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都懂了

图文/幸福

图片发自App

古代人写文章时不用标点符号。闲情逸致时从区区四行绝句律诗,隔断分行还勉强看得懂的话,那么到上书奏折洋洋洒洒万言书,字与字连缀,摩肩接踵扑面而来,竟然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皇上批阅奏章如果没有文字基本功,估计都很难看得懂。

古人不用标点符号,照样言情达意,能流芳青史,或许跟当时他们认为标点符号没有实际作用有关。有人归结为惜墨如金,古人哪有挥毫泼墨时,酣畅淋漓的铺张奢侈,表面看起来似“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夸赞,实则是古代生产力落后形成。在龟板甲骨刻字,一笔一划深描刻画,节省了可有可无的虚字,乃至后起的玉帛竹简,到麻布丝绸上锦绣文章,神来妙笔,文房笔墨纸砚才显得高端金贵。

古时纸墨生产力的不足,直接让古人从写字的俭省与经济方面煞费脑筋,同时还可能是诗词歌赋的可吟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朗朗上口的文字,聪慧者过目能诵,博闻强识,语言内在的声韵音律,更多借助了口口相传,甚至简约了附着于行文中的标点符号。

虽然不用标点,落笔还能保证文从字顺,文章依然通达晓畅,雅致韵味,显示了古人的智慧。不懂其意的倒是后来的人,于是语言学出现了一门专业研究标点符号的训诂学和声律学,这些是学而优则仕的敲门砖,启发蒙童私塾必修课,其中一门学问便是清时的句读。

最近读到李兴濂写的一篇短文,记述红学家吴世昌回忆十来岁时,读杜牧的《阿房宫赋》。旧书没有标点,一开头只见十二个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怎么也看不懂,就跑去问比他大四岁的哥哥吴其昌。

哥哥并不教他,反问:“六是什么?”答:“四五六的六。”“王呢?”“国王。”“毕是什么?”“毕是完了。”“六王毕呢?”答:“六个国王完了。”“这就对了,怎么会不懂呢?”哥哥鼓励他。

这样一问一答,只有“兀”字实在不懂,哥哥说是“光秃秃”。哥哥问:“四川的山为什么光秃秃?自己想想看。”“没有树了。”“树到哪里去了?”“砍了?”“砍下来干什么?”吴世昌看到下句有“阿房出”,便答:“造阿房宫了。”这一下全懂了。

诚如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难怪杜甫会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后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