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
有些艺术家是来影响大众的,而有些艺术家是来影响艺术家的,小河便是这么一位给予广大民谣音乐人无限联想和启发的艺术家。
在中国民谣音乐发展的几十年历程中,小河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他是70后青春,虽比不上50后60后残酷,也迥异于80后90后的酷。
1999年以前的小河还是何国锋。他当过炊事兵,也做过琴行工作人员、保安和保洁人员。直到1999年,这位名叫何国锋的小伙子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身份:“美好药店"乐队的组建者、主唱小河。
壹
小河早年音乐路
早年,小河带领“美好药店"乐队发行了两张专辑《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和《脚步声阵阵》。之后,小河便转向个人的实验音乐的创作,并兼职为周云蓬制作专辑。两人合作《不会说话的爱情》,唱着“日子快到头了,果子也熟透了,我们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小河从此为人所熟知。
“先锋独立乐手" “实验音乐制作人" “电影配乐师" “互动音乐装置设计师",以及近年来新加的 “多媒体艺术家",小河身上有着太多的标签。
小河说,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小时候父母给取的小名,上学时同学给取的外号,恋爱时爱人给取的昵称,而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身份。
小河和宋冬野
从炊事兵,到琴行的工作人员、保安和保洁员,再到先锋独立乐手、画家和多媒体艺术家,小河在一条自己当初没有设想过的路上越走越远,“何国锋"蜕变为“小河”。
行舟乐评:在中国新民谣的谱系中,小河是一个相当怪异的存在。他的实验性决定了他的小众位置,但他跟其他几位重要的民谣音乐人又有着连体的关系,在稍微资深的民谣听众圈里偏偏是众所周知的——虽然不一定理解。当然,“连体”只是说明他在大众接受上的滞后性,在音乐上,他其实是最具有超前性的,对其他音乐人来说也是启发之源。
贰
小河的的实验音乐之路
小河,原名何国锋,1975年生于河北邯郸,为田巧云和何萍所的第三个儿子。现为国内著名另类民谣歌手,先锋独立乐手,实验音乐制作人,曾于1999年组建乐队“美好药店”,并担任主唱。
1975年,出生于河北邯郸,曾梦想成为一名画家。
1992年,离开家乡进入部队。
1995年,为了梦想来到北京。来到北京之后的音乐之路并没有他想象得顺利,他做过琴行的工作人员、保安和保洁员。
1999年,他组建了美好药店乐队,并担任主唱。
2002年,他签约摩登天空下属的Badhead厂牌,录制发行了个人专辑《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这也是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专辑曲目包括《SoMaHang》、《郭龙所指的那首日本歌》、《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等歌曲,整张专辑突显了他所独
创的民谣风格。
2003年,参演康赫的原创实验话剧《审问记》—北京人艺实验小剧场。
2004年,歌曲《床是海女人是船》被用为余力为导演的电影短片《夜迷宫》主题歌,同年,参与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现场声音部分—北京首都剧院。
2005年5月,美好药店独立制作发行首张专辑《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收录《我扎了你的轮胎》、《奇物葬礼》等10首作品。
2007年为好友周云蓬录制新专辑《中国孩子》;参与王分的电影《箱子》的电影配乐。
2008年底,美好药店发表第二张专辑《脚步声阵阵》,收录《崂山道士》、《走神》等9首作品;参演李红旗的电影《黄金周》,并担任主角;参演张律的电影《重庆》。
2009年,签约兵马司唱片,并与低苦艾乐队主唱刘堃组建“马儿曲”民谣厂牌。
2009年,发行了专辑《身份的表演》,收录《锯子爱你》、《考恩官》等11首作品,这是一张他的个人双CD唱片,所包含的另一张CD是《一个人的交响》,所收录的歌曲再一次证明了他所具有的实验性与先锋性。
2011年,发行新专辑《傻瓜的情歌》,收录《咯咕鸟》、《阿呆和傻瓜》等12首作品。新专辑中12首“情歌”充满着美好的旋律和经典的民谣唱段,加之录音的背景,更有返璞归真的意义。
2012年,与周云蓬、万晓利、吴吞组成“横切面”组合,并推出专辑《美丽心民谣走江湖》,收录《老来难》、《你可知道》等12首作品。
2018年,推出实验专辑《五》和《回响》,收录《了歌》、《无爱》、《5》、《6》等17首作品。
行舟乐评:小河创造了一种即兴的、信手拈来的自由音乐体式。他的实验基于一种民谣的音乐底色,在此之上对各种声音进行引入和模仿。他的人声千变万化,时而像是锯子,时而像是呼麦或狗喘气,时而大呼大叫,这种无章无法的模仿变化里似乎包含着一种通灵论或泛神论:
通过声音的变异来探求存在的他异性,来感知除了无趣的人类语言器官之外的自然发声器的丰富,来瞬间地进入别样的空间粒子层次。
他的音乐制作并无精致可言,却更展示出无处不在的灵感资源,展示出音乐发生的随机性和天然性。疾走的吉他和声或音符,奇诡漂浮的即兴人声,小河玩的可以说是民谣的比波普(be-bop)。
叁
心里的疯让他与众不同
75年生人的小河今年已经44 岁了。已经到了改口“老河”年龄的他,看起来既年轻又苍老。
苍老的是头发,他少白头,头发像一簇雪花。但他的面孔很年轻,有时会突然拿起一副玩具眼镜扮鬼脸。他穿衣服总是破破烂烂的,由于身板过于精瘦,衣服晃来晃去,走起路来像个出身山野的浪荡闲人。
十年前,如果你在北京的无名高地或者新豪运酒吧遇见小河,他也许身上贴满饭盒,正眼也不瞧你,只盯着吉他上的琴弦,然后突然一句嘶吼把你震慑;又或者某个夜晚,在北京的地铁上,你看见一个人,画着京剧脸谱,穿着奇怪,正趴在座椅上睡觉,你走过去推他一把,那个人可能就是小河。
那时候的小河,有人说他是个天才,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但他们都会告诉你:“操,这哥们,就是为音乐而生的。”
他的天才,当然是关于音乐。
小河总这样介绍自己:“小河,原名何国锋, 1975 年生于河北邯郸,是田巧云和何萍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1995 年,何国锋在部队当了三年兵之后,和战友跑到了北京,组乐队搞音乐。那时候别人开始叫他“小何”,后来变成了“小河”。
小河的音乐难以归类,民谣、实验、摇滚、噪音……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是。他对自己身上的各种标签不以为然,常常有意地打破界限,尝试各种可能,音乐在他身上,像无比认真又无比癫狂的游戏。
很多人是在三里屯南街的河酒吧认识小河的。在舞台上,小河有一种天赋的掌控力。
在演唱《那不是我的名字》时,他先清唱,低低地念,手一伸,喊“一、二、三”。观众知道,这个时候乐器要进,大伙就特别 high。High 了一会儿,他突然停住,又开始念。于是所有人都被调动了起来,沉浸在一种很神奇的快乐当中。
作为乐队灵魂人物的主唱小河,在那段“美好药店”时光里做了最疯狂的演出现场。舞台上一触即发的实验性在表象中即异常鲜明,甚至带有一丝凛冽。那些黑色垃圾袋演出服、马桶、胶片、医用品道具,组合成了人们臆想中存即于生活中的痛苦。
这与十几年后,生活在大稿艺术区工作室中戒酒吃素的他已不太像是同一个人。但心里的疯,磨灭不了。
行舟乐评:初听小河,难免会觉得他“阴阳怪气”。这恰恰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不阴阳怪气,你以为“民谣”是什么?
是那种拽着文艺范儿抒情抒到尿裤子的吗?是那种只是听上去很舒服很安慰,以看上去很骚很温柔很漂亮的词句媚俗的吗?
小河的怪异,其实就是美好的药店,让我们可以在一种并不十分甜腻的口感中去思考民谣的可能空间。
肆
旧童谣历经岁月重新创作
百度词条对于小河音乐创作的记录停留在2009年。此前他用密集的作品与多样的合作形式,使自己保持在一条隐形的基准线上。
2010年,小河陷入了瓶颈,他自觉在音乐上的野心已经吞噬了所有创作的快乐以及感知力。
“当你如果特别想要得到一个在音乐上的野心或者是一个高度的时候,恰恰那个东西就没了,所以那个大概是一个对自己的反省。”
小河主动打破陈旧,尝试与音乐之间建立全新的联系。
2016年,小河发起了“回响行动”,成为一名热衷于实验性的先锋音乐人。脱离“搞乐队-签唱片公司-开演唱会-成为明星”的死循环后,他更愿意回归音乐本身。
“回响行动”历时两年,小河与全国13个城市的听众在雪山、草地、海边和乡村这样开放自然的环境中,以即兴方式进行音乐互动,体会唱歌最原始的快乐。
小河在创造一种音乐的全新方向,做更多关乎群体审美的音乐。
“音乐其实是一个你需要去身体力行的事,而且最好的其实就在身体力行当中相互感知到音乐的那个美妙和独特的地方。”
作为创作者,让过去的美好重新拥有创造力,更能打动他。当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声音去进入一首老歌的时候,那一刻是崭新的、最美的,而且他感受到的不是那个老东西。
经历岁月的积淀后,2018年小河在创作音乐的道路上再度扬帆起航,与打磨场、FLÂNEUR孚澜联合发起一项具有独特理念的音乐活动——《打磨场回响——胡同童谣2018》:
在北京老胡同寻找10位会唱童谣的老人,对老童谣进行挖掘和新编,与当下的时代环境产生全新的音乐碰撞,并最终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在北京南城的艺术空间内。
说到这个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小河一直有这个童谣的愿望,就是将65岁到90岁的老人经历过的,以北京为中心的古老音乐一些童谣,能够反映解放初时代特色精神面貌的童谣进行整理,润色,让胡同音乐历久弥新。
行舟乐评:出于本质上的实验性和表达的内敛性,小河的歌无论有没有词都不好理解。反过来说,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他本来传达的也不是一种连贯性的、能被完全整合的表意。
像是《飞得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这样的经典之作,行舟也不能赋予歌词一种完全“理顺”的解读。醒目地横亘在其表意系统中的,仅仅是孩子与时间的关系、倔强的贱民与历史血污的关系,穿连着高飞、下落、逝者如斯、定格停止这样的动向性,用十分凡俗的符号拉开了意义的无限延伸。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涉版权请联系行舟乐评。
行舟
中国90后学院派欧美音乐乐评人
专注90后音乐听众行为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