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成为当下的你 -

0,个人介绍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首先谢谢咱们工会促成咱们菏泽联通EAP服务站的建立,又促成此次微课的开展,我是网络维护中心的吕秀娟,是咱们菏泽的EAP专员。负责咱们菏泽的EAP培训。

头一次在这么多领导面前讲话,有点紧张,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大家给我指出来。

放文档,

我现在是集团疫情期间员工心理关爱热线中一名热线专员,

发一下图片

也在咱们公司开展两场缓解压力的讲座,去年11月份,放图片

也代表咱们省公司去定陶参加扶贫,放链接

那什么是EAP 呢?EAP,又称员工心理援助工程和全员心理管理技术。是企业为职工设立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和扶持项目。 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和咨询,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属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这是一种福利。

今天的微课我们主要是讲关于个性的形成这块,而无关你的地位,事业或其他

主要分以下几部分

1,为什么要接触心理学?

2,人生行李箱

3,对关系的影响

4,回顾整理

在开始之前,建议大家准备几张白纸,能写就可以。

1,为什么要接触心理学?

因为越明白越心安,很多人觉得心理学,心理咨询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那是专家跟有心理问题的人的事,一旦去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有毛病,或者只有在痛苦不已的时候,才会想起心理学,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接触,学习一点心理学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大帮助,它是为任何关心自己身心健康,身心发展的人准备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作用机制,减轻恐惧和担忧,坦然面对困难与挫折,使内心变得强大,也有助于搞好家庭教育,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从觉察前到觉察后,犹如黑暗的房间里,有人打开了灯,只要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的模式,就能改变

我知道咱们公司还有不少的高手,我算是抛砖引玉,各位高手也一起出来讨论。

2,人生行李箱

一说行李箱,引入脑海的就是旅行的时候带的箱子,到目的地就放下了,而人生行李箱,是从一出生就带着,甚至在是受精卵的时候,就在往里面装东西,直到我们死去。

那行李箱里面会装什么呢?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问大家另外一个问题。

大家觉得自己个性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先天遗传?后天养育?其实都有,但不是决定作用。

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从出生起,就开始做着的潜意识的决定,这是我们的核心信念,也叫私人逻辑,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个性。下面这个公式解释了这一点。

遗传(先天)+环境(后天)+潜意识的决定(创造性的解释)

=个性

遗传包括基因,天生的气质。

环境包括出生之后面对的家庭的特点:父母,他们的价值观,养育风格,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兄弟姐妹以及出生排行。

在我们与所处的世界和人互动中,在寻求归属感和独特性的过程中,我们对自己是谁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解释,潜意识的决定,当然我们意识不到这个过程,一切都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这些早期的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也就是私人逻辑,每个人都不一样。塑造我们性格的,正是你对于那些事件和环境所作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并不是发生的事情,这些童年时期形成的信念有的可能已经引领你取得了成功,有的可能给你造成了问题。

比如同样被别人欺负,有的人可能从此变得唯唯诺诺,取悦他人。而有的人从此变得强悍,捍卫自己。所不同的就是被欺负以后坐下的决定。

但是也有的朋友会问,从出生开始?童年时期?那么大的小屁孩懂啥呀,这也是很多人常常犯的错误认识之一。关于童年时期的重要性,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就像盖房子,0-3岁时期就像是打地基,是一个人的人生底色,比如有人被寄养或送人,他有可能一生都被抛弃的感觉所缠绕。3-6岁就像是砌墙,你盖的是稳固的砖墙还是茅草屋是这个时期决定的,6岁以后,就是在装修了,贴个画,拉个窗帘之类,当然也有观点说是7岁,也就是说,你的人生蓝图是在7岁之前画下的。从这个角度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有道理的。

有些人可能觉得是危言耸听,不信的,我是成年人,是有理智的,怎么可能会重复7岁以前的行为呢?

大家有没有经常听过这样一个段子:我家那位就是长不大的孩子,自从我有了女儿,就儿女双全啦。

他怎么发脾气做事像孩子一样,不管不顾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特别是在有压力的时候,这个小孩就会跳出来帮助你。这就是内在小孩,就像在开车兜风,掌握方向盘的却是7岁之前的孩子。

即便这样说,可能还有人心存疑虑,接下来各位同事思考以下问题,并且拿出你提前准备好的白纸,写下你的答案。

当我说父母的时候,是指为孩童的你提供主要看护的成年人。大家也可以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1,你的父母接纳你吗?他们娇纵你吗?他们为激励你而采用身体惩罚或情感虐待吗?比如责骂,羞辱,他们偏心吗?为了避免这些你做了怎样的决定?

这对你养育孩子和与他人相处有什么影响?

2,你童年时期的家庭氛围是怎样的?愉快而幸福的?阴郁而争吵不断的?井然有序还是杂乱无章?恐怖的还是安全的?温暖还是冷漠?你当时是决定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现在还这样吗?

这对你养育孩子和他人相处有什么影响?

3,在所有家庭中都有父母双方来说都很重要的事和话题,我们称之为家庭价值观

“工作第一,玩乐第二”,“要考虑别人,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

父母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成千上万次的影响着你与他人的互动,你可能会接受他们的态度,也可能不接受。你的决定就变成了你潜意识中,指导你人生的“应该,不应该”

你父母常常说的应该或不应该是什么?这对你现在的生活有影响吗?

4,你的父母是什么个性的人,想出三个形容词,他们的关系如何?他们是相互合作还是相互竞争?他们会不会冷战?

这些对你的择偶和处理你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什么影响?

5,你有兄弟姐妹吗?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用三个形容词来形容他们每个人,拿会是什么?你排行第几?你是怎样在家里获得归属感,如何保有独特性的?

这些怎样影响了你现在的生活?

这五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写好了吗?

如果有同事愿意分享可以分享一下,如果不愿意就不用发,如果愿意并且信任,也可以单独跟我聊

我先拿我自己举例吧,我父母常用的方式就是责骂和羞辱,没有接纳,所以我从小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同时为了不犯错不挨骂,便懂事,听话,但是尽量干出错少的活。在晓得时候,这还不算大事,但是长大以后,这样的决定便影响了很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那我在育儿的时候就不想让我孩子重复我的感受,于是我走向了跟我父母相反的一面,很宽容,但是,在某一刻,孩子的表现不如意的时候,便不自觉的采用跟父母同样的办法。不知道有没有同事跟我一样?所以,为了疗愈自己,也为了更好的爱孩子,我开始了漫漫的疗愈之路。

我父母常常说的话其中一句是“要节省花钱”,所以,我从小就不浪费,从不乱花钱。可听话了,可是长大以后,任何潜在的乱花钱的行为都被我扼杀在摇篮里,不买衣服,不会打扮,同样我把自己的需求也省了,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我不能自主的满足自己,却期待他人来满足我。如果别人有能力并且愿意的话,他会满足你。如果对方没有能力满足,他会嫌你事多。

大家看看这些答案,对自己个性的形成有没有理解一点呢?

为什么小时候的这些信念会影响至今呢?给大家讲个故事。一头小象被绳子拴住,它拼命挣扎也无法挣脱,几经反复,终于放弃。任命了,若干年后,它长成一头强壮的大象,力气虽足以挣脱绳索,但它已没有了这种冲动,依旧被那根细绳所束缚,因为它从小就相信:自己是无法挣脱的。

所以我们拥有成年人的身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行事,运用的却是童年时期的信念,这些结论和旧信息,这些都是我们行走在人生旅途的行李。这些行李都会随着我们走到任何地方,各种关系,比如婚姻,亲子,自我,等等,这里有个行李箱,大家可以填一下试试看,填完以后,不要评判自己哦,请带着好奇与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发行李箱的图片)

大家结束以后填就行。

3,对关系的影响

阿德勒说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如果在一个团体里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便会心生烦恼。如果我们带着那些行李与他们相处,会对我们的关系有什么影响?

第一,亲子关系

父母如果没有觉察,很容易把自己小时候的恐惧,期待,未完成的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来满足自己,比如,有的妈妈因为自己吃过学历不高的亏,所以拼命的想让孩子学习好。比如有的父母因为喜欢某个兴趣,自己小时因为父母不给报名,导致一生的遗憾,那么也有可能会给孩子提供最大的物质保证,让孩子发展,如果孩子发展不如意,便心理失衡。觉得付出多,而收获少。导致会严格要求孩子,高要求,高标准。

再比如如果你小时候是被忽视的,被羞辱长大,那么你可能也会这样对待你的孩子,或者走向反面去溺爱孩子。你小时候很懂事的话,往往也会要求孩子懂事,事实上,懂事,是一个藏着很多压抑,很多悲伤的词,因为一个孩子要很会观察父母,满足父母的需求才能得到夸奖和认同,那么他自己的需求就被压抑和忽略了。

所以,孩子的问题,其实往往是父母的恐惧开出的花。(图片)

所以,吉利根博士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自然是公平的,所有你不愿意疗愈的都会传给你的孩子()图片

所以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看见自己,疗愈自己,给孩子稳定的成长环境,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去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信念,而不仅仅关注行为本身

虽然大部分情况下,即便我们给了孩子很好的环境,但是我们仍不确定孩子会做什么样的决定,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更有可能帮助孩子做出更健康决定的事情

通过鼓励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力求完美或取悦他人

第二,亲密关系

当我们带着我们的行李和另一半结婚的时候,另一半也带着他的行李,两个人的行李必定不同,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往往会找跟自己互补的人,比如,你很强势,很有主见,很紧绷,你可能会找一个相对软弱一点,听话一点,随和一些的,刚开始的时候关系特别好,也就是蜜月期,你看你有这个,我没有,我有这个,你没有。咱俩正好互补,天生一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回归自己的价值观,我有这个,你怎么能没有呢?你要跟我一样。争吵就来了,况且,行李箱里面的东西多着呢,每一样不同也许都会发生争吵。

那怎么办,很多人说,要找三观一致的,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三观完全一样的人,也就是没有行李箱完全一样的,即便是亲兄弟,孪生,也不一样,他们的出生顺序不同。

所以,在亲密关系里,看到差异,尊重差异,理性的看待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看到差异背后的需求,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抛弃受害者心态,对自己的需求,期待和感受负责,做到这些,就能二见钟情啦,婚姻重现活力。

第三,自我关系

事实上,一个幸福与否,状态如何,取决于自我关系,自我关系,就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你接纳自己吗?喜欢自己吗?知道自己真实的样子,如果没有人爱,你能独处吗?你会取悦自己吗?

人人都说要活出自己,可是你知道自己真实的样子是怎样的吗?是自卑的还是雷厉风行的?是笨的还是一定要追求完美的?

大家看一下这个图,这条线代表你的人生,你再出生时处于X点,跟其他人一样,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被批评以后,认定自己不够好,没有人喜欢自己不够好,将这种处境看做位于负方向上的一点,有的人称为抑郁或低自尊状态。没有人愿意呆在这里。所以,出于本性,我们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努力对你认为自己存在缺点做出弥补,走向优越,也叫过度补偿。

比如有人不想要自卑,而努力变得的坚强,聪明,好学,帮助别人,这些品质本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避免自卑的必要条件时,不得不,只能这样,自己才算是好的,的时候,就会成为问题。大家看到没有,无论身处这条线的那一端你都距离做真实的自己很远。越是过度补偿就越远。

回忆一次你感受悲伤,失望,伤心或尴尬的时刻,也就是自尊受损的时候,把她写下来,包括你当时什么年龄,发生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以及你对自己做了什么决定,这是你处于负方向上的一点,你是否相处当时是如何努力过度补偿并且做到足够好,你尝试了哪几种?写下来,这是你处于正方向的一点,当时你采取的这些行为时,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什么看法,都写下来。你能到达X点吗?如果你只是做你自己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必证明任何事情,会怎样?你会有什么想法,感受,和行为?记录下来。

有人说自己总是悲伤或自卑,有人深受焦虑,担心的困扰,就是在正负方向上跳来跳去,把自己逼疯了。

那怎办?接纳,能帮助我们开始越过自己被卡主的地方,并作出持久的改变。你不需要做特别的事情证明自己,你也是好的,值得被爱的。 

说到这里,就想起来关于我们自己的孩子,你有没有经常告诉孩子,成绩好才能得到表扬,表现好才能得到爱,听话才能被爱呢?那么你是接纳孩子的吗?当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会怎么看自己?疫情结束后,那么多不想上学,跳楼的孩子,为什么,有很多就是害怕,担心,恐惧父母和老师怎么看,不敢承受这个后果。事实上,无条件的爱,我爱你,不因为你考得好,表现好,而是你是我生的。

外在现实世界其实是心理现实世界的外显,如果你内在世界冲突不断,外在世界也会冲突不断。不知道同事们,会不会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一边想要去做一件事,一边还总是找理由不去。一边想要去做,一边给自己三百大板,各种比较。

那怎办?成长和疗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疗愈,让内在孩子长大,让他从司机坐回乘客的位置,看见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给自己点亮心灯,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让自己手忙脚乱。

这个过程很难,可以说是痛苦难当,因为不再去轻易的指责别人而是收回来看自己。但是,一旦走过,一定是柳暗花明。

4,回顾总结

我们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所有内容,

1,学习心理学,可以让我们不再一条道走到黑,给黑暗的房间打开灯,只要你看见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的模式,你就能改变

2,了解自己的人生行李箱,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在不断的装进拿出,看看里面是什么,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不用自己的担心恐惧去养育孩子,给孩子带上一圈又一圈的紧箍咒,而是敞开,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通过一件件小事,影响孩子往自己的行李箱里多装一些积极健康的东西。

在亲密关系里,看到差异,尊重差异,看到差异背后的需求,抛弃受害者心态,对自己的需求,期待和感受负责

觉察,接纳和疗愈,让内在孩子长大,让他从司机坐回乘客的位置,看见自己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给自己点亮心灯,看见真实的自己。

对于其他人际关系,其实同样适用。当我们能用心的去体会对方行为背后的出发点,意图,信念,动机的时候,你就看见了他,你们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近。

那接下来留半个小时的答疑时间,如果有问题,并且愿意的话可以发群里,咱们共同讨论,也欢迎高手一起来讨论

如果你觉得不方便,也欢迎跟我私聊,不管是育儿还是其他,关于接下来下次课的时间和方式,需要和工会商量。疫情过去以后,咱们就可以转战线下,在会议室见面聊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如何成为当下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