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二人世界”——舒生读《论语》之十七

    刘邦当了皇帝后,在洛阳召开庆功会上对群臣说:“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众人答得都不在点子上。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治国之道,要在得人。

图片发自App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的翻译也有不同说法,有的说“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就怕自己不了解自己”,还有认为“不要担心人们不能开化,要担心自己不能传播圣贤之道”等,不一而足。舒生采用通俗平常的说法,主要是结合孔子一贯的主张来思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更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试译为: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怕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孔子在《论语》学而章开篇说到:“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你,自己并不会因此而生气。最后一节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比第一节中的“人不知,而不愠”又进一步。别人了不了解我,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并没有什么利益上的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真正该担心的是不了解别人,全篇恰好首尾照应。

    对我们传统的儒释道三家,舒生曾有个不严谨的类比,如果认为世界是个圆,道家在这个圆里面看到的是自己就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道家最讲保身养生之道;佛家看到的是虚无,就是“空”,“空”的另一面是“众生”,“普渡众生”;那儒家看到的就是“仁”,“二人”,“二人”中一个是自己,一个就是别人,人与我一起构成了儒家对世界的认知基础。了解别人和让别人了解自己,成为儒家的基本问题。所以,孔子这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看似简单,却深入骨髓,也是人性中难以克服的毛病。

    人都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因为上级不了解我,我就怀才不遇,朋友不了解我,我就白费心思,社会不了解我,我就默默无闻。所以,想被别人了解,是人性的本来。这背后是欲望和情绪,也衍生出权术和计谋、形式与方法。有一句成语“终南捷径”,为了出名,成就功名,跑到都城长安终南山下隐居。严嵩、介石等都有这样一段隐居下野的生活,这些都是“只患人之不已知”的计谋。有人把好于表现比成“老母鸡下蛋”,下个蛋就咯咯到处叫,生怕别人不知道,甚至蛋还没下就先叫开了,这就是方法。

    孔子说,君子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而是要担心别人过早了解自己、过度解读自己,“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中庸》里说,君子“衣锦尚絅”,明明穿着锦衣,还要一件麻布衣套在外面,就是要把自己的才华和德行掩藏一下,不事张扬。德行学问本身就是自我的修为,学之为己,不是为了显摆。尤其是不能浪得虚名,名不符实本身就是对德行的伤害。真正的君子讲求的是由内而外的自然生发,讲求的是进一步得一步的欢喜,那些成天急吼吼的,把功名心看得很重的人,历史上看不是大奸就是大恶。

    孔子为何还对“知人”看的那么重呢?因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儒家的“二人世界”,知人就是观察别人,观察这个世界,就像诸葛亮一样,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但人们总是对别人不了解自己耿耿于怀,但对了解别人却走马观花,更多的时候,是不求甚解地妄加评论、武断质疑,甚至异化为“琢磨人”,从古到今,相人之术乃流行于世,至今未衰,曾国藩之《冰鉴》甚得欢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让人知和知人之后,还有个自知,看清“我是谁”。迷茫的时代生活着迷茫的人们,光鲜的背后是无助的双眼,忙碌的生活藏着心灵的孤寂。渐渐迷茫于功名利禄,迷乱于人情世故,想尽一切办法揣摩别人意思,迎合权力的嗜好,唯独忘了还有个“自知者明”。

  舒生以为: “不患人之不己知”是境界,“知人”是聪明,“自知”是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家的“二人世界”——舒生读《论语》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