工作做好、把问题解决的总是我妈。两家闹矛盾、夫妻吵架等,她总是很有耐心的听他们各自诉苦,然后进行开导。什么“邻居好,赛金宝”、“忍一时风平浪静”、“喊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什么“谁家门前没有滑石头 ”,什么“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吵架不记仇”。一套一套的,直说的他们“破涕为笑”、“化敌为友”,高高兴兴地回家过日子。当时我只有六七岁,好多话我还听不懂,但已经足以让我享用一生。

    谁家有困难了,只要我妈能帮上的,一定没问题。我印象最深的是帮别人家包粽子。端午节前夕,正是春夏大忙,好多人没时间包粽子。于是,我妈叫他们烫好棕叶,送到我家(我妈血压太高,好多年不能下地干活),晚上收工后来拿。这样大大小小的盆子,排得满满的。我看到妈妈忙得饭也顾不上吃,就在一旁“帮忙”(起初是帮倒忙),这样,我不到十岁就学会了包粽子。

    我妈成为我心中的明星,还因为她思想比较开通,不同于一般农村妇女。那时农村上高中的女孩特少,好多人说女孩子上学没用,反正最后要嫁出去,得不到什么好处。在这些舆论压力面前,我怕到时候考不上大学,丢我妈的脸,把高中录取通知书藏起来,决定不上了。我妈可不这么认为,她苦口婆心的劝我,最后还请来了说书的,终于说服了我。当然,三年后我也没让她丢脸:我考了所在学校的文科状元。

    从此我明白:一个人要相信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凡事尽力而为,力求问心无愧”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喜欢我妈,佩服我妈。她是我心中永远的明星!

同事的写作训练材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普通话训练材料三则(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