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的心

印度的宗教哲学基础,还是更倾向于一元论,即宇宙是一个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尽管层层包裹,却又层层融合,只有在这样鲜明的一元本体论倾向中,才会发展出,通过精神修炼获取解脱的无数路径,精神寻求依止,如同瀚海泛舟,强烈地渴望脱离飘摇抵达彼岸。

只有在这样鲜明的一元本体论倾向中,才会极早的发展出深邃成熟的类认识论学说,尽管认识过程会有强烈的意识活动凸显出来,尽管感官会与所观之物分离开来,但是意识仍然能从自身的活动中止息,这是绝对精妙的地方。

止息与运转,轮回与解脱,是从物质到精神,从实在到象征的极好范例。

感官体验是会跟随意识状态变化而变化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心识的速度,今天的意识都几乎是失速状态。好比一个人坐在高速行驶的汽车里,看近景的事物几乎都是连续而模糊的,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心速过快,我们透过感官看到的事物也会是模糊的,但是我们不会觉察到这一点,反而越快越连续,我们觉得越好越真实,好比电影院中放映电影的帧率,好比手机屏幕的刷新率。

我们感受世界的底层真实帧率,实际上更接近于我们心识的速度。

不仅“世界是一合相”,所有我们所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一合相,一旦将经验中熟悉的事物解构,我们情感上会变得十分难以接受,解构破坏了固有的认识,感官体验与认识的一致性,破坏了对“相”即有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从西方而来的、在此思想上带出的观察方式,会让人痛苦不适,经由解构,我们可以撕裂,但是无法愈合。

感官所体验到的不过是一帧帧的残影,体验到的同时,所观之物已经失去了其即时的状态。心灵留下的印记不过是残影燃烧过后的灰烬。

就好比感受器官是传感器,大脑是中央处理器,面对的是全息宇宙中的物质状态与信息,而传感器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量,处理器也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量,处理信息需要时间,时间的介入意味着处理器的速度永远滞后于现实,而且意识从文化和教育中习得判断,还会影响处理器本身的运作。

在面对现实的态度里,出现了两种明显对立的方式,一种是对现实保持直观,止步于感性认识,另一种是不断深入事物存在的不同层次,尽可能运用理性。这一点上,用绘画来举例会恰当不过,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力求在光影与透视、细节与色彩上还原真实,而国画只追求整体意境表达,单一的墨色、散点透视,点到为止的物体细节描绘。这和个体如何理解真实是无法分开的。对于什么是真实,则是不同文化传统、教育传统、知识系统,不确定性所引发一连串事件导致社会演进朝向不同后,对个体认识塑造的综合产物。真实不过是一个被层层包裹的泡泡,观察泡泡我们可以用肉眼,可以用摄影机,可以用照相机,可以把泡泡戳破分析液体成分,但那就是所谓的真实吗?有的不过是个体经验中,一种完整的自洽感。用以观察的工具,是一道道分析加工的滤镜。

物质身体是一重滤镜,感官能力是一重滤镜,意识状态是一重滤镜,灌入的知识构成又是一重滤镜,此外还不包括外部环境和情感因素。因此很难说有任何两个人,在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上能处于相近状态,被包裹在泡泡和滤镜之中,真实仍然遥不可及。

在这两种态度的背后,是一个人如何给予他的认识以正确的位置。

在追求感官体验上,人们被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洪流推动向前,一直在借助人造制品视图扩充感官边界,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对应的所有消费物品,都在试图把人带入更高的真实层次和快感体验中,人们会为了追求这些体验而进入某种近乎集体的无意识癫狂状态,能够想见的是,在感官状态中不断渴望峰值体验,势必会迎来极限且趋近同一,那时,人会发明出用以体验极极乐的手段,并贩售给彼此,然后终日沉浸在无法戒断的瘾症当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