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梅花诗五首:长至寒梅花正发,梅花先趁小寒开

冬至梅花五首:冬后一阳生,梅花先漏泄

冬至是传统的重大节气。当太阳行经黄经270度,时在仲冬的下旬,冬至节气就到了。

看到冬至,往往当代人认为这表达的是冬天到来或者鼎盛的含义。因为时令也的确寒冷,中国大部分地区冰雪封冻,雨雪霏霏。但是冬至的确切含义,却更加深邃明丽。

冬,的确是指的寒冷的冬天,至,却是指的太阳运行的轨迹的极点,是日南至的简称,就是太阳到达了一年中最南的极限。用现代天文地理学,很好解释,太阳到达了南回归线。

而这正是古代划分年节四季和时间的一个重大节点。

以冬至为节点,太阳逐渐北归,白天逐渐变化,季节开始由冬天向春天慢慢过渡。


在周朝,冬至定为一年的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将冬至作为特殊的节日对待,因为回归的太阳象征皇权的统治,在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天。是一个继往开来的盛大日子。

太阳虽然在回归,可是自然的草木仍旧在深冬的严寒里,鲜有生机,古人发现,芦苇的嫩芽会在冬至节左右冒出水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段,芦苇被看做能够感应冬至节气到来的神秘的草木,所以在皇宫,一直保持的神秘的葭灰占律的冬至仪式,这个仪式在乾隆年间废止,是因为乾隆也学习了近代西方的科学知识,认为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芦苇灰会在冬至节自然喷发,不大靠谱。

但是的确有芦苇是在冬天的寒水里茁生新绿,只是随着历史上城镇规模的扩大,城市中的人很难看到水边的芦苇,而且此时的芦苇也不够丰茂和美丽。

梅花作为冬至应节之花,是在唐朝。梅花自先秦就广泛引种在黄河流域,唐朝的稳定和富庶,梅花的种植和观赏价值日益提升。芦苇未必处处可见,但是耐寒的梅花,却以清秀芬芳开在寒冬里。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唐朝韩偓《冬至夜作(天复二年壬戌,随驾在凤翔府)》

唐朝韩偓这年的冬至不是在长安,而是陪着皇帝在陕西凤翔。而且皇帝是被节度使劫持到凤翔的,作为老臣,韩偓不顾性命去跟随。当然在这里皇帝很难举行祭天大典,但是冬至是重要代表皇权的日子,想必这并非皇宫而自在的地方,君臣仍旧在用古老的葭灰占律仪式,来庆祝冬至节的到来。当然这里的葭灰占律,象征和仪式的作用是大于内涵的。

韩偓这首诗显然是通过节气和节日在安慰皇帝和自己。

说,这天,一定向南向着阳光的枝头,有着早梅花开。而梅花最能感受冬天的阳光和温度,在仲冬时节,虽然不是梅花的盛花期,却有梅花次第开放,它们是最先感受阳光,得知春天回归的花卉。两字“料得”证明,当时的人们早已经将梅花初开,当做冬至节气的应时之花。

自然冬至节太阳回归,梅花初放,意味着否极泰来,冬天再冷也会过去。

被困的君臣,自然苦中作乐,相信命运不那么悲观。

果然在韩偓的运筹帷幄之下,皇帝顺利回到长安。

这一对君臣有如风雪中的太阳和梅花,解除了自身的困局。韩偓这样力挽狂澜的忠臣,也成为后世人们追悼的对象,把他和屈原同列。

宋朝之后,梅花的种植和观赏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培养了适合庭院观赏的各种梅花,在单瓣果梅的基础上,培植了红梅,绿梅,白梅,粉梅等复瓣梅花,保留的梅花耐寒的特性,更具有观赏性。在冬天的城市园林,大量种植梅花,探梅,访梅,折梅,簪梅,咏梅,成为冬天的主题,梅花也就成了是著名的冬至节气之花。

城市园林梅花,和山野江梅果梅,构成了冬天赏花的浪潮。


“黄钟应律好风吹,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日长至,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琯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宋 · 朱淑真《冬至 》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女诗人,但是在宋朝,女性的活动半径并不会太大,基本就是集中在庭院,以及城市中的园林。但是梅花让都市的女孩子,也有了冬天的乐趣。

冬至节这天,天气晴朗,半暖半寒。明丽的阳光和芬芳初开的梅花,如此清新,让她欢喜。

她站在阁楼上眺望着。

冬至节这天,果然是好日子,和暖的风吹来,已经感觉天地间美好的阳气回升。

那向着太阳的冬葵,花头一直向着阳光,梅花在这阳光里,趁着半暖半寒,得意开放。

这天祭祀着天上各路神仙,祝愿丰年吉祥,听说皇宫里神秘的蒹葭灰已经迎着节气飞散。

我感受着这最清新的太阳和风,看到远处水边的垂柳,已经姿态婀娜,它们准备长丝生绿,引领春天的到来。

冬至节唤起的不只是梅花,是人心的春意,仿佛这天之后,所有的草木都开始迎春,而不是困守冬寒。而冬至的春意之花,自然是梅花为首哦。


“冬后一阳生,东君曾未睹。

百草总不知,梅花先漏泄。

钟声出远林,雁阵横残月。

更拟问如何,弄巧翻成拙。”南宋 · 释慧空《冬至 》

当然不能忽略山野的梅花,那是所有园林梅花观赏梅花之本,它们更耐寒,更清美。

慧空自然是常年生活在山野,山林的梅花,在冬至左右开放,更让山林增添一种朝气。

冬至后,阳气重新回归生成,可惜掌管春天的东君,是看不到这样的美丽的。

很多草木都不知道这冬至代表着春天即将回归,但是只有梅花知道。梅花不做声,却先笑出了花来,泄露了天机啊。

这里将梅花形容成感应冬至节气的花,又贴切又可爱。

我静静听着远山钟声,看着雁阵黄昏的月亮,很想问,你知道这景色这气象有多美吗?

但是天地有大美不言,我也只能和梅花一样静静站着笑着,怕自己一开口就说错了啊。

这位僧人爱着冬至,爱着冬至那潜伏在飘动在天空的清新灵气。他和梅花一样懂得天地的奥秘。

冬至一阳生,天地清气盈,梅花花共我,山头一静僧。


“读易烧香自闭门,懒于世故苦纷纷。

晓来静处参生意,春到梅花有几分。” 南宋 · 陈必复《山中冬至》

这里写的是一个在现实中苦闷的人,在山里过冬至。

一方面他读着易经,烧着香,想必是让自己宁心。

而另外一方面,他明显感到自己和世俗格格不入,有着挫败感。

但是山林是逃避现实的好去处吗?如果没有谋生技能和安于寒苦的意志和勇气,只怕山林更是穷途末路。

但是冬至节气带来的意义,也的确需要人静静体会。

那是阴极阳生的时段,那是上苍有好生之德,不会有永远的寒冷和绝望,用岁时更替,否极泰来来育化人间。

在静坐了一晚上之后,他终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最绝境的地方也暗藏着生机,比如梅花就是天地来提醒世人的,最冷的季节,梅花会把握一线阳光,顽强开出花朵。

我想这样的沉淀在人生路上也是必须的。

在心情纷乱的时候,不如静静想一想冬至盛开的梅花。如果将世间的烦难看做是一种修行,你只需要像梅花一样,安静做回自己,把握自己内心的力量,不为外界风雪击倒。

那么在不在深山,心也会越来越静,路也会越来越宽吧。

这是冬至节梅花开的意义。


“丈夫失志为黄金,采蕨归来返照临。

食息苟存凭短剑,贫居如洗有孤琴。

篝灯永夜浑忘寐,抱膝疏窗只谩吟。

长至寒梅花正发,雪中清赏慰愁心。“明 · 李英《冬至夜坐 》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寒苦中的明朝幕僚,他本人很贫穷,虽然爱好读书,也有才干,但是因为贫穷错过了科考,到处做幕僚为生。好在他的一位主人欧大任惜才,留在身边二十年。

李英本人也有古风,跟随欧大任,尽心尽力,欧大任死后,他隐居山林。

这样到处游历获得生存的人在明清不少,在长期的幕僚生涯中,他们对社会有更深的理解,也对自己所选择的路有着更多的沧桑和乐观,形成了独特正直的人格,陶渊明郑板桥李英都是同类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着最朴素最有脊梁的乐观。

丈夫在外,很多时候,是为了黄金不得不做不愿意的事,但是我决定隐居。

我采集野菜归来,正是黄昏夕阳返照在庭院里。

今天是冬至,我要梳理一下平生。

我凭借着年轻时的侠气活了下来,但现在一贫如洗,只有一只琴作伴。

我在这里用篝火取暖,静静守着冬至长夜,在这里吟诵着诗。

而这里正好有梅花正在开放,在雪中看到梅花,如同看到自己。

梅花冬至发,我也是冬天的寒梅,和它一起面临严寒,期待春天吧。

这是非常乐观的。

李英是明朝的中下层人士,能代表很多籍籍无名的读书人甚至穷人。上升的通道被无限堵死之后,他们乐天知命,不妄求富贵,却也有做人的骨气和底气。他们像梅花,构筑了底层社会的骨气和达观。


又一年冬至来了,冬至节你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冬至的梅花又带给你哪些特殊的感悟了?

请留下诗和心语。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至梅花诗五首:长至寒梅花正发,梅花先趁小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