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9《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

“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

“为什么会有恶 痛 和 伤痕”

“是精神病人该吃药  还是我们都病了”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命题,所有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不断解决好和自己的/社会的/自然的关系。

一口气看完十集,总觉得想记住些什么。回头望,停留下的只有感觉,从晦涩灰蒙蒙压抑到近乎窒息、深陷其中的担忧、到终于仿佛出现了一丝光亮,可很快又被拉回灰暗,到最后的未来或许仍可期。

这部剧很真实,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人性中的光和灰暗时刻显现。这部剧也很抓热点,舆论导向,喋血的键盘侠,精神焦虑,也是当下繁荣、物质至上的现实反映。

#小时不读书,长大当记者#

这句话在句中出现2次,表达对无良媒体的控诉,剧中时时刻刻刻画出在媒体行业每况日下时,各家为了夺眼球、抢独家,来不及反复核实新闻源、对恶性负面新闻集中报道、“无同理心地制作一些恐慌”,却在无形中也杀人了。

对其中的3次印象深刻,第一次媒体之殇是女主 (一家电视台新闻副总监  儿子在电影院恶意伤人(9死21伤))事件中去世动用媒体力量跟踪曝光了加害人家属的行踪,让一直因不知该如何面对大众,而躲藏戴着口罩度日的犯人(自造枪械 无差别伤人)的父母和改名重新生活妹妹完全曝光在大众面前,两人的对峙:

“因为哥哥杀了人,所以家人也没有活下去的权利了吗?”

“那我的儿子呢?他没有活下去的权利吗?”

“媒体今天也在杀人 你们杀的人不比我哥少”

我不知道哪一方是对的,的确一人犯罪、全家被舆论和大众鞭笞、谩骂,家人无辜,可犯罪的一部分代价和成本确实需要家庭承担,源头还在家庭。而女主,是无辜的受害人家属,在儿子受到无妄之灾后,为公为私的“大独家”仿佛也不应当受责备。

媒体有设置议程、中立报道、不断无穷逼近真相、充当第四权力和社会公器的职责,以影响力为目标,而在现实执行中,无限挖掘、追求新鲜、不断夸大,流量却也成了利刃,在观众都是7岁时,有了舆论之殇。

第二次争辩是因为媒体非中立报道和曝光而带着孩子跳海的一对有精神疾病的母子,孩子在校受霸凌想要反抗、以罪人为偶像,母亲有忧郁症带孩子也很辛苦,媒体的报道没有追溯问题背后根因,只停留在对这对母子和孩子反抗行为的无限曝光,更给孩子贴标签”xx第二”,舆论本是无限谴责。但在母亲发完对媒体的谴责视频及跳海自尽后又开始反“新闻台”。

媒体的综合报道、追求深度和中立原则是这里所缺失的,但受众更有责任,看到一句弹幕”想对受伤的人说对不起,因为观众才是原罪”,真的赞同。就想那起恶意伤人案,无脑的受众和键盘侠向犯人、家属、甚至辩护律师宣泄愤怒、恐惧,但可能丝毫没想过,恶的原因是为什么?

而第三次我更觉得是一些媒体人的“人性之殇”。罪犯已经浮法很久,家属已快从大众视野中淡去,因为一次偶遇,曾经的学长和初恋(现某报记者)就可以用重新开始的方式对加害人家属(妹妹)用听心事的方式挖出了专题的素材,用“XX家属已回归平静生活”的一篇稿件,再次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害人一辈子可能都走不出伤痛,犯人家属为什么可以?一下子,一堆长枪短炮镜头又对准了罪犯的家人。剧中有一句话“没有哪一个父母,会花二十年时间,培养出一个变态杀人魔”,那恶的源头呢?那这些已经产生的伤痛要怎么去抚平呢?

这时候,对受害人家属的心理关怀和善后也进入了公众视线,可是有人关心吗?大家还是只顾谩骂和躲避,独留那些在巨大伤害中世界变成黑暗的受害人家属和加害人家属一次次被揭开伤疤,对立着...

#该吃药的是这些烂人,不是我#

被社会隔离的不止是罪犯的家属,还有精神疾病患者。剧情交织中,除了有精神疾病的犯人,还展现了另一个家庭,很有才华却在重重压力和童年心病纠缠中患有精神分裂的导演,他问过多次“为什么是我?”,他是不幸的,因为患病,一直活在别人的否定中,因为精神病,甚至影响到姐姐的婚事,似乎得了这种病,一辈子就废了?但这个家庭却又有一些幸运,因为干预得早,孩子没成为犯人,有闪着光的社会工作者、有大学同学、有虽然苦苦挣扎却在努力的家人。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人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 “社会要怎么对待精神病人呢?” “如果所谓圣母心 在遇到精神病人发病甚至犯罪后,受害人家属呢?他们怎么办?”...

我没有确定的答案,相比于无良的媒体和社会上更多的恶,一心努力想拍出一部片子证明自己却一再发病的年轻导演是善的,他问的也对,该吃药的到底是谁?

#他是罪人 但不是坏人#

剧中遭到社会恶意的还有刑事辩护律师,也是人权律师。不管是无差别伤人的戏院犯人还是公园伤女童的犯人,或是在年轻导演闯入幼儿园后被警察带走时,他都在尽自己可能帮助这些人,当然,并非是帮助罪犯逃脱刑罚,而是主张找到犯罪背后的真正原因、犯人是否是精神病患者、能否治好他们,让他们在正常的时候受到惩罚,并对这类事件做到真正的预防和善后。

在不被受害人家属和加害人家属理解的情况下,罪犯拒绝配合一心求切割与家人的关系、2审死刑出庭被人泼粪的情况下,仍坚持要找到那个 无差别伤人背后的原因。是一个有理想、有执着、仿佛闪着民主法治精神光芒的律师,但死刑提前了、就在真相快要出现时并未告知律师和家属,却第一时间告知了媒体,媒体直播了死刑,有一个镜头拍向-律师冲进法院提交非常诉讼 然而已经行刑后,他看向大墙上的天平,标志着民主和法治的天平。

曾看到过一个文章里的一个观点是,天平不平,努力去向称上施加重力,可能会越来越偏,因为是地面出现了倾斜,这个律师,是剧中坚持在让地面平衡的人。很无奈的是,他们很少、他们很可能在努力尽到公共事务职责却忽视了对家庭、亲人的职责,而我们的键盘侠还在不断摧毁着这些人。

#希望就在云后面,骑不动就向前看#

当恶性事件已经发生时,妈妈失去了孩子封闭了内心陷入自责,5岁就会打篮球的另一个孩子一辈子不得不坐在轮椅上,父母培养了二十年的孩子却在一夕间离去...所有一夜间被贴上各类标签、曝光在镁光灯下的人们、往后余生都要背负着伤痛,永远活在无尽的黑暗和谴责中吗?

是一个看未来的结局,有一些圆满,记得有2处落泪,当罪犯家属以不戴口罩的面貌,在海边推着小车卖粽子,但周围有人投去异样的目光却始终没有人去买他们的东西时,我在想,可能真的,活在阳光下,对他们也是件奢侈的事了。但是剧中安排了一位胖胖的中年大叔,买了5个粽子也没用找零,那会闪了泪花,不知道同情他们是不是不对,是否同情他们就是对被害人的不公,但却是为偶尔闪过的一丝善和亮光感动了。

另一处则是在被害人家属和加害人家属,面对心理指导一起坐下时,女主说,不能原谅,但她的孩子很善良,会告诉她“妈妈 希望就在云后面 骑不动就往前看”,,唉,是很难受,那些被不相干的恶或作恶牵连到的人,他们生命的代价,又体现在哪里呢?是罪人被惩罚,还是恶的果被连根拔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29《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