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效学习也是有法可寻,信吗?-《有效学习》

找到你学习的动机才是根本-《有效学习》
在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动机以后,我们就要开始一路狂奔,高效学习,去成长!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呢?今天继续分享一些学习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关键点

  1. 高度目标导向;
  2. 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关联、反馈、元认知(思维方法)
  3. 走出舒适区
高度目标导向,围绕目标转

一、高度目标导向

设定自己的目标,如何设置?我想借用两个问题来帮助思考:1.我需要学习什么?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计划?有人会说,计划经常做了没用,跟不上变化啊!我想说:哈哈,我也是这样。但是目标是可以调整的,计划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有目标、有计划!

而且,这里提出的是高度目标导向,一定要死守自己的目标。有一话说:“成功的人不断想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失败的人总是想着如何给自己减轻压力。”

平时,我也会设置自己的目标,一般三天一周后就淡忘了,好一点可以持续一个月。我很疑惑,为什么别人总是时时能记住自己的目标,而我却不可以呢?我现在的解释是:人的短期记忆时间太短了,同时还会受很多外界干扰影响。所以,暂时忘记目标很正常,我就接纳自己了。我想的一个方法:既然要忘记,那我就不断提醒。所以,我采取不断回顾目标的方式,高度锁定自己的目标

ps:临界知识运用:人的短期记忆时间很短。可以解释和运用在哪些地方呢?比如:
1.学习活动要聚焦目标;
2.同时听音乐、开车会降低理解能力;
3.制作PPT时候,每页少放一点图标;
4.有效沟通者会把信息简化成为有限的短时记忆;
5.老师教练把知识适当分块,按照恰当的进度提供给学习者;等
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写的时候,每一段少一点文字,就两三行就合适了。

学习技巧和方法

二、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2.1 关联你长期记忆

所谓关联:是建立在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而不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把理解某一专业的基本逻辑作为一个学习目标,并借此搞清楚专业知识是如何按照逻辑结合在一切的。

实用方法:在学习专业知识前,写下你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事实因素的关联上,让思维做好准备。

如何把所学知识融入到已有知识网络中呢?评估学习情况,提供一点反馈和判断依据。问自己一些问题来帮助自己梳理。

新的知识需要已有知识做基础,将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才能高效。这里“已有的知识”指最基本的知识。比如:How are you?如果不懂英语,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想要理解,首先要有认识这几个单词、基本的语法作为基础知识。我的理解就是:已有知识指最基本的概念

所以,如果你不会英语,开始学习英语的最好方式是从英语的基本知识单词、语法开始。而且基础知识一定要形成长期记忆,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帮助我们快速的理解和反应。这里我突然明白了曾经了解的记忆方法:想象记忆法,辅助记忆法等等,其实这些方法都是要我们把内容与长期记忆联系起来,而不是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

同样,学习一门新技术,最好是先明确专业知识的背景知识有哪些,需要学习哪些基本概念。
对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得学习更加有效。比如,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速读的作用,但如果你能够提前了解些阅读材料可能涉及的背景知识,你的阅读速度自然会快很多。我所了解一些速度方法,其实也是让你一开始就了解整本书的大概,然后提出问题,专注于解决问题。(个人认为速度的方法就是一种思维模式,其实没有必要单独学习。)

连接你的过去最深刻的记忆、最熟悉的知识
2.2.有效反馈--专注于需要提升的能力,也就是所谓刻意练习

大量研究表明,投入时间进行练习与实际学习效果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学习是一个反馈闭环过程,我们最需要一些积极的反馈,因为这是大部分人最缺少的。

反馈的目的是什么? 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好的反馈?针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提供新的推理方式,改变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思考方式,并会让人明白下一步学习活动中需要注意什么。同时,反馈也是需要分阶段,要有目标导向逐步推进、适当穿插一些交互指导。我们最终需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犯错、错在哪里,清晰认识到需要提升具体哪项能力,这会减少学习活动浪费的时间。

如何实现反馈呢?我们没有《刻意练习》中所说的专业教练指导,那该怎么办呢?采用最基本的反馈形式:记录。记录错误通常是一种自我提醒。为了记录最终结果,人们不得不关注当下正在进行的情况。为了发现错误,我们必须记录错误,并观察、分析错误。其实人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的,我们的记忆也是有选择的。

记录应用很成功的地方比如要减肥-写食物日记人际交往-记录自己常犯的错误,也是使用于学习,记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需要获得针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反馈意见

反馈很重要的
2.3.元认知(思维方法)--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关于思考的思考

关于元认知的解释有很多,我觉得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是:

根据专家的说法,元认知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元认知知的规划部分,即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吗?
第二部分是元认知的监控部分,即我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学习这个概念吗?我取得进步了吗?为什么我要做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呢?

我们可以把元认知具体化成几个引导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我对哪些地方还迷感不解?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

这类引导性问题的作用非常强大。对于学习活动来讲,元认知通常比天生的聪明重要得多
从研究人员马塞尔·威茵曼的研究结果看, 有能力管理思维过程的学生,成绩远远超过那些智商超高的学生。威茵曼说:“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占25%。

实际上,能够高效学习的人是经常在头脑里问问题的人。问“为什么”和“如何做”的人,明显对那些不问的人理解更加深入。(不断的向自己提问是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平时可以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哪些需要疑惑的地方?我下一步需要学习什么?)

问题引导思考

三、进入学习区

直白说就是:学习不存在舒适区,我们要学习刚刚超出我们知识和技能范围的边缘位置的内容,并且学习区是变动的。所以,学习目标设定得略超过我们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舒适区是经常需要调整的

如何寻找自己的学习区?自己尝试摸索。但前提明白,世界上不存在不付出努力的学习方法,思考本身就是困难的,学习就是“艰苦的工作”。着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掌控情绪。我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心里感到平静、愉悦的时候,学习容易展开;当自己感到悲伤、压力山大的时候,头脑没办法安静下来,会降低学习效果,以至于根本不想学习。

如何调整我们的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情绪呢?
推荐心理意象方法:其实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想象体验愉快的、一定会成功的感觉。想象一种体验与真正参与体验,其实是差不多的。身体与意识的深层关联能够解释这些原有。

学习就是走出舒适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高效学习也是有法可寻,信吗?-《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