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生就有惰性的人类,其实每个人都有那么若干本从来没有读完的书,从书店郑重其事买来的书,拆完塑封到它永久的躺在书架上之前,往往只读了十几页。
我有一个观察,在线电子阅读能够普及,其实就建立在这种大家都不会读完一本书的情况上。你可以不付一分钱打开在线阅读app里的一本书,而书的前20%(比例粗估,不同的书免费比例不同)都是真正全网免费的,只有当你阅读到20%之后的部分,才会真正涉及收费。
20%这样的比例设置背后,就是人类行为的数据统计结果体现,大多数人读不完一本书的20%。在线阅读也借此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看吧,读不完一本书的,不止你一个人。
买书VS读书,感性和大脑的较量
在买书的时候发挥作用的,大多数时候是感性脑区。
书的标题和封面、书的推荐短语、封面图形甚至封面的颜色,这些视觉刺激信号,都会直接影响你的选择。
要知道,这可都是专业的图书编辑设计的一系列元素,目的就在于让更多人在短时间内,喜欢上这本书。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卖书和卖薯片类似,图书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想想乐事黄瓜味薯片的包装吧,多么沁人心脾,让你一不小心掉进它的高脂陷阱。
可当你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你面对的只有单调的白纸黑字,需要运用起学习脑区,这不单是信号的接收,大脑的内部结构会因为学习而变化。
而事实就是:在你的大脑还没开始兴奋的时候,你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持续阅读。
从大脑活动来说,选择一本书和读书,本身就是两件事情。
盲目相信图书推荐,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
随着大众媒体的蓬勃发展,书籍推荐安利变得越来越普遍,不管是app内部还是电子阅读器的内部,编辑和大V们都会定期进行推荐。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真正值得一读的好书,但一本书适不适合自己,其实是需要自己做判断的一件事。
我们往往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读书这个“动作”上,却忽略了选书的重要性,而这,或许就是一本书没有被读完的真正原因所在。
其实,选书这事就跟选男友一样,纵使他有吴彦祖的软件,却在硬件层面跟你的需求背道而驰,这恋爱谈起来估计也是没意思的,又怎么会持久呢?
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好的,为了能遇到自己的“真命好书”,在选书环节,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7个方法,助你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书
大概是因为最近的阅读时间都比较集中,我才有机会总结出“有效率&有质量”的选书技巧。但不得不说,选书这事单靠理论学习是没用的,我就姑且认为自己是“自学成才”,终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获得了研究成果。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目录:
1、了解作者的履历
2、了解该书的出版社或是否属于某系列丛书
3、了解该书在豆瓣/亚马逊的评分如何
4、该书是否由某位专业人士在非利益情况下进行过推荐?
5、关注书籍的出版信息
6、借助在线阅读app进行书籍信息概览
7、借助网络检索工具
*友情提示,其实通过目录基本上就已经了解了我总结的这些方法的大致内容,但我个人强烈建议不要忘记拉倒底部阅读第6、7点,因为真的是好办法,真的超好用。不是广告!
方法一 了解作者的履历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一本书的作者并不是非常了解,这个时候利用搜索引擎就够了。作者履历其实就是一本书的品牌背书,它代表着可信度和价值。
一本经济学书籍的作者如果是知名高校的经济学教授,那就意味着这本书在保证内容客观成体系的情况下,还能兼顾通俗易懂,因为教授除了搞研究外,还会进行日常教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的文学作家,必然也是值得读的。
比如最近我在努力阅读的一本西方哲学书《打开》,他的作者周濂,就是一个有着丰富任教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博士,这是我想要体系化了解西方哲学读的第一本书,却没有遇到非常大的阅读困难,就在于选书时候,作者选得好。
方法二 了解该书的出版社或是否属于某系列丛书
出版社就像一个韩国财阀,它不仅仅是品牌概念,更是实力的象征。所以我猜测,出版社其实是有鄙视链的,越有实力越能获得高估值作者的作品的出版权,也越能保证读者对这本书的高评价。
但目前我对出版社的了解十分局限,就去网络上搜了一下信息。目前国内比较有实力的出版社有下面这些,排名不分先后:
译林出版社(国外名著基本都是他家出的,物美价廉)、长江文艺出版社(国内很多著名作家的书都是他家出的,比如王小波)、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词典大拿)、三联书店(牛*)、中信出版社(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系列本家,牛*)、湛庐文化(商业类书籍大拿)、磨铁图书(《明朝那些事》咳咳)、新经典文化(现代文学国外作者的书比较多)...
系列丛书则是单个出版社出品,包含固定主题、固定领域书籍的批量书籍,被列入系列书的书籍,往往也代表着有一定的质量。参考系列丛书,可以展开固定主题的阅读。
比如在电影赏析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后浪电影学院”,就是后浪出版社推出的电影鉴赏主题系列丛书。再比如本科的教科书,基本都属于“21世纪某某学系列教材”。
方法三 了解该书在豆瓣/亚马逊的评分如何
这个方法估计很多人都用过,就不展开多说了。
我个人会以7分作为一个标准来判断一本书的质量,也会固定看上几条好评的具体内容,来初步判断一下书的质量。
另外,亚马逊的分数可参考度比豆瓣高,前者大多数是kindle用户打的,姑且认为他们的kindle不是买来盖泡面的。
方法四 该书是否由某位专业人士在非利益情况下进行过推荐?
这句话需要细品。“专业人士”和“非利益”两个词其实都蛮主观的,毕竟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
以我自己为例,我会根据某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的推荐,把一些书加入自己的必读书单,而这个专家,也是我经过长年了解后,喜欢的一个专家。其实专家蛮少的,读书的专家更少。而品牌营销这个领域因为早年的发展蓬勃,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所以大部分“老书”确实是值得一读。
另外,长辈和前辈如果有能力推荐书单,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毕竟是非利益状态下的推荐,对方还是基本对你有了解的人。古话有“吃的盐比你走的路多”,换过来就是——他们读的书比你见过的都多。
方法五 关注书籍的出版信息
一本书的版权信息一般在书的前几页或最后一页。以我在网络上找到的一张图为例:
这是一本儿童科普书籍,主要讲动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繁衍。假设我此时此刻在为自己读小学的妹妹挑选书籍,那我单凭他的版次和印次就选择放弃这本书,这是一本在市面上卖了11年都没有卖掉的科普书。
版次代表着同一图书的出版次。图书首次出版的称“第一版”或“初版”,修订后重排出版的称“第二版”或“再版”,以此往后类推。简单来说,就是版本更新,内容迭代。
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原理》从出版那年起,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更新一个版本,增加新的内容,目前已经是第13版。真是笔耕不辍。
而印次则代表着每一版图书印刷的次数。版次结合印次对比来看,能判断出一本书好不好“卖”,一般畅销书的印次和版次年份会隔着3-5年,然后写着20+的印次。欢迎有机会关注一下《皮囊》这本书的版次和印次。
在线阅读App里的电子书一般没有这些信息,此条只适合实体书判断。
方法六 借助在线阅读app进行书籍信息概览
前面已经提到过,作为用户,基本上在在线阅读app里打开一本书是没有任何成本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渠道。
个人比较推荐的平台有:微信读书、蜗牛读书、知乎、得到。概览的信息主要是目录,也就是书的章节内容,通过目录,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这本书的骨架到底是什么。
但你以为我要说的只是这些,那自然不会。我肯定的告诉你,在这些App里,其实有大宝藏。
搜索书籍是基于关键字的,而搜索结果也是基于关键字进行分层级的匹配。在这些app里,除了能搜到对应的书名之外,你还能够通过关键字,检索到写有这部分内容的书。
比如,在我写这篇内容的时候,关于人类左脑和右脑的功能我记不太清除了,于是我在微信读书中搜索了:左脑右脑,重新梳理了一下脑部活动的概念。下图展示了输入“左脑”的搜索结果。
因为图书上市发布有严格的标准,所以书籍里的内容,可以说是比自媒体严谨很多。这是比传统搜索引擎更加优秀的在线知识、常识管理工具。
方法七 借助网络检索工具
一款真的没有广告、结果精准、接入各大社交类App(知乎、小红书、豆瓣···)内容的浏览器,也许这已经是真正Al?我不知道,但真的,好爽!(夸克利益相关人员请拉到底部给我赞赏)
总结
这7种方法,并不是全都要用在同一本书的判断上。大可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况和掌握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究竟会不会把一本书读完,真的是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的事,没有前期投入的心思,就必然没有后期阅读的快感,也就谈不上真的认真。读自己用心筛选出来的书,不单单获得精神和知识的双重享受,选书的过程更是理性在主导你的思维,是个人逻辑的日常训练。懒惰是人之常情,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宁愿自己亲力亲为。
我和书的相遇,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长相厮守”。
但如果,你手上有一本怎么努力都读不下去的书,早点放弃也是一件好事。还是用恋爱的作比喻,一本怎么也读不下去、找不到乐趣的书,纵使它被冠以高名,也就干脆不要读下去了,这就如同一个被亲友好评却始终不被你喜欢的男友一样,早分早解脱,留着做什么用呢?(排除因为专业考试备考需要阅读的书籍,不读也得读,读也得读,奥利给)
我是静哥哥,每周日一篇读书笔记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