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形式主义想到的


今天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五至八章,其中第五章第三节《教育即官能的训练》,感触颇深。


书中提到形式训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教育的一个结果,应该是创造使人成功的特殊能力。一个受过训练的人,对他切身有关的重大事情,应该做得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好。所谓更好是指更加娴熟,更有效率,更加经济,更加敏捷等等。”


以上内容让我想到体操运动员,他们每天练习以某个标准度为结果的动作,反复运用个人的注意、观察、记忆等官能加以训练,许多动作的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级别,再由易到难重复动作,达到某些肌肉自动获得自动的技能、稳固的习惯,就达成目标。


这种形式训练对某些行业来说,是必要的训练方法。如果用在教育上,是要受到批评和抵制的。


教育上的形式训练,被批评最多的就是peixun机构里的刷题和写作训练。有些学生在某些机构补课,老师教会一道题应用题后,反复练习同类的不改变文字只改变数字的题,学生还会做,一旦改变文字改变所求项,哪怕数字没变也不会做了。本质的原因就是不理解,已有认知到新内容没法运用知识或方法进行有效迁移,或者叫做理解不到位,自然不会做或者做错。


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若词语积累匮乏,对生活没有自己的观察、思考、判断、体悟和一定的敏感等,参加作文训练班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


正值暑假,为鼓励学生趁时间充足自学成语,我们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展成语接龙和讲成语故事活动。成语接龙一开始挺多学生参与,接龙的成语也由简单常用到复杂少用,慢慢地,参加的同学来来去去就是那些在班群活跃度比较高的同学,可能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比较机动灵活,一周两次接龙游戏都能参与其中。有时接龙游戏结束,还有学生继续接,这也说明学生对游戏的积极参与,或者说他们真正享受这个游戏而不受游戏规则束缚也不过分。每次接龙的成语总个数都超100,如果输出的成语都是学生的“脑海拾贝”,那么,接龙游戏虽失去现场发挥的精彩之真,但也可见孩子们积累成语之多。尤其有几个孩子对新鲜词汇特别敏感、记忆力又强的,一个晚上能接龙20个成语以上,对他们而言,这个活动已经超越了形式训练的意义。


然而隔着屏幕,不知有没有个别选手是为了接龙而接龙呢?如果真有,那TA则陷入自我设计的形式训练泥潭了。即使能接龙,以后也未必恰当运用这个成语。


为突破成语接龙游戏的隔屏效应,8月份组织学生开始讲成语故事。将自己的真实水平呈现于屏幕之上,使成语自学活动达到“阅读—理解—运用”的连贯效果。活动开始前,我将评估细则发到班群让学生以目标为导向自我训练讲故事的能力。


目前已有十多位同学完成讲故事的任务。看到故事讲得好的小视频,总忍不住点评夸赞。有的视频可能看上去不是特别优秀,但敢于展示就等于勇敢地站在观众面前,再加上表情丰富、声音响亮、咬字清晰、脱稿演讲,活脱脱一个个故事大王啦。


当然,也有个别孩子对故事不太熟悉,讲的时候卡顿、低头思考等,其中低头的时候眼珠子直线平移的举动不免让我担心起来,担心他们陷入自我设置的形式训练模式中。讲故事肯定比成语接龙有难度,而有难度的事情更容易让人(因一时认知或能力不足)滑入形式主义。


今天看到班上朗言同学讲《临阵磨枪》故事,他坐在沙发上,镜框里双眸或注视前方,或进入思考状的瞬间凝视,或抬头翘起眼角的回忆状,当他将成语大概内容概括之后,将成语与朋友考试临时抱佛脚的事例对接,打通了故事道理与生活之间的壁垒,实现有效学习的目标,从理解成语故事到迁移运用,与形式主义学习真枪实弹地搏斗了一番。


以理解为主,不管是自学还是教学,就像阳光照在蒙雾上,自动破除形式主义的枷锁。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形式主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