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2(上),第十二篇《鹊巢》国风召南有感

读书笔记12,第十二篇《鹊巢》国风召南有感

文/徐志海

国风·召南·鹊巢

先秦:佚名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诗意,

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这人要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注释

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居:侵占。

归:嫁。

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同“迓”,迎接。

方:并,比,此指占居。

将(jiāng):送。

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这是百度的解释,今人看来很清楚也很好理解。

读此诗能让人立马想起一个名词即“鸠占鹊巢”。

这个成语就是此诗的浓缩版本,可是却渗透了三种意思,即:鹊喻新郎,鸠喻新娘,诗人代新郎言说或新娘家人在唱赞歌之意;鹊喻弃妇,鸠喻新妇,这是一首弃妇诗之意;鹊、鸠并无明确所指,只是自然界的两种鸟,且此诗的叙述者是与婚礼无关的他者之说。

但是根据此诗的“百两御之,百两将之,百两成之”这个“百两”场面中可以看出,要出嫁的姑娘不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子,一定是官宦家庭、富裕之家。

因为是“百两列队迎亲”,虽然没有像《桃夭》那篇那样美美的、芬芳惊艳的介绍一番女孩的美丽动人之姿,但是从排场程度能够看出此女子身份的高贵以及男主多么喜欢她的样子,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你看女主的尊容是不是显现出来了呢?从而也从侧面显示出了该女子的新夫家之显赫家境程度。

从此处分析理解此诗更接近“鹊喻弃妇,鸠喻新妇”。按这个意思推敲不难理解,这是一首深切沉痛的弃妇诗。弃妇的丈夫遗弃了同他一起艰苦经营,创立家室的结发妻子,却用百辆盛车的热闹场面迎娶新妇,致使新妇占了旧妇之位,恰如”鸠占鹊巢“一般。弃妇心生嫉恨,因作此诗,以责备丈夫另娶新妇,新妇占据其家。旧妇好似在说:我辛辛苦苦终于经营了一个家,现 在丈夫却将我抛弃,用盛大的车队去接新人了,而有个新妇要霸占我的家了。表达了一个为家操劳,却遭丈夫遗弃的妇女内心无比哀怨的心情。

这位妇女的遭遇在当时情景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首诗就是古代毫无话语权的妇女对喜新厌旧的丈夫的指责和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奈叙述。这实际上也是对男权社会里痴心女子负心汉婚姻现象的一种沉痛控诉,获得了强烈的社会意义。诗以鸠侵占鹊巢比喻新夫人夺去原配夫人的宫室。就好比是召南的一个国君废了原配夫人,另娶一个新夫人,作者写这首诗叙其事,有讽刺的意味。

我假设召南有一个国君和他的两个夫人争宠宫斗的故事开始了。在两位夫人不断宫斗争宠中,没有寻常人家的《错点鸳鸯》谱里的故事。如果能按照席绢的故事情节发展说不定还能把生活表演成《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样子,否则就是宫斗的内容和着诡瑰的《玫瑰门》的故事合集重演。

如果把此诗理解成“男女双方家人唱赞歌”之意,那么男女主角的故事一定会发展成钱缪钱王“陌上花开,缓缓归来”盼等归妻的佳话。

所以说鸠和鹊放在古代是不同身份的,也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你看鸠和鹊怎么可能结婚呢?两只不同的鸟,怎么可以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通婚呢?放在遥远的古代是受礼教大防有重重阻碍的,所以放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是可以的。像狼爱上了羊,并不荒唐它们说有爱就有方向;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它们穿破世俗的城墙,狼爱上羊啊爱得疯狂它们相互搀扶去远方;狼说亲爱的谢谢你为我疗伤不管未来有多少的风雨,我都为你去扛!羊说不要客气谁让我爱上了你!像老鼠爱上了大米。等等像现在传说中的金婚,银婚之爱情的。

这正是说明了虽然门不当户不对,照样可以穿越世俗这所城墙。你说,是吗?我的看官们。

好了,我的诗意讲完了。最后以一首七绝结束我对此诗的理解。

鸠占鹊岸虽为恨,陌上花开羡缓恩。

错点鸳鸯成美谱,陈年旧事玮瑰门!

2018年12月12日半夜

附注:《错点鸳鸯》是台湾作家席绢写的。

《玫瑰门》是铁凝的作品,很值得一看的好作品。如果你不看,是你的思想受到了局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12(上),第十二篇《鹊巢》国风召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