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一文373#日更千字文23】马明洋|闲谈之思

今天和同为教师的一些朋友进行交谈的时候,谈到这样一个话题,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我的朋友,他是这样和我说的——刚开始啊,我也不想吵孩子,怼孩子,打孩子的。但是,后来我发现,吵孩子,怼孩子,打孩子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记得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我带着满满的爱心去的,结果……第二天,我带着爱心去的,结果……到了第三天,我带着“戒尺”去的,只是吓唬孩子,没有真打,结果孩子们比之前好了许多……再后来,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戒尺”有了用武之地,开始在桌子上、黑板上发出警告的声音……到现在,已经开始听不到声音了,只听到……

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也回想我自己——我当时也是抱着满腔热血,带着满满的爱去面对孩子。当然,结果也是伤痕累累的回去。同样,第二天我还是傻傻地带着满腔热血和爱心而去,结果还是体无完肤……最开始的日子里,我就这样挣扎着,探索着。庆幸的是,我忍住了,没有动手打过孩子。可能是因为我心里坚守着教育的底线,也可能是因为我害怕法律吧,或许是我不舍得吧……

当时,我认为是我笨、没经验、没专业等问题造成我这个菜鸟不会教才让孩子欺负。于是,我就开始了自我反思和探索。当然在这里,不是进行自我的一些夸赞。

想到这之后,我又想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这些青年老师失去了激情和满满的爱呢!

具体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每一个教师也有自己独特的原因。但这样的思考,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如果让一位教师觉得他每一天都是新的,那么他就会充满激情的度过每一天。”

那如何做呢?

一是用心发现教育中的一些现象

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教育中也不是缺少教育研究的内容,而是缺少用心观察。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课堂就是一些细节构成的。同样的原理,那教育是不是也是由一些细节而构成的呢?而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可以是教育研究中的对象。

同时,世界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在教室里,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正是因为教育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所以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持之以恒、用心观察和研究探索。例如:当你观察到孩子小手举下又放弃,这就是一个教育现象,是可以作为教育研究的内容,可以探究孩子举起又放下的原因,也可以研究如何让孩子真真正正地举起他的小手,当然两者结合更好。

二是多阅读多思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书籍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近学习了余文森教授“居家学习”这文章,我认为光是广泛的阅读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阅读获得都是他人的知识,只有思考获得的才是我们自己的知识。杜威也为此特别强调——所谓的学习就是学会思考,而思考的水平、品质、能力决定了学习的质量。没有学会思考就没有真正地学会学习。我思故我在,当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那才能会彰显自己的真实存在,才能会逐步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一文373#日更千字文23】马明洋|闲谈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