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不是压力,是压力和压力有害论

图片来自网络


6月6号,一条重磅消息震动了江苏商界。南京万达茂“六一”盛大开业后,总经理徐毓却跳楼自杀了。

自杀事件的背后,是地产行业的下行压力。地产业有个段子:“生不进万科,死不进恒大,生死不进碧桂园,而万达更是压力山大。”

 类似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归结原因无一不指向压力。压力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压力和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当我浏览挑选电子书时,发现了《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感觉很惊奇,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是美国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著,她是斯坦福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也是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教育家。她在我眼里,还是一个严谨求证、知错就改的学者。

多年以来,众多的心理学家、医生、科学家都在传播“压力有害论”。我们接受的信息是压力是某些疾病的罪魁祸首,从普通感冒到心脏病、抑郁症、上瘾症。媒体更是大肆渲染“压力会杀人”。

 在写这本书的五年前,凯利·麦格尼格尔同样视压力为敌人。到处提倡人们可能听过千万遍的减压建议——深呼吸,保证睡眠,管理时间。总之,尽你所能,减少压力。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改变了她的想法。

 1998年,三万美国成年人接受压力状况方面的调查,并被要求回答:你认为压力有害健康吗?八年后,研究人员收集三万人中有哪些人去世了,得出结论:杀人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加上认为压力有害的信念作的孽。

 这项科学发现让凯利·麦格尼格尔开始自我怀疑,自己可能在压力方面犯了错误。

她意识到某些信念会影响寿命,告诉人们“压力会杀死你”会带来意外的后果。于是,她开始挑战自我信念。

 她进行了成百上千项调查,与数十位科学工作者交流,甚至亲自参与压力实验。并通过身边朋友所遇到的事情,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等,得出自己的结论:压力会使你更聪明、更坚强、更成功。它帮助你学习和成长,甚至会激发你的勇气和慈悲。她重新开设了课程“压力新科学”,本书是“压力新科学”的速成班。


图片来自网络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并不是告诉我们压力是好的还是坏的,而在在你无论如何努力,改变不了压力存在的事实时,选择看压力好的一面,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压力是什么?

压力就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这个定义足够大,可以涵盖交通阻塞引起的沮丧和失去事物的痛楚。它包括感到压力时的想法、情绪、生理反应,以及你选择怎样应对压力情境。这个定义也强调了有关压力的一个重要真相:压力和意义无法分割。对不在乎的事情,你不会感到压力;不经受压力,你也无法开创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从思维模式,压力下的成长、投入、联结和人生的意义等几方面,探讨学习、工作、家庭、健康、财务和社交方面的压力,以及焦虑、抑郁、损失、心理创伤带给我们的挑战。证明压力是可以接纳、利用、拥抱的。

拥抱压力会使你面对挑战时更主动,运用压力的能量,而不是被其耗得油尽灯枯。它帮你将压力重重的窘境转变为社会交往的机会,而不是离群索居。最终,它提供新的方式,引领你在痛苦中找到意义。

关于在痛苦中找到意义,我想起了维多克.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有一位患重度抑郁的老医生告诉弗兰克:他很痛苦,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妻子死亡的伤痛。弗兰克尔问他:如果你比妻子先死,你的妻子会怎样?老人说:那她一定会痛苦万分。“所以”,弗兰克尔说:“你现在的痛苦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使你的妻子免于承受同样的痛苦。”

本书中的重点之重,我认为是思维模式的干预,30分钟的干预就能改变你的人生轨道。

书写价值观是思维干预的手段之一。短期来讲,写下个人价值观,让人感觉更有力量,有掌控感、自豪和强大。长期来讲,可以提升学业成绩,减少看医生,改善心理健康,有助于所有的事情,从减肥到戒烟,到解决酗酒问题。

发现压力的好处也是一种思维干预手段。发现压力的好处不仅能改善生理健康,还能对抗抑郁,强化关系。比如患糖尿病的十几岁的小孩子,发现好处会降低抑郁的风险,更愿意配合血糖检测和饮食控制。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子。还贷的好处是拥有一处舒心的房子;育儿的压力背后,你可以拥有更多的笑声和为人父母的体验;体检发现病情,你会更加注重健康问题,珍惜生命;失恋是为了遇见更好的;化疗后与新来的病友分享经验,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转移注意力,身体的不适会减轻。

不是所有的压力体验都能找到好处,比如说堵车,琐碎事件不是寻找成长和积极变化的地方;也不是每个创伤都有积极面,不可以强迫自己对所有的痛苦中进行积极的解说。 

当一个压力事件对你影响至深的时候,发现好处才最有力量。特别是当你面对无法掌控、改变或逃离的局面时,它尤其有帮助。

压力思维模式很强大,因为它不仅影响你怎么想,并且影响你怎么行动。与其逃避不适,不如追求意义,化压力为动力。当新思维模式形成以后,我们才会不害怕压力,直面问题,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和帮助,相信自己能搞定它, 不至于被压力“杀死”。

认为压力有益的我们更愿意:

•接受压力事件和发生的事实; 

•谋划策略处理压力源;

 •搜集信息,寻求帮助或建议; 

•采取步骤征服、消除或改变压力源;

 •以更积极的方式看待压力,更好地利用情境,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刚开始少年派视老虎为威胁,只想杀死它。后来,他在老虎和自身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共生关系,相互依靠,共达彼岸。这个情节完美地诠释了《自控力:与压力做朋友》描述的与压力相处之道。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压力始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像电影里的老虎一样,无法逃避,只有面对,迎接挑战,并在不断挑战中获得成长,激发自己的潜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当我读完这本书,书中诸多的研究成果、太多太多的经验分享故事、各种事件对应的压力转化方法,根本记不住多少。但是我明白了压力造成的某些不良后果,缘于“压力有害论”,接受了压力具有促进作用的新思维模式,它将会影响我今后的人生,受益无穷。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杀人的不是压力,是压力和压力有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