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8:如何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

图片发自App


吴军《态度》


01虽然差距只在一点点
在“生活是具体的”的这一章,吴军老师讲了德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是具体的”。就是说,做任何事,都要具体到每一个步骤,并按照那个步骤一步步完成。那么,即使并不完美,即使和别人差距只有那么一点点,但就是这一点点,让德国产变成无法超越的品牌力。
小时候,考试考不好,辩解说和第一名相差不多;
工作时,工作不够好,辩解说别同事也不怎样。
的确,别人也不完美,但是相比之下,有没有一点点差距呢,自然是有的,只是我们觉得那一点点不重要。
无论做任何事,认真一点点,具体一点,给自己制定一个标准步骤,不怕麻烦,不怕刻板,按照标准一步步走下去,不积跬步无已成千里,好结果就有了。

我的反思:

一直在为如何写作超越过去的代表作烦恼,如何有了答案:制定一个高标准,和具体实施步骤

高标准

角度新颖:别人通知的东西,没必要再写。

对别人有价值:写出来,就要有分享的价值。

语言精练轻松:不说废话,不说难懂的道理。

主题简单明了:一定要做断舍离,大道至简,贵在有用。

客观:世界是多面的,态度不要偏激,立场中庸、客观。

三不原则:不写老生常谈、不写自己不理解不认可、不写精神垃圾


02 教育改变命运
名臣曾国藩曾说:依靠财富和官位是很难保证家族兴盛的,唯有教育可以,因此他希望后代不求做大官,而要多读书。
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设计了一套针对大众的教育体系,几十年后,德意志地区从落后地区变成了强大的德国。
在国外,很多来自中国农村家庭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和吴军的孩子一样上了美国好大学,因为他们农村的父母也懂得教育的重要,他们才得以从农村来到美国。
反之,很多“土豪”,有了钱后就任意糟蹋,而且自己也意识不到,因此很快衰败,比如作家吴晓波曾经调查了几个在股市发了财的人,结果出了一两个之外,其他人的结局都很惨。有的破产,有的进监狱,有的被追杀。他们共同点是,一是敢于冒险,二是受教育程度都不高。
还有一个人,曾经比马云还要富有,但最后,他只能顶住股市那点波动,资产连马云的1%都不到,他问吴军原因在哪里,原因是,他忽略了教育,对互联网一窍不通。
而相反,大学教授的后代超越前辈的人很多,著名企业家的子女最后也成为企业家的并不多见。
即使是盖茨、扎克伯克,也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是后来因为发现赚钱机会,不能兼顾学习和事业,才不得不放弃。
并不是说一定要进好的大学,而是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好大学能提供更好的环境,即使不能进入好的学校,那么要用心找一些好的同学相伴。
且人受教育的时间很长,一个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我的反思:

曾经最遗憾没有在合适的年龄,上喜欢的大学,读喜欢的专业。一直渴望重返校园,再学习。计划孩子长大后,再读书,实现大学教授梦。


03 好运气背后是三倍的努力
做一件事情前,想要得到百分百的结果,你准备付出多少呢?付出一半的努力、付出等价的努力,还是三倍的努力呢?
往往,更多人是付出一半、最好的是等价努力,甚至有人都不愿付出,只想好运气会有收获。但往往,好运气总是偏向付出三倍努力的人。其实在上升以下,付出多少努力,也是一人的性情表现。无论结果如果,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而好人,是不会想着不劳而获的。往往,他们付出三倍的努力,才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教育就是向身边的人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课程。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讲,好的大学,就是让一群优秀的年轻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这比在老师的监督下,得到很高的学分更重要。
所以,如果想要一个结果,你需要付出三倍努力,就会成为那个好运气的人。

我的反思

曾经自己也是一个不付出就想要回报的人,后来懂得付出,也是一半的付出,要百分百的收获;如今渐渐懂得百分百付出,但的确未做到三倍付出。将来做一个愿意付出三倍努力的好运气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8:如何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