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口轶事

          天堑变通途

   

      "嘎"的一声,一辆急驰的越野车,停在一个深山沟的中间,车上下来一老一少。年青人看着四面的残垣断壁,不禁发问道:"爹,这就是老马口?""噢。"头发花白的老者答应着。这是父孑两,儿子陪父亲故地重游的。

    "嗬!对面山上的公路,是怎修上去的?别说是半个世纪前,技术还落后的力,就是现在也不好弄。"父亲听了儿子的感叹,凝视着高耸山上的公路,意外深长地说:"那还不是啥哩,就是难修哩。但是,当年我们那茬学生,还有你奶奶怹儿的一群老姊妹们,硬是在摩天山上,开出了通天的路。"老者眼望山巅,讲起了五十多年前那如火如荼的往亊。........

    老马口煤矿,座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深沟。想走出大山,只有顺洪水冲出的河床,蜿蜒曲折的通向怀仁。再想从别处走,只有那鬼见愁的路。因此,这里的人们生活非常闭塞。当夏天蔬菜齐全时,这里的人们还是醃菜在当家。想出去买点新鲜菜,经过爬坡上梁回到家时,已成汗水和得乱菜泥。为此,家属们怨声载道。

    六十年初,马口矿又在北面大山后的深涧,建了一个二工区,简称二区。自从有了这个二区,问题就更加突出。两地虽然相距只有七八里的路程,但由于大山的阻隔,交流是困难重重,得爬着上梁来,坐着下沟去。尤其是维修和运送设备更是不容易,百十来斤的东西,只能肩扛背驮过去,在那胆颤心惊的蚰蚓小道,走一趟就需半天时间,把人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汗水就象沐浴过后,浑身湿透。碰上大型设备,就需汽车拉运,非得绕怀仁,一趟就得跑一整天。不便的交通,严重地制约了煤炭生产的发展和安全系数的提高。为这条路,职工和家属们是苦不堪言,期盼着何时才能让短暂的距离,漫长的辛苦,变成理想的坦途。

    六十年代末期,在生产与建设的需求下,在广大职工与家属的呼声中,矿领导终于下了修这段登天路的决心。在一无充足资金,二无相应设备,三无强壮劳力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启用家属妇女挑大梁。一条扁担,大箩筐,肩抬手搬,镐锹装。上工蹅露霜,收工送夕阳,中午吃点硬干粮,回家再把女工忙。大家团结一心,苦干加巧干,硬是用柔弱的身体,开启浩大的工程。

    为了进度快,实行两头开工,一处启二区,一头在马口。两头红旗在艰难的,一步步地靠拢。

    当时的学生,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要学工,也要学农,......"

在这种纷围下,教师和学生成了以筑路大军的第二梯队。一个星期出两个全天,其他时间出半天。他们心中有理想,行动忒高尚,不叫苦,不言累,小病不请假,小伤不离位。他们不为钱,不为利,只缘祟高理想在胸怀。那还未成熟的幼苗,那缺锻炼的单薄身材,照样誓与天公比高低。肩膀在层层脱皮,手掌在天天起泡,没关系,劳动付于他们天然铠甲,老茧成为他们的守护大神。他们在困难中磨炼,在劳动中成长,在理想与希望里荡漾。

    在几年的艰苦岁月里,全矿一区,二区的家属与学生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学愚公,踏踏实实挖山石,经受了世人难以想象的磨难,走过了前人没有走过的历程,终于两端的筑路人马,就要会师了!

    这一天的黄昏时分,最后一堵山体被推翻,两端的筑路大旗插在同一位置,迎风飘扬。那火一样的旗,火一样的天,相映在山野。

    虽然,两端的人们经常见面,然而此时此刻,人们象久别的亲人,相拥而泣,共叙着往昔的艰辛,共享着此刻的喜悦。人们象过节一样,嘻笑颜开,面似桃花,相互扬着土,彼此锤着拳,爆发着久久压抑的酸苦,舒发着期盼已久的辉煌,象出闸的洪水,一泻千里,更是逢暖的春雷,响彻天宇。

    这时,只见杨建军同学的妈妈,看着上下跑动的人群,她扭着婀娜的舞姿,诙谐地用天津腔唱道:"灰毛驴驴上来,灰毛驴驴来,.......。"是啊!就是这些勤劳的人们,发扬毛驴任劳任怨的精神,开创了马口创业的新纪元。硬是以最少的资金,无伤亡的代价,创造出堪比红旗渠天险工程的成就。

    讲到这里,老人语重心长地又对儿子说:"虽然当时无人给象红旗渠那样宣传报导,但是,我们老马口的人们,世世代代不能忘记,她们使天堑变通途的丰功伟绩。"

月光无限于2o18年1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马口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