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郁症》:抑郁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抑郁症患者成功自救的故事,对比其他专业书籍,这本书更加感性,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和抑郁症抗争多年的心路历程,他告诉我们:即便是痛苦的人生也可以在痛苦中找到活着的意义。@鸵鸟说话

01丨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段灰暗的时光,抑郁者的那段时间更是难熬至极,这都与他们的人格因素有关

《走出抑郁症》的作者王宇,现在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如果不是他自己诉说,也许没人会想到,他曾经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本书的第一部分就讲述了作者与抑郁抗争的很长一段日子,那些毫无色彩的时光,痛苦而绝望,但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忍和成熟。

从高中时代开始,他就陷入了抑郁状态不能自拔。经历了自我挣扎、自我怀疑、自伤和自杀行为以及在绝望中到北京求医的多个历程。最终药物没有带给自己根本的改变,却给了他另一条路,他开始了自我探索,开始跑步、结束自我封闭的状态、主动联系朋友、为自己做行为训练。终于,他逐渐地走出了抑郁的泥淖,接受现实并开始学会快乐,享受生活,最终战胜了抑郁症。

这部分的内容更像是一部自传微小说,朴实无华的文字,将一个绝望无助的高中大男孩,从抑郁的漩涡中拯救出来。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都是作者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时间里留下的内心痕迹。产生抑郁症的真正的内因、或者说本质因素是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国内精神分析专家曾奇峰认为:从深层心理学上说,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结构中,有一个严厉的惩罚者,这个惩罚者会时时监控他或者她的言行,一旦出现哪怕一点点过错或者失误,这个惩罚者就会以极其严厉的方式实施制裁和谴责。抑郁症患者的自责自罪、自我价值感低下、活力降低,都来自这样的自我攻击。

《走出抑郁症》的作者就是如此,比如他向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遭到了对方的冷漠对待,他本可以重振精神,继续追求。或是真的无法打动对方,让那些好感留在心里,就做普通同学就好,但他内在的惩罚者一直在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无疑为他的抑郁提供了人格基础。

02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但心理因素确实最为关键的

抑郁症所带来的严重 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抑郁者有自杀的危险;其次,患上抑郁症会很大程度地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关系、生活质量,把本来美好的生活变成痛苦的旅程,所以对抑郁症的积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走出抑郁症》的第二部分,作者主要讲述了抑郁者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以及自己对抑郁症进行初步治疗的过程,由浅入深过渡到更为专业的内容上。因为在服药一小段时间后,自己并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他摒弃了药物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可以使用的方法走路时的放松术、冥想放松术、呼吸放松法、顺其自然法,以及大名鼎鼎的情绪ABC理论。

关于ABC理论,在书中有很详细的介绍,通俗里理解就是: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怎么想是你的事儿。深陷负面情绪时,随之会产生很多负向思维,反过来影响情绪,让自己更加抑郁。所以调整自己的认知,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尤为重要,认知-行为疗法也是从情绪的ABC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到目前被证明对抑郁症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不过在我看来,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上只谈到了心理治疗,还是略有片面。药物在中重度抑郁症上的使用还是必不可少的,而作者之所以放弃药物治疗,是由于药物“没有起效”。但抑郁症药物治疗需要有一个过程,达到治疗浓度之后才能缓解,所以急不得,也千万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心理治疗上,遵医嘱才是最重要的。当然,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没有大谈特谈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遵守心理咨询伦理的,不过还是要再强调一遍,遵医嘱才是最重要的。

03丨想要根本上摆脱抑郁症,就要直面那些自身的问题,能救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走出抑郁症》的第三至第六部分,用大量篇幅去描述了那些影响我们情绪的深层因素,核心思想就是消灭那些深藏内心的“完美主义”想法。

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正是因为人有理想和目标,所以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和延续。

乔布斯就是典型的追求完美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如果你使用过苹果公司的产品就会有感觉。所以他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苹果帝国,但也因为对自己过于苛刻,他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过早地倒下了。

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最早将人格结构归纳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那个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那些所有邪恶的、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想法,都是本我产生的。而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注重社会规则、伦理法律,用来限制和打压本我产生的那些不符合社会纲纪的想法。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博弈之后,就是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自我了。

如果一个人超我过于强大,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自己无休止的打压、不满意、指责等等,这种长期向内的压抑,就是一种自我攻击。长此以往,就一定会引发负面情绪,甚至产生严重抑郁。所以后面这四部分内容,作者集中去描述了跟 “完美主义”相关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关系问题,譬如人际关系、工作问题等等,具体到了一些细小的不合理信念。

在我看来,这些内容归根结底,还是要和情绪ABC理论建立起联系,因为超我的强大,引发一系列不合理的信念和对自己的严苛要求,这和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遥相呼应。而那些内心中的不合理信念,仍是要自己去解决。

作者也谈到了抑郁者的逃避心理,在实际案例中确实有“因病获益”情况的存在,由于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就会获得他人的关注、他人更多的理解,这也会反向影响到抑郁者,让他们更加沉浸于抑郁不想拔出来。

但如果要摆脱抑郁症,仅仅是逃避,也不过是掩耳盗铃,那些真正走出抑郁症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敢于直面疾病,并且愿意走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能救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04丨总结:

《走出抑郁症》是一本适合所有人读的书,不论是作者自身的抑郁经历,还是从理论角度由浅入深对抑郁症成因的剖析,都非常具有针对性,可谓 “一针见血”。如果你正在饱受抑郁症的困扰,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他会让你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给你改变的勇气;如果你身边有抑郁者,你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给到他一些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走出抑郁症。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抑郁症》:抑郁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