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感

《红岩》,伟大的三红一创之一,一段献血与希望织就的时代,曾经影响了新中国整整两代人的精神风貌,长久以来我一直听说其鼎鼎大名。也曾感动于《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险峻与乐观、《我的“自白书”》的不屈与虔诚,因而向往这部名著的风采。也曾半懂不懂地听人讨论江姐、许云峰、双枪老太婆,那一个个名字,仿佛就是英雄的丰碑。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作品?现在,现在我且开始拜读一番。

作为当代同一批现象级的文学作品,《红日》写的是共产党军队力量强大,《红旗谱》描写了人民爱戴、信任共产党,而《红岩》,歌颂了共产党人信仰之坚定,品格之高尚。跟《红日》、《红旗谱》相仿,《红岩》也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确有其事,主要人物都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且写作者就是这些事件的亲历者(幸存者),可谓是真实自有千钧力。而且真实还体现在另一方面——这本书是作者整理了关于在渣滓洞中斗争的报告进行加工后写成的,其原稿是注重客观、真实的严肃文学,阅读过程中我也能感觉到作者的克制,没有夸张地神化共产党人,或者丑化敌人,所以,那一个个英雄事迹给我带来的冲击也尤为强烈。

故事说的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我党胜利前夕,白色恐怖的阴霾依然笼罩山城,我党地下工作者许云峰安排他的下属甫志高开一家书店作为备用的秘密联络站,然而由于甫志高的急功近利,书店引起特务的怀疑并潜伏进来。许云峰在考察书店时发现其存在多处违规,并察觉到其中的危险,决定迅速关停书店并转移相关人员。但他们还是慢了一步,甫志高当晚被抓并迅速变节,导致包括许云峰在内的四个地下工作者也被捕。这其中就有刘思杨,他在监狱里认识了好几位忠于革命、忠于信仰、顽强不屈的好战友,大家斗志昂扬,即便在这个最恶劣、敌我力量最悬殊的“战场”上,大家都努力抗争,决不向敌人妥协。给牺牲的龙光华开追悼会,慰问、鼓励被严刑拷打的江姐,举办新年联欢会,出版《挺进报》以传播时事等等。国民党败势将至,残暴的国民党特务终于气急败坏,决定将所有政治犯裁决。危急关头,华子良带领解放军赶到,救下了一部分狱友。

这部小说截取了一个伟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的一个小片段(1948年初至1949年底),一个小角落(渣滓洞,国民党反动派用以关押革命者的监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闪耀的英雄群像。面对严刑拷打、死亡的危险,他们怒目以对,“放声大笑”,可坚毅的冷峻的面容背后,却是对同志、对万千受欺压的人民的关怀和同情,对光荣事业的至死不悔的坚定,一具具血肉之躯迸发出钢铁般的意志。

成岗,一个年轻的工人,他踏实勤劳、勇于承担责任,洋溢着激情和冲劲,这使得他很快升为厂长。当他接触到共产党的进步思想,他一心所想,是开启更多民智,团结更多同胞,让人们能够没有剥削、没有迫害,自由幸福地生活。所以他常常忘我地工作,如饥似渴地学习更多技能,招揽更多任务,殚精竭虑以改进工作流程等等。字里行间,我能看到一股磅礴的无坚不摧的力量,那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势必照亮黑暗,点燃更多人。

许云峰,一个优秀的、坚定的地下党,他或许不像成岗那般洋溢外放,但他坚毅得更为深沉,眸光里,有着对战友的温情和对敌人的蔑视。他话不多,但饱含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所以每能震慑住敌人。最佩服他刚被抓时与徐鹏飞的交锋,生死操于人手,而他既不慌乱,也不屈从,行动、说话不卑不亢,每一句话都把对方辩驳得手足无措,只好顾左右而言他。敌人跟他讲利益,他跟敌人讲公正,敌人跟他讲形势,他反驳以信念。敌人一再“劝”他为自己考虑,而他心心念念念的是更多同胞的处境。这是一场辩论,也是敌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遭致的一场自取其辱。更令人赞叹的是,许云峰携威而不怒,思虑周全,在捍卫自己的信仰的同时,识破且化解了敌人的诡计。

江雪琴,江姐,她是共产党的女儿,她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幼年遭遇悲苦,父母早亡,可她从不向命运低头,考入公学、学习马列主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去帮助更多人;而她因叛徒被捕入狱,她同样决然不向敌人低头,皮鞭铁索、竹签老虎凳,敌人没日没夜地拷打她,而敌人注定要失望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就是她的回复,冰冷、坚决,却又光明、滂湃。这话,像汹涌狂怒的瀑布,像横堑天地无垠不绝的飓风,即便已过去了七十多年,初读时我仍能听到这咆哮,灵魂也不由颤抖,我好像感受到了什么,又好像正在失去些什么,整个人在激荡着、颤栗着,久久无法平息。

此外,还有余新江、刘思杨、老大哥、华子良等等,每个人都血肉丰满,铁骨铮铮,每个不屈的身影都让我热泪盈眶,胸中充盈崇敬之情。他们都有相似的事迹,他们都有相同的信仰,他们还有相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看完后,我不免联想到《牛虻》,一部相似的作品,记忆最深的是主角对黄昏的描写,太阳一点点落下去,似乎自己的生命也即将要结束,于是这一刻恐惧袭来,让他浑身发抖。可本书中的革命者他们根本没时间恐惧,他们要么忙于解救苦难的同胞,要么向敌人展现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崇高的信念,他们是那样虚弱,可他们又是那样坚强,他们为自己的信念感到骄傲、自豪。而书中最后关于清晨的描写反而让人潸然泪下:“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处万道光芒。”天终于亮了,凌驾在人民头上的压迫势力终于被打倒了,人民终于迎来自由、幸福的生活,这可是这些革命者梦寐以求的生活啊,而有一部分人,永远也看不到了。这是个悲剧吗?可他们至死都是骄傲的、无悔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有关于在集中营里的生活的描写,那里大部分人都是驯顺的、麻木的,同样是遭遇非人的迫害和折磨,可本书中的英雄们跟他们太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个问题在第十三章大伙绝食抗议坚持要为龙光华开追悼会的内容中可知端倪。国民党反动派跟纳粹的动机相同,他们折磨囚犯,一是为了驯化囚犯的奴性以图得寸进尺,二是为了分化其内部让他们内耗。然而共产党人品格高尚,不仅高于国民党,也高于正常的普通的百姓,所以即便处境再恶劣,他们的本质都是纯粹的,他们的胸怀都是宽广的,他们的信念都是坚定的。所以敌人始终无可奈何。

作为在新时代出生、成长的我,也曾在很多年代剧中听到过“严刑拷打算不得什么”之类的话,可严刑拷打真的算不得什么吗?回想自己往日身体有个磕磕碰碰,或而迁怒,或而颓丧,若那些可怕的遭遇落在我头上,我是万难想象的。由此又不禁更加佩服、崇敬这些伟大的、无私的革命者,谢谢你们为我今天的生活艰苦奋斗、至死不渝,我愿以你们为榜样,学习你们的钢铁精神,让祖国更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岩》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