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法

———解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系列(上)

      每次遇到大V推荐书单,或是看到畅销书榜单。总是心痒难耐,恨不得一口吞下,来扩充学识,以期成为更好的人。美其名曰,技多不压身。但这句话真的完全正确么?

        那些日常使用的技能,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对于低频次,或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派不上用场的技能。学得越多,占用的精力就越多。并且人有遗忘机制,如果在短时间内不反复使用巩固,新掌握的技能就会慢慢遗忘。回想你高中时联系的物理题算法,和大学高等数学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所以对学习技能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里提到,对于自我中心的学习者,学习应该满足以下五个条件:①我是否需要学该技能?②我以前的经验能跟新技能关联起来么?③我学完要在哪些地方实践?④这是为了解决我目前或未来不久的什么问题?⑤学完我可以获得什么好处?当你想清楚这五个问题,依然觉得有必要学习这项技能,这时候的学习动机就比之前要强很多,也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是,倘若我没有读过这本书,又怎么知道它是否需要去读呢?这就是检视阅读法的目的,它能让你系统略读,快速了解一本书的大体内容。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你在寻找的书籍。具体分为七个步骤。

        一  先明确你的问题。一般的书籍都可以问这四个基本问题:①书的主题和关键议题是什么?②作者的想法和论点,组合后传达给读者什么信息?③这本书是部分还是全部都有道理?④这个信息能给你什么启发?带着这些基本问题去略读,会让我们更容易专注。除了上述问题,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添加自己的问题

        二 读书名和序,明确作者立场,和书的主题及类型。以前我喜欢跳过序言,觉得里面提到的内容,后面阅读时都会再次遇见,读序岂不是浪费时间?相信部分人跟我持有同样的观点,但不可否认,正是因此,序在略读时更需要认真去读,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书本的大概内容。

        三 读目录。很多目录就是作者的写作框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理清目录层次关系,这对书本结构框架的掌握大有益处。

        四 读索引。索引除了能检验、修正之前得到的结论和结构图,还能补充一些重要词汇,高频词汇。这些词汇帮助你在下面的步骤更好的分析书籍。

        五 读书衣。新书上的书衣就是出版社对作者和书籍主题的最好归纳。

        六 读与主题相关的篇章。上面都是通过一些细小部分去掌握书的主题,这一步就直接体验书籍的精髓部分。

        七 读后记。很多作者在最后两三页或者最后一章,喜欢来一个总结回顾,这部分在略读中,和序同等重要,需要认真读。



        以上就是对一本书籍系统略读的方法。做完这七个步骤,你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粗浅阅读了。粗浅阅读,即一口气通读全书,遇见不懂地方,也不要停下考究。粗浅阅读过后,你至少掌握书本60%的信息,注意是书本的信息哦。如果想要深层次理解书籍,就需要运用更复杂的"分析阅读法"去精读。对于不是十分重要,或者无需精读的书籍,检视阅读法获取的信息已经足够了。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资讯这么发达,我随便找一些书评看看不就够了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很私人的事情,只有自己思考体验过后,才知道合不合适。而且对新书籍来说,刚出版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太多值得参考的书评。所以,检视阅读法,你要尝试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检视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