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平均分》读后感


      对央视的《新闻联播》主播康辉走进我的视线引起我的足够关注度,是从央视主持人大赛正襟危坐的评委席开始。而并非《新闻联播》黄金档的那句“ 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即便家里的中央一套,是爸爸多年来看社会时事固定且独宠的唯一频道,这个应该是从我记事开始有着革命老兵传统的爷爷那一辈十几年如一日的“央粉”遗传下来的我家的“传统”。我姑且把它称之为传统。对于18岁之前的傻白甜来说,新闻联播永远都是回到家时最多陪着爸妈扫上一眼 左耳进右耳出。所以,对于康辉的认识,是迟于爸妈几十年的圈粉。去年主持人大赛拉开序幕,我从老妈口中,知道了这个堪比她的女神董卿一样的人物。然后看了几期主持人大赛,康辉与董卿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妙语连珠的评论,可以说是每期比赛最精彩的瞬间。算下来,自打进入新闻联播,康辉的声音其实陪伴了我家很多年。 一个人出来工作的近几年,开始自然而然地从1频道到13新闻频道的切换,我拾起了家里的这个“传统”。这时候我也到了奔三的年岁了。不过按人生百年计算,认识还不算晚。

    我喜欢看书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甚至看书的时候 上个厕所都会觉得打乱了当下情节里被深深揪起来的心情,有时候是感动、是心酸、抑或是愤懑不平。我认识一位挺爱看书的朋友,并且每看完一本书 都会认真地写一篇中肯的书评,前段时间从她的书评里知道康辉的这本自传式随笔集《平均分》,正值今日休息,昨晚从健身房回来洗个澡躺在床上,迫不及待地从头看完,具体看到几点也没去留意时间。 有点想说的也有几处想分享的,看书不多,倒不敢称之为“书评”,“读后感”似乎可以更接地气地表达。

      与朋友不同,她在书评里说到不太喜欢看自传式书籍,会武断地认为 名人自传很多都是自夸的成分,夸张又铺张。而我却很喜欢看。我喜欢通过一本或者几本书去了解一个人的生平,不同轨迹、不同时代,不一样的思想,都令我迷之神往。 在之前,尤其喜欢伟大女性的巍巍一生。喜欢三毛 洒脱又柔情、张爱玲一生的痴情又悲情,大时代背景下造就的不平凡的人生,总是有着各式各样的精彩纷呈。

    三十而立之时,我们似乎都想立下一个不太寻常、踮起脚尖可以够一够更高的台阶,尽可能拓展人生视野的这样一个不平庸的新起点。就像康辉说的,努力的,不过是不要把平凡的人生活成平庸的人生。

    缀语连篇,言归正传,来带你认识这样一位好人。

      从“别人家的孩子”说起,康辉算是打小时候就有了“三好学生”的优秀光环。是像你的妈妈我的妈妈口中那个永远不惹事,永远成绩好的“别人家的康辉”。一路学业也算是坦途,唯独高考报考中央广播学院(以后简称广院)差点儿被“操作”顶替,多亏了他的父亲及时发现猫腻化险为夷。这也是康辉在回忆父亲时,为数不多的表达中国式深沉父爱的一个重要的故事。是不是中国式的父爱,铁了真的都是如山,就像自己二十多年时至今日极少感受到的父亲的感情一样,因为跟爸爸从未拥抱过,我甚至有时候过度担忧,人生的第一次父爱式拥抱是不是就是在结婚的仪式里,司仪说完那句“请爸爸将女儿的手交给女婿的那一刻......”

      第二大部分,对于专业的认真与刻苦,以致到后来工作的大事件记载,康辉用了大多数篇幅描写了工作的状态。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就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结识的一位机场上班的朋友当你接触了一个你从未想过从未感受过的工作领域,他们的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新鲜、好奇、有趣。就像机场也有的三班倒的运行工作,做新闻主播每晚准时七点坐在演播室出现在荧幕前,同时康辉也在书中解答了我的疑惑,原来新闻联播改革创新二十多年来确实不再是录播,都是准时七点跟电视机前的我们一样,坐在演播室直播。我好奇过,我想你也疑惑过。

    一个人工作的状态,可以反映出这个人部分的特质。所以,我非常欣赏那些可以跟你滔滔不绝讲解工作状态场景的人。就像透过康辉描述的各大节点(比如08年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春晚、97年的香港回归等)新闻工作者彼时在做的工作,依靠文字我想象着那时候的画面,认真工作时的你,我真觉得美到极致。 不信,你现在抬头去看看那些正在认真做事的人。

    接触认识不同的人,都会发现一些意外的收获。前两年透过一本《拿你所有的,换你想要的》认识了作者:万科地产的才女小万工。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信徒,曾一度不敢拿自己俗世的眼光与这不能媲及的信仰相提并论。康辉今年48岁,居然是个纯纯的丁克一族。妻子爱猫,进而他也尝试养猫,再到后来家里的陆续增添的三位萌宠猫咪,虽然没有孩子,养猫的十多年也铁真地实现了他们做父母的梦。我不是丁克,我也甚至喜欢孩子。自然不是很能理解他们选择的这条小众人生。康辉的父亲得癌症走的,母亲得了尿毒症,都是漫长又折磨人的病。中年的康辉在书中说,最大遗憾是没有陪伴亲人多一些,父母离开的时候都没能陪在床前。对于母亲始终没有抱得孙子孙女抱憾而终,康辉说“如果能重来,我想我一定会早早遂了她的心愿。” 我看了一个中年男子对待亲情的反思,以及在一封与妻书的信中,看到了一个中年男人因恐患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而担心不能跟妻子相濡以沫走到老的恐惧。抛开工作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严肃的影子,康辉也同样是个血肉丰满令人温暖又舒服的性情中人。

      读史使人明智。康辉自打小开始就懂得开始中国最古典的艺术自我素养,写字,读诗。品茶。70后生活在新时代变革的大环境下,康辉同样拥有了非常浓郁的我们年轻这一代没有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从最原始的国产电影开始。而我们起步便推崇备至的大抵是国际奥斯卡漫威英雄联盟。我也是漫威迷。

      我不喜欢历史,不喜欢看古装剧,除了背的出“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王朝顺序顺口溜,巧妙的避开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熏陶,而现在发现,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国,了解前世古今兴替,才可以更深沉更厚重的说一声“我爱祖国”。

    就像康辉在《平均分》里说的那样:

我希望自己有一点目标,有一点追求,有一点为了这目标而去努力奋斗的过程。而不是随遇而安,只是让日子每一天每一天的就这么过。

    康辉是一个默默发着光的人,一心想着做更好的自己,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了很多人。 慢热,内敛,淡泊、低调,热爱生活。康辉在结尾说,借此书看到一个完整的我的朋友,抱歉可能会让你失望,完全认识一个人大概不是那么容易,一生也未必做到。不过我想说,看完这本书,感受到真实 真诚 又舒服。看到另一种领域(新闻工作者)杰出人才的别样人生。

    我喜欢不一样的人生。更喜欢这个时候认识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辉《平均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