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与赋能

      今天特别想码字,而且是想了好几天了。

      赵老师是我特别敬仰的老师之一,我常说她是天生的PD。当我讲完《倾听》这一微课的时候,赵老师特意发微信跟我说,“其实聊天说者是一方,听者是一方。说者怎么说,听者怎么听,构成一个一个闭合。说者和听者的共同认知,才能形成愉快的互动。双方的不同认知,必定得不到想要回应。不是沟通出了问题,是沟通对象的认知不在一个层面上。”

      我完全认可,因为认知的不同,让两个人无法同频共振,自然也无法收听到对方的心声。但是,我们又常常需要与不在同一频道上的人打交道,甚至合作,那么,怎么办呢?

      大多数的人会更希望对方调整频率,但事实证明改变他人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那就只能调整自己的频率了——去用心看见对方、体贴对方,争取对方的理解与体谅,也许有一天,对方就会自觉地调整他的频率。当然,这里没有期待,做自己的,让对方自己决定,这也是一种尊重吧。

      说到这里,又想起前两天在讲师群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上PD家长课的时候能不能让学员感觉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很失败从而产生内疚感、负罪感?(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种尊重吗?)记得武志红出过一本书《巨婴国》,就是把孩子的问题都归因于原生家庭,但这本书上市不久却被下架了。我也听到过不少家庭教育讲师会把孩子问题都归于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从而激发这些家长学习与改变的欲望。我曾经入过一个群,讲课的某博士据说是某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全国有十万+的粉丝,有一次讲完微课,他布置了一个作业,是让家长为自己曾经错误地对待孩子而向孩子道歉、认错,似乎家长不痛哭流涕就是不知悔改。最后,我提出了不同意见,却被移出了群。

      学习从来就不是件需要特别痛苦的事,改变也是。走向自己成长的道路,每个人都会不一样。内疚与羞愧也许可能成为一些人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但毕竟这是一种让人能量最低的情绪。当人一直处于内疚与羞愧当中,他的内心无法生长出真正的力量。作为一个引导者,我们到底是要给予对方什么?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是希望通过批评、指责、羞辱、惩罚孩子,让孩子吸取教训。也许孩子也确实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孩子从此否定了自己。我们有没有勇气说,“孩子,你犯错不要紧,看看我们能从错误中学习到什么呢?”孩子也许就会学会勇敢、自信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愿意学习的家长都是有意识的家长,也是已经认识到需要改变自己的家长。如果他当下真的有内疚与负罪感该怎么办呢?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如何形成除了受人的天性、后天的养育(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大环境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区、整个社会)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就是他自己。孩子是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的成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家长教育方式。阿德勒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特别强调“自我”这个因素的重要性。当然,越是小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越大,但成就一个孩子的绝不是单单某个因素。(这也是阿德勒的整体论的主要观点。)所以,我很认同华京说的,“我会在课堂上针对这部分跟父母讲清楚,看到自己的责任,但不陷于自责,而是更进一步地审视:我可以怎么做,有效地引导孩子发展出良好的个性?”我想,孩子需要被赋能,家长同样也需要被赋能。这正是一个合格讲师需要思考以及践行的。也只有给家长赋能,你才是一个有正能量的讲师。

        从同频共振扯到赋能,推荐大家看看阿德勒的《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一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频共振与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