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进去的都是爱啊

日更打卡第十九天。

有一天看宁远的《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本书里有一个片段很有意思,说的是宁远上大学时,宿舍的女孩们曾经一度痴迷于织围巾,十一点宿舍熄灯后,女孩们搬着凳子坐到走廊的灯下,两只手拿着棒针放在胸前呈祈祷状,头低着生怕漏了针……宁远作为手工达人,总是被叫去帮热衷织毛线的女孩们起针、补针、收针、钩花。

想起我的大学生涯也曾有过这样一段日子,有一年寒假回家,带了满满一箱子亲手织好的不同花色的围巾送给亲人们,本以为会挨好一顿表扬,谁知道被舅舅大骂了一顿,说我虚度光阴,到了大学不好好学习,竟做些这些不属于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事情。

尽管被家人严厉的批评了,可是那段日子确实很难忘,一个宿舍六个女孩跟着了魔一样,下课了赶着织,吃完饭不愿意放下手里的活,就连睡觉的时间都拿出来了,每晚都齐刷刷的在熄灯了之后搬椅子坐在走廊的灯下,那会走廊的灯都是声控的,所以每过几分钟就同时会有好几个人心照不宣的跺脚。

大部分的女孩都是给男朋友织的,有的织了拆拆了织,有的不知道男朋友喜欢什么颜色,索性把中意的颜色都买了回来织了好几条,有的专门向高手请教复杂的针法。我那时没有男友送,于是开始一条接一条的给家人织,不同的长度不同的花色还有几种不同的针法,一共攒了满满一箱子。

最简单的就是平针了,既不需要费神去盯着打,也不需要算好针数打花样,总之是一款闭着眼也能打的菜鸟入门级针法,说来惭愧,那会还特意学了好几种针法,可是能记住的就只有这一种。织围巾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打出很多窟窿,也就是总是在不知不觉漏了针,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往回拆,拆到漏针的那一行,把漏掉的给补上。

一开始总会织的歪歪扭扭,织出来的物件总是不齐整,后来啊慢慢的越织越快,越织越好看了。

说到针织,就一定不能不说我的妈妈,那会绝对是针织达人,不管给什么图案样式都能照着给你织出一模一样的来,所以我小时候穿的毛衣几乎都是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织出来的。



九岁那一年的夏天,妈妈一直在拼命给我织毛衣,织了一件又一件,每一件织了一半或是快好的时候总会把我叫过去套上试试,可是那些毛衣显然不是我那会的年龄可以穿的,大出了不少。闷热的三九天啊,试穿那么厚重的毛衣的我极其不情愿,板着脸不耐烦的试完,赶紧挣脱去冰箱里拿冰棍吃……一年后的六一儿童节,妈妈去世,那个时候她大概就知道了自己大限在即,所以才会拖着病重的身体硬撑着给我织完一件又一件十几岁才能穿上的衣服吧。

后来啊,大家都不亲自织围巾和毛衣了,不愿意费那个功夫,而且花样和款式更漂亮洋气,机器能替代手工的效率,可却永远替代不了手工的温度和感情。

那个时候啊,妈妈坐在台灯下,怀着对女儿的疼爱和挂念,将爱一针一线的织起来;

那个时候啊,女孩们坐在昏暗的走廊灯下,心里头思念着恋人的眉眼,将爱一针一线的织起来。

爱是亘古不变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织进去的都是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