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之路

与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已经成了很多父母的噩梦。很多父母亲都很不解,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再像小的时候那样愿意跟我沟通了?我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跟他有效沟通呢?

可在我看来大多数父母都少忘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你想要和他沟通什么呢?也许这个问题在很多父母看来是废话,沟通什么?!当然是沟通:如何搞好学习?如何抓紧时间?如何少玩游戏?……至于其他的话题,如果无话可说,那就算了。

让我们来想一想我们自己都可能有过的感受吧。你周围是不是有一个人,至少有一个人,你很讨厌跟他讲话,他言语乏味,他老生常谈,他还没有开口,你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于是,你不想听。你出于礼貌的敷衍着,可是,如果他每天每天都要这样跟你说,也许有一天你会忍不住把礼貌扔掉。

你不想聊:今天的天气哈哈哈……你期待的聊天是有内容,有质量的,能在一个问题上深入下去,发现一些新风景,有开心、有惊喜、有收获……。而这一切首先需要一个聊天基础:你们需要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兴趣点和思维层面。一致的兴趣点,保证你们有聊天的内容;而相对一致的思维层面保证了就一个事物的深浅度上有相近的基础。如果这两样都没有,你们很难成为朋友。或者其中有一个人需要去迁就,而迁就是有底线的。

没有语言能够脱离开思维,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都是构建在一个人的思维之上的。如果两个人在思维的内容、深度这些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他们两个人是不会在同一个语言体系里的。而这样的两个人事实上是不能够进行沟通的。

所以就此观念来看,很多父母所谓的沟通,其实是单面向的输出,孩子在这里并没有发言权,很多父母觉得我并没有限制孩子的发言,但是事实上当你控制了一个语言环境,而这个环境和孩子的思维差异巨大:你有兴趣聊的恰恰是他不想听的,即便你迁就他的爱好,可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他的思维层面在哪里,你说出来的内容也许会让孩子暗暗鄙视。这时孩子是无法也不会在这个环境里发言的。

所以从这里看到,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们之间的所谓沟通并不是沟通,那只是一个单向度的输出,也许是孩子单方面的输出,而你并没有主动的参与进孩子的思维。当孩子太小的时候,他也许没有办法识别你的敷衍,但是当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他的思维开始变得更加敏捷和成熟,这时候他就会发现你的敷衍,而不愿意再和你进行之前那种单方面的输出,因为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有品质的回应,于是,孩子和父母之间那一条一直由孩子在努力浇灌的水道也就慢慢的彻底萎缩了。

我们都以为挡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那道阻碍沟通的墙是孩子修建的,其实不是!在最初,是由父母先修建的。很多父母觉得:“我在努力挣钱,我在努力的把生活过得更好,我已经很累了。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和孩子共建兴趣爱好。”

但是我们却要求孩子每一门功课都要考到很好,不允许偏科。而事实上,对于一个成年人,与孩子的沟通,陪伴孩子的成长也是人生课堂里的一个科目,甚至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而在这个课堂里,偏科的父母很多。

与孩子共同建立的兴趣,未必一定是音乐、美术、运动、阅读……,像烹饪、收藏、编织、美容、时装……这些都是可以成为建立沟通的内容,重要的是两个人找到真诚的同好,在任何一个点上只要深入下去,都会需要大量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补充。

任何一个兴趣点其实都只是一扇门,门里有无数的门,你们共同推开的每一扇门都会成为你们沟通的延伸,在这样的沟通状态中去实现思维的共振,越是深入,这两个思维的共振频率就越合谐,这才是一个人打开另外一个人心灵的真正钥匙。

当然不可否认,即便是父母和孩子,也会有找不到任何一个共同点可以深入下去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也许“闭嘴”是退而求其次时的最优选择。

婚姻岂不也是如此。

杰克韦尔奇

这句话虽然说的是一个领导,但是我想对于做父母也是同样适合的,只是说做父母的权利不是自己争取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构建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