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利己主义

我再问:好女人呢?

她仔细想了很久:家庭幸福、事业小成、温柔贤淑、美貌得体、上个得厅堂下得、孩子乖巧……

我打住她:这其中哪一条不需要女人付出全副心思百般努力?

                                                                                                             ——来自《美女都是狠角色》


摩纳哥王妃  海报

这几句话,在我步入婚姻的日子里,体验日益深刻。

任你多少能干,扛起大旗大声宣扬自己新时代女性,要求与男性同等的待遇,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阻碍。

怎料自己的枕边人并不是一个新女性的关注者,甚至是老古董的婚恋观有可能贯穿他这一生。

可我也是跟你一样工作生活两头忙碌的人啊!

很快又发现,对方也在用同样传统的观念塑造自己,希望自己可以事业有成,在外拥有一片可为家人遮风挡雨的蓝天,并给妻儿更加富足自由的生活。

事实上,他确实在辛苦地努力着。

我知道,这是我们三观不一致的表现之一。而这在互相磨合的婚姻关系中可能是必然的起点,至于是不是终点,不清楚。但清楚,我们都会为了那个共同的一致的幸福观而前进。

不能再用宣讲的方式去试图说服对方,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影响他。当然,也不是为了对他有所影响才去做。我的出发点首先是利己的,然后利他。

于是,家庭事物中,我们所做所想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不计较多与少,但求互相理解和包容。

两性关系毕竟不是韩非子所提倡的利益关系,而要做到孔子所谓的平等似乎在现实状况下也步履维艰。

好吧,能力范围内,我尽管做到最好,然后让你知道,我可以的,你也行。


意识到我所受得累其实可以一石二鸟,源自我的大学同学。

她是一个极为内省的人,学生时代还是个常跑签售场子的青年作家,现在是一位自主创业的瑜伽师。

从没想过,她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直到她在空间里频繁地表达自己对婚姻对新的家庭关系的失望,甚至绝望。

那时候她刚生完孩子,已停止写作,在他处做瑜伽老师。

她深爱的写作没有持续下去,瑜伽却成了她的工作和生活,直至如今成了一份事业,我猜,可能瑜伽这件事本身确实对她的身心灵起到了比文字更有效的作用,而当时婚姻生活中的她确实需要被疗愈。

昨天又偶尔看到她发在空间里的说说,她的断食瑜伽非常受欢迎,配图是她和学员的合影,依然一身素雅的民族风长袍,怀抱已经上幼儿园的女儿,一脸的珠圆玉润,眉目清宁,嘴角含笑。

创业伊始,她的另一半全力支持并参与了全程,现在他们一起经营着共同的事业。不用问,此时的她状态已经好过上大学那会儿不止一点。

她依然很有才情,现在更多了把握金钱的能力,征服家人的影响力,把控琐碎生活的实力,还有对人生不如意的包容情怀。

想想,求同存异地去经营婚姻或许会让身体上的劳累变得没那么需要计较了吧。如此,也便脱离了对所谓付出多少的精打细算,给了彼此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也不见得是坏事。

婚姻里,我们就是摆渡的人,由此岸顺利度到彼岸,需要磨合与修炼,而修炼自己比试图改变对方更有好处的是,不仅仅可以提升自己,让自己安全走向新的关系,还能潜移默化地征服对方,告诉他,我是一个已经成长了的妻子和母亲,你也可以。


《摩纳哥王妃》中的女主角曾是个因为特殊身份和生活环境不能自由追逐理想的妻子,因而变得浮躁易怒,甚至时常不顾大局。

当国家陷入危机,她依然试图让心系国家的丈夫向她的梦想妥协。因此,两人关系陷入僵局。

看到十分努力却不知出路的对方日日愁绪满怀,她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应该与老公齐心协力的王的妻子,而不是一个拿到奥斯卡大奖的影后,她决定运用自己的表演天赋去帮助老公挽救大局。

电影被定位为一个普通人上位的励志片,但我觉得它其实也是一个有关普通女人自我成长的故事。

奥斯卡影后也好,王妃也罢,都是她身上的光环,但最终促使她决定改善夫妻关系的并不是她身上的光环,而是他妻子和母亲的身份。

电影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王妃走过睡房,凝视他们全家福的情节,那眼神里除了一个女人得不到关爱的怨,还有“我是个妻子,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觉醒。

最终她用自己特有的坚定自信和魅力征服了戴高乐,帮助丈夫取得了更加稳固的地位,并顺利摆渡了摇摆的婚姻。

而此时的她,精彩得犹如获得奥斯卡殊荣时一样的光彩照人,甚至更加耀眼。

好的女人,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质,也能让对方更加优质的人。

这样的人最终影响的不只是他人,还有枕边人。

如若不然,不是你没让自己成长,就是你成长的还不够。

或者,你已足够优秀,对方却是个瞎子或心盲。

那样的话,就不是这些文字可以说明得了的大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里的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