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遐想

曾有人这样形容沉默:沉默,恰如中国画中的留白。我当时便被这传神的比喻所震撼,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的确,在人际交流中,一方开始沉默,未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对方便如同欣赏国画之留白般,不自主用尽想象,意图补全那点未尽之意。

对于这时关于沉默的解读,通常就会根据各自立场,内心产生不同解说。

一:沉默=默认or委婉拒绝

这种解读一般会在双方有需求交流的时候。例如,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请求,如果这时被求助者保持了沉默。求助方很有可能会认为对方已经默认了自己的请求,而被求助方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在委婉拒绝了这种请求。或者双方内心解读刚好相反,求助方认为自己被委婉拒绝了,而被求助方实际是默认了对方的请求。

二:沉默=宽容or无视(指责)

这种一般会在争执的情况下出现。例如夫妻不和,一方不停指责,另一方保持沉默。就旁人眼光来看,这样似乎指责的人太无理取闹,可是事实只有当事双方才明白。也许沉默一方觉得,我已经不再指责你的错误,已经对你表示了宽容,为什么你还一直说个不停呢?指责一方会将对方的沉默解读为无声的指责,内心无比委屈,我做错了什么,你凭什么对我不理不睬,视我于无物。

三:沉默=不知道如何表述

最后一种一般是内心混乱,或者是收到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生时代。听课时,老师突然点名让回答一个问题,情绪混乱,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于是保持沉默。而极大的震撼体现在,大灾,大难,大爱,大美,大悲等可以归之于另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

对于沉默的可能性,只是简单列举比较常见的三种。对于我们日常交流中,双方习惯站在自立场,凭借自己经验,以自己眼见,解读自己或对方的沉默,并臆测对方应该与自己保持一致。但是事实真是如此么?未将自己的心中所想进行沟通印证,那么很有可能会有误会,造成结果好坏也就不得而知了。

如何善用沉默,如何体察对方的沉默情绪,这也是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学习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