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高招”治孩子不肯刷牙: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演员孙俪在微博上分享,她看了一部高糖生活的记录片,片中一个6岁的男孩,因为吃了太多糖,被麻醉拔了7颗牙。

拔牙的场面看得孙俪都觉得疼,然后她把这个片段给了等等和小花看,结果非常出人意料,两个孩子晚上刷牙那叫一个仔细。

孙俪觉得都可以拿出来当教科书示范了,她甚至还想出一个更绝妙的主意,就是把片中的几个关键画面打印出来,贴在卫生间的镜子上。

这样天天提醒两个孩子认真刷牙,不仅比她早晚叨叨有用,更让孩子明白,不仔细刷牙的后果有多严重!

有网友立马询问这部记录片的地址,她说想要用这个方法治治她弟弟。随后一连串的网友跟帖,都表示想要震慑一下自己家孩子。

更有人分享说,她给她儿子看的小红脸和小蓝脸,这两天吃彩虹糖都不敢放肆吃了,孩子告诉她说怕那两个虫虫在他牙齿上玩儿滑滑梯。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只会任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懂得有些事情的后果根本承担不起,父母不让做,还可能连哭带嚎的。

而比苦口婆心地说教更管用的方法就是,父母把后果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清楚明白地看到,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后果自己能不能承受。

魏坤琳在《家庭教育宝典》中说,影响孩子成长的不是批评,而是错误的批评方法。如果方法正确,孩子不仅不会受挫,反而会因此得到成长。

父母一味的指责批评,远不如让孩子自己看到后果如何,他们才会更自觉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2】

展示后果比说教更管用。

刘炎主编的《用心陪你长大》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儿子亮亮吃西瓜,却把西瓜汁弄得衣服上到处都是。

妈妈没有责怪亮亮,而是给他拿了一个盆,告诉他衣服弄成这样,要自己洗干净的。可是亮亮根本不会洗衣服呀,妈妈就先示范给他看。

亮亮一会儿又找到了洗衣服的乐趣,开始拎着衣服在盆里转圈,还让衣服自由落体一样掉进盆里,这样水又溅得到处都是了。

妈妈此时提醒他,不能再把身上的衣服弄湿了,不然还要再洗衣服的。亮亮立马收敛了动作,很快洗好了衣服,并把地上的水拖干净了。

孩子难免会做错事,比如孩子把水杯打翻了,父母可以说:“用抹布把水擦干净吧。”下一次孩子必定会小心拿水杯,避免把水洒出来。

让孩子看到后果,并且承担一定的责任,远比父母责怪孩子毛手毛脚,然后父母再去收拾要更有效果,孩子也会更容易记得住教训。

这就是法国教育理论家卢梭提出来的“自然后果法”,是指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家长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

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行为主义大师斯金纳认为,行为由它的后果所控制,行为的后果本身构成对于行为的强化,影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能带来好的后果的行为可能再次出现,反之则消失。

父母通过图片等直观的方式,以及自然呈现的现场,让孩子看到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他自然会领悟到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3】

如何应用“自然后果法”更有效?

  自然后果法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会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第一是积极法,事前把我们期望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令人愉快”的结果告诉孩子,让孩子为获得“令人愉快”的结果而克服困难。

前几天高考分数公布,“国民才女”武亦姝以613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我告诉喜欢古诗词的儿子这个消息,他期待地问我:“妈妈,我也能考清华吗?”

我说可以的呀,武亦姝姐姐跟你一样,从小喜欢古诗词,她还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你可以把姐姐当成学习的榜样。

儿子当即拿起《给孩子的古诗词》开始认真背诵,我相信喜欢古诗文的儿子,以后也会把这股劲头用在学习上,努力考取他心中理想的大学。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了解被期望的行为是什么,让他体验到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的快乐,鼓励孩子持续不断地努力。

第二是消极法,事前把我们不期望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告诉孩子,使孩子了解并承担不恰当行为的后果,从而帮助孩子规避错误的行为。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闺蜜小敏为儿子乐乐的这个毛病头疼很久了,乐乐从上一年级开始,小敏每天晚上都要帮他检查书包。

不然第二天乐乐的作业肯定忘了没带,要么就是文具盒找不到了。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小敏就明确告诉乐乐,以后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

结果不出所料,第二天乐乐就忘了带语文书,中午回家还埋怨小敏没有提醒他,小敏说妈妈告诉过你的,忘记了你就要承担后果。

孩子能承受的后果,父母就放手让孩子承受一次,他才记得住教训。而有些后果暂时看不到,父母就可以用视频或者图片形式展示给他看,孩子才会立马修正错误。

【4】

父母做榜样,助力孩子成长。

虽然“自然后果法”比父母的说教对孩子更管用,但是如果父母说一套做一套,孩子还是不会买账,毕竟父母是孩子最直观的“镜子”。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玩手机,不仅容易损害视力,更容易玩上瘾了影响学习,然而很多父母玩起手机来,连孩子走丢了都不知道。

前一段时间,一名十来岁的男孩在南京地铁站口徘徊,被民警发现后带回警务室,这名叫乐乐的男孩张口就说:“我跑了10次都不止了!”

就是因为父母沉迷于手机,根本不关心他,他才想用离家出走的方式引起父母注意,试想这样的父母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玩手机?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说,不作为的父母推卸了自己对孩子的责任,让孩子失去了积极角色的榜样,孩子的情感将难以健康发展。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可以带头做给孩子看,给孩子打个样;父母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要做,孩子才不会心理不平衡。

在父母的示范引导下,积极和消极的两种“自然后果法”才会对孩子起到更好的作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并且全面发展,未来更出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俪“高招”治孩子不肯刷牙:比说教更管用的是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