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葫芦——《宝葫芦的秘密》
一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学生王葆,一个是神奇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宝葫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王葆成了宝葫芦的主人。他们一起腾云驾雾,从危境中逃生;一次又一次冒险,一场又一场误会,是幸运,还是劫难?要问什么是成功的秘诀,什么是幸福的真谛?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嘘——这可是个秘密!
一、张天翼的宝葫芦
读完课文,可能你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点搞不懂课文讲的是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心中一定也有过一个“宝葫芦”的梦,就像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一样,每当大雄遇到麻烦的时候,哆啦A梦总是会从容不迫地掏出神奇的口袋满足大雄各种各样的愿望。所以不少小朋友都喜欢哆啦A梦,也希望自己拥有一个神奇的口袋。说到神奇的口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宝葫芦的秘密》完整版,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王葆就意外得到了一个这样的宝贝。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06—1985)于1958年创作的童话。小学生王葆喜欢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不费力气就能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什么,那个东西就会出现在他眼前。金鱼、画报、玩具……要什么便有什么。他和同学下象棋,想吃掉对方的某一枚棋子,那枚棋子会“倏”地飞进他的嘴里。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在教室里出现了。可当模型坍塌后,大家要求他重新安装时,他却手足无措,当众出丑。
数学考试时,他望着考卷发愣,别人写完的考卷与他的空白考卷却在不知不觉中对换了,此事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他羞得无地自容。王葆有了宝葫芦,不但没有得到幸福和欢乐,反而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苦恼。他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好东西,便主动向同学们坦白了宝葫芦的秘密,并毅然决然地与这个“宝贝”断绝关系。他使劲把宝葫芦一扔,轰然一声响,宝葫芦摔成碎片。
王葆惊醒了,原是这是一个梦……
这部长篇童话是张天翼的代表作,也是深深影响了数代中国孩子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故事教育我们: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凡事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什么事情都要靠努力才能做好,依靠别人取得的成绩不属于自己,自己取得的成绩才真正属于自己。世界上并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懒孩子如果像改正缺点后的王葆一样刻苦努力,也一样能成为一个好学生。王葆的老师经常说:“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只能靠自己努力。”王葆爸爸也说过:“不要把自己的心眼儿用到干坏事上去,如果用来学习的话,那么学习一定会好的。”希望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记在心里,做一个勤奋刻苦的好学生。
虽然宝葫芦有无穷的魔法,但它没有自己的想法,别人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宝葫芦根本无法理解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而人就不同了,人有大脑,会思考,人其实也有“魔法”,那就是他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刻苦努力,就一定有机会取得成功。
二、童话大王郑渊洁
除了张天翼,中国还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家。其中被称作“童话大王”的就是郑渊洁。三十年来,郑渊洁的作品深受几代读者喜爱,他也因此常年上榜作家富豪榜。郑渊洁是一个有趣的人,他乐于参加社会活动,每次参加高校巡演,他那睿智而风趣的言语,常逗得满堂欢笑。现实中的郑渊洁又有哪些有趣的小故事呢?
童年梦想着成为一名淘粪工
回忆起童年,郑渊洁说自己胸无大志,最大的理想是当淘粪工。上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出过命题作文《我长大了干什么》,班上的同学大都写长大了当科学家、飞行员,郑渊洁却写了《我长大要当淘粪工人》。那时,媒体上频频宣传一个叫时传祥的劳动模范,他的职业是淘粪工,郑渊洁当时深受影响。
后来,老师把这篇作文推荐到校刊上刊登,郑渊洁多年后回忆起这个细节,开玩笑地说:“我估计可能是全市就我一个学生想长大了当淘粪工,老师是担心几年后北京没人淘粪,粪流遍野,赶紧用刊登作文立此存照的方式和我签约。”
曾被嘲笑《童话大王》活不过两年
现在如此火爆的郑渊洁当初也备受质疑,《童话大王》问世的第二年夏天,郑渊洁到庐山参加会议。当天出席会议的几十个人中,郑渊洁的文化程度是最低的,有一位趾高气扬的大学教授,打着官腔当众嘲笑:“咱们这儿有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想独自写一本月刊,如果他能够写两年,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虽然被人当众羞辱,弄得灰头土脸,但是郑渊洁并没有与人争辩,而是默默地发誓:“我要写给你看。”郑渊洁将憋着的怒气,化作创作的勇气,在家里潜心写作,第三年,《童话大王》月刊印数就突破了100万册,而且杂志一做就是好多年。
如此好的事例有没有给你一点力量呢?下次写作文的时候,没准儿可以用上哦!
专挑“差生”送签名书鼓励
大家都认为,成绩好不仅有奖状还有家人的奖励,郑渊洁可不这么看。郑渊洁曾经让儿子郑亚旗拿着班里的成绩单从后往前数,挑一半成绩靠后的“差生”出来,然后送了他们每人一本自己写的书,还在扉页上签了名,写上:“你是最棒的!”
郑渊洁多少有一些“差生情结”,在他大部分作品中,主人公都是班级上成绩不太好的那一个。郑渊洁时常讲,好学生不一定就有出息,而差生也不一定就没出息。
自己在家给儿子当语文老师
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上小学的第一天,就被老师训斥学生时用的“没出息”“屁”等字眼惊到了,回家跟郑渊洁一说,郑渊洁也吓了一跳,却无能为力。
后来,郑渊洁觉得这种教育对孩子缺乏尊重,于是提议退学,在家里给郑亚旗进行私塾式教育,自己给儿子当语文老师。
三、“镇妖除魔葫芦娃”
一提起葫芦,你会想到什么?动画片里的葫芦娃,估计是最著名的葫芦了。古装电视剧里,各路神仙的各种灵丹妙药都装在葫芦里面,“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就是从这里来的。行走江湖的侠客,葫芦里装着酒,更是散发出一种豪情。
古代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时候,葫芦往往被用来当作容器。将葫芦对半切开,还能当作舀水的瓢来使用。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葫芦还有个重要的作用——辟邪。
在古代,葫芦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镇邪收煞。因为葫芦是容器,肚大口小,且内盛药物,所以传说中神仙们用它来降妖除魔,妖魔鬼怪能进不能出,并且葫芦中的药物可以以毒攻毒,达到制伏妖魔鬼怪、恢复世间安宁的目的。因此,葫芦也就有了镇邪收煞的功用。
葫芦还代表着吉祥。因为葫芦的形态有如汉字中的“喜”“吉”二字,所以把葫芦挂在门旁,就有喜气临门、吉祥平安的意思。有些方言中,葫芦与“福禄”谐音,加上葫芦刚好有两个凸出的部分,所以葫芦就具有了“福禄双全”的美好意义。
四、为什么把睡觉称为“梦周公”?
小学生王葆睡觉做梦才有了“宝葫芦的秘密”,你知道睡觉还有个说法是“见周公”吗?有时候人们不直接说睡觉,而是说“要去会周公”,或者去“见周公”“梦周公”,这是什么缘故呢?
“梦周公”一词出自《论语·述而》篇的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孔子说:“我衰老得很严重,我也很久不再梦见周公了。”所以,周公和梦还真有关系。
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此“姬旦”非彼“鸡蛋”,他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因为封地在“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所以被称为“周公”。
周公曾辅助周武王灭商,受封于鲁。周武王驾崩后,周公又辅佐周成王治国,他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又一举消灭参与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后来,周公制礼作乐,创立了不少典章制度,因而国家安定,对周王朝的建立及巩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周公的许多事迹,都能成为后人的榜样,所以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孔子认为周公是儒家精神的典范,周初的仁政也是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因此孔子终身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
而孔子对周公的尊崇与敬重,让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经常梦到周公。后来人们就以“梦周公”来表示对先贤的缅怀之意,又可称为“梦周”。如晋朝刘琨在《重赠卢谌》中写道:“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现在,“见周公”大多用来形容做梦、睡觉等。
“周公”和“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真正称“做梦”为“见周公”的,具有标志性的典故应该是《笑林广记》里的这样一个故事:
一师昼寝,而不容学生瞌睡,学生诘之。师谬言曰:“我乃梦周公耳。”明昼,其徒亦效之,师以戒方击醒曰:“汝何得如此?”徒曰:“亦往见周公耳。”师曰:“周公何语?”答曰:“周公说,昨日并不曾会见尊师。”
这个文言文的小笑话你读懂了吗?下次,你不妨也问问身边打瞌睡的同学梦见周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