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的朋友圈可能都会有几位这样的「演员」,他们明明生活乏善可陈,却天天在朋友圈发出来源不明的炫耀内容,包括各国的名胜打卡、豪车、奢侈品、高档美食、磨皮特别厉害的自拍……
朋友圈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获得关注和肯定,甚至连某电商平台都开始售卖相关炫富素材让这些人的「演技」更加逼真。那么这种「表演」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
2.
常见的一种说法,和一个人「幼年时期的人格养成」有关。更白话一点说,和一个人的「自我」有关。
对一般人而言,不暴露自己的缺点是人之常情。但一般人不会把不属于自己的强项到处散布,因为过度吹捧,会让人格健康的人感到不舒服。简单说,比起因为不属于自己的美好而得到称赞,一般人更喜欢别人接纳的是真实的自我。那么这种喜欢制造「虚假繁荣」的人,为什么这么爱打肿脸充胖子呢?
一个人长大后的行为表现,和他幼年的人格养成息息相关。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将儿童认知的建构阶段,区分为4个层次:
§ 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时期,人通过感官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进行初步对世界的认识与探索;
§ 前运思期(2-7岁),开始有「自我中心」的倾向,能够使用简单的符号去代称具体事物;
§ 具体运思期(7-11岁),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性的思考,具有简单的推理能力,更多对于外在世界的关注、理解与互动,弱化自我中心的倾向;
§ 形式运思期(11岁之后),逐渐把握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脱离现实事物的限制,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活动。
3.
所谓成长,就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孩子从不了解社会,到慢慢认清社会的面貌,并且逐步习得在社会中与人互动的规矩。简单地说,在具体运思期,孩子才真正开始放下自我中心,通过越来越多的人际互动,培养出同理心、利他行为、换位思考等能力。
可以想见,如果一个人在这个阶段没有培养出利他的自我,他就会持续用自我中心的态度待人处事。
这里说的「自我中心」,并非自我的忠实呈现,因为这个自我的形象就是一种演出,演出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当一个人扮演过度理想化的自我,往往同时把无法接受的部分自我加以遮蔽、排斥或抛弃。
就像有些人喜欢表现出「我很勇敢」、「我什么都不怕!」的样子。他并不是真正从自我中心展现出真我,而是在扮演一个他希望被别人认同,包括被自己认同的自我。
但正由于他们实际上更在乎他人的看法,他们便以他人的目光为养分,不知不觉地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肯认,不惜以牺牲真实自我为代价,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他人眼中「勇敢做自己」的演员。
换言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他总是标榜「做自己」,成为「做自己是高尚的表现」的推销员。你先不要急着自我检讨,也不用急着羡慕对方的「勇敢」。因为他可能不是真的在做自己,他只是在表演,演一个活在他人眼中的斗士。
4.
我想起以前当上班族的一个经历,当时我还是职场小白,有幸陪负责工程项目的长官和前辈去应酬。带队的总经理常常在应酬中喝醉,而我因为阶级低,没资格喝酒,我只负责在旁边招呼大家。
有次帮总经理代驾,送他回家。当时我大胆的问总经理,他这种有头有脸的人,喝的烂醉,身体不舒服,又要奉承那些合作方,这样卖命是否值得。
总经理想了想跟我说,当他每个月拿到工资,让家里老婆、小孩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全家人都很开心,每每到那一刻,他都觉得很值得。
5.
扮演一个他人眼中的成功者,并不一定就是病态的表现。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没有发展完全的结果。
正是因为他无法自我肯定自己的存在,所以他需要通过他人肯定,来看到自己的存在。当他看到「做自己」的行为被标榜,他就想方设法表现出比别人更能做自己的样子。
以他人目光而活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竞争,所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紧张中。他们深怕输了,深怕自己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伟岸,那么受人崇拜。
「做自己」本意是好的,但当这三个字变成某些人口中的唯一真理,那就成了道德绑架的工具。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也不叫做自己了,因为一个做自己的人却在干涉别人做自己的方式,给别人生活的选择打分数。
难道尊重他人的意志,在立场不同时和对方沟通,尝试互相理解,不能理解时也懂得忍让。这些都比不上一个人做自己吗?
就像我当年遇到的总经理,他看重全家人的幸福。表面上,他善于应酬似乎不是在做自己,实际上他却比当时的我更懂「做自己」的意义。
因为当时,我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对幸福也很茫然。我大胆的问了问题,或者偶尔摆出一副我很酷的样子,但我并不是在做自己,我只是需要证明我跟别人不一样,费力去展现我有多特别。
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偶尔像是做自己的样子,实际上只是真正学习做自己的过程,
6.
如何真正做自己,同时不再继续「演」下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避免自己因为急着拿出「更好」的一面,虚构故事却导致和他人之间无法建立真实的关系——因为别人以为他们的好,都只是他们伪造出来的假象。
第一种方式:融入一个真实的团体。比如去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课程中大家都是初学者,在团体中告诉自己「我跟大家一样」,重新适应踏实的成长历程。
第二种方式:回溯童年经验。对成长阶段,因为父母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其他使我们开始夸大自己的因由重新检视,试着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处理这方面的创伤。
第三种方式:减少刺激物。配合前面两个方法,试着逐渐减少使用朋友圈,以及类似的社交工具,减缓对刺激物的依赖。
最后笔者想说,做真实的自己,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成长必经的轨迹。在这条轨道上,我们要走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然后才得以拥抱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他人,真实的关系。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前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