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沟通不下去的时候——《暴脾气小孩》读后感

周六上沙盘课时,和一位妈妈进行了交流。在我的印象中,这位妈妈温和、淡定,善于和孩子沟通,她最大的优点在于不用教条的理论来给孩子讲道理。不过,她和我有同样的困惑: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孩子的思辨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的智商也得不断升级。很多情况下,孩子用直接拒绝的方式回应我们,我们绞尽脑汁都没有办法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比如,在AB两种选择间,孩子选择A,但明显B对孩子更有利。常规的沟通方式是这样的,妈妈和孩子商量,孩子坚持选择B,无论妈妈说出什么理由,孩子都坚持自己的选择,妈妈词穷。后果可能是在妈妈的强迫下孩子放弃自己的意愿,选择了B;或者妈妈采取奖励诱惑的方式让孩子选择了B;又或者双方暂时搁置这个问题,避免矛盾的发生。

值得称赞的是,无论哪种结果,这位妈妈都不气馁,会继续动脑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所以结果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越来越猴精,妈妈被逼无奈接着修行。这看起来不是坏事,但是听起来总觉得不是滋味,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

沟通的路看似被堵死了,实际上是妈妈带偏了,正确的路在哪?在孩子眼中,妈妈和我沟通明显就是个坑啊,我明知道是个坑,干嘛要往里跳,所以不管妈妈用什么方式诱惑我,我就咬紧牙关,一口拒绝。

妈妈看似尊重孩子的选择,为何达不成一致?仔细想想,妈妈早就有了选择,但是关注点却始终放在让孩子入坑上,为何不绕过这个坑,或者搭个桥继续往前走呢?

绕过这个坑的目的,是教孩子提高处理问题时的灵活性,同时让孩子意识到,除了是与不是,黑与白,还有“灰色地带”存在的可能性。灵活性的提高靠什么,靠家长的引导,更靠孩子的自主思考。思考什么,不是怎么和妈妈斗智斗勇,而是怎么达成一致,解决当下的问题。

那么,当下的问题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孩子的选择和妈妈的选择不一致上,双方各有顾虑。把顾虑表达出来,让孩子意识到妈妈的担心,也让孩子表达坚持的原因。不妨问问孩子,你有这样的顾虑,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呢?

孩子如果不会说,父母可以试着猜测,这是共情。共情是建立良好联结的基础,孩子意识到妈妈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双方的心理距离会拉近。孩子可能不会一次就配合,没关系,练习。如果孩子配合,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沟通的前提,妈妈可以接着引导孩子继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来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吧/如何达成一致,你有好的建议/想法吗?”

当你说出这句话时,请务必让孩子能体会到你的诚意,而绝非让孩子认为你又给他挖了个坑。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思维是发散的,谁能保证大人的方法一定会比孩子有效果呢?这时候我们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尤其重要,说不定孩子会想到一个更完美的办法,不要高估自己,更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孩子在想解决办法时可能仍会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请不要直接立刻拒绝他。“嗯,你想出这个办法能解决部分问题,有一定的道理。能不能再优化下,让你的担心和我的担心都解决呢?”孩子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后,父母也要真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当思想火花进行碰撞后,双方对磨合出来的对策会心甘情愿的接受。

你看,和父母直接提出解决方案相比,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了解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是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这些“灰色地带”的问题的,孩子尝试到了不同的选择,模拟了各种选择场景,他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会更全面。另外,父母真诚的提出自己的顾虑,孩子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一个问题的出现让双方可以站在共同的角度想办法,双方形成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个共同利益体。

这体现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精髓,一个人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两个:自立;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两个:“我有能力“的意识,即价值感;“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即归属感。

在这里,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帮助他人出主意,想办法。相对于外部的评价,对自己的认可更重要,孩子的自尊值会在这一次次的沟通中稳健提高。家庭是个小社会,学校中也有很多小集体,更不用说与社会相处。以此推之,这种自我评价体系建立在充盈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之上,是客观、具体的,而不是狂妄自大的。

在这一次次的练习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摒弃高人一等的想法,真诚的和人沟通,也是给自己铺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沟通不下去的时候——《暴脾气小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