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而发】《读书杂谈》

文字作者名称:(竞芳)

耕读传家曾经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生活的梦想。读得起书的多半是豪门富宅之家,普通人家是读不起书的。王孙贵族读书大都是为考取功名,从北宋诗人汪洙《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诗句中可窥见读书人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此论于今人来说虽有封建迂腐之见,却也不无道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文化的滋养,那么就如同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一样。因此,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才华横溢的周作人称自己一生只是“国文粗通,常识略具”,其实,也并非是什么谦辞。我想可能正是像他这样书读得愈多、学问做得愈深的人就愈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吧!作为一介凡夫,我不敢以“国文粗通,常识略具”这样的谦辞来形容自己读书,因为那样就有点过余牵强,如同蝼蚁与大象称秤一样是要遭人嘲笑的;再者,原本我也就没有那个底气来为自己“装修门面”。

我觉得倡导大众读书,并不是让人像学生那样在教室里读书。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职业和岗位。所谓读书应该是指八小时以外的闲暇时间。记得有人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成长、创造的价值之所以有不同,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八小时以外付出的多寡和所做“功课”的深浅来决定的。盛世之下,一片繁华,但有人习惯于杯觥交错的饭局,有人热衷于消遣“修长城”的牌局,有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战局,有人……能够静下来看书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记得某权威机构对一些成功人士做过专项调查,从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于看书学习,思考和勤奋。因此而得出一个结论——成功人士的成功拚的是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在参加黄冈日报举办的首届文学艺术交流会上,一位姓柯的仁兄给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他与表弟很久未见,一阵寒暄过后,表弟问他闲时在家干什么,当他说在家看书、写作时露出惊讶的神情:“哎呀表哥!现在人人都在外面忙着挣钱搞得热火朝天的,你怎么还在家里看书呢!”弦外之音,你脑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表弟的这番话把这位仁兄搞得哭笑不得,那意思是说现在呆在家里看书的人似乎不算正常人。

我之所以喜欢读书,主要是受宋赵恒《励学篇》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诗句的诱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觉得诗人的对事物的体察和感悟是多么地精妙绝伦!如以文治武攻来衡量赵恒帝的话,那么喜欢粉饰太平的他治国可谓是文过而武不及,倒是他这千古妙笔而成就了他文学上的不朽。

我所读的书杂乱无边。多以散文、诗歌文学作品和书法字帖为主,涉猎历史、政治、公文写作、报刊等,没有刻意的范围。就像在轻风微拂,暖阳如春的假日,卸去一周的案牍之劳独自走在乡间田野沟壑之上,观阡陌之纵横,闻山涧汩汩之溪声,赏林间之奇花异草,让大脑进入那种漫无目标的“断路”状态之中。有时瞥见一处景、一株不知名的小花或是一只可人蝴蝶儿就岔道跟着过去,而不是刻意沿着一条路走,追求的是信天游的那份轻松。这种漫无目标的行走其实也并非一无所获——在大自然的书卷里,它会给你与世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思维——你会在看远处风景的同时,也在意脚下的小花、小草、蝼蚁这些微小生命的存在,并从中学会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世间的一些人和事。我藏的书不多。奢想着盖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书房:四壁古香古色的书柜里是淋琅满目的书籍;明亮的窗台下摆着宽绰的桌案,桌上放着文房四宝和电脑;想写文时就舒臂敲键、欲习字时就挥毫泼墨、放松时就两眼发呆;在寂静自由的天地里尽情地享受着与古圣先贤、文豪巨匠、高僧大德对话所带来的那份独好。我非常喜欢青年时期毛泽东对读书状态那风趣而生动的描写:“我一进图书馆“就像牛钻进了菜园子一样。”在书籍面前我是个十足的贪婪者。惯性思维中原认为只有敛财才为贪,殊不知人在精神上也有贪的一面——见到好的书都想买和读。但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灿若星河,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里,就算是穷尽一生也难皆据为己有,能学点皮毛那也还要看自己有多大的造化。

由博览转向精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读书多半选那些与自己心灵相通,意味相投的书来读。阅读不是惯用日不休,夜不眠的那种“强攻”,而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细火漫煨”的传统之法。因为有的书营养太高,一下吃下去“肠胃”吸收不了,就需要停下来让其消化些时日再往前读,直到真正读懂了,理解了,多少也悟出些许作者的深意时,就如同种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使命似的如释重负、心身双畅。有时遇到那种特别钟情的书,亦如在鸿雁传书的年代,当收到恋人或亲人的家书时舍不得一下子把信看完,一次只看几个字,多则也只看一句二句就强行把信装进信封,待思念了、想家了再把信拿出来慢慢品!人为地延长着享受的时间,以此冲淡思念之苦;这种他乡遇故知感觉的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书。有时还会读到特别心怡的书或报,读了一遍觉着未尽兴,对其精彩的词句要反复地去细嚼慢咽,直到记住才作罢。遇上这样的书或报有时还要“动刀”把它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书页虽弄得遍体鳞伤 惨不忍睹,但邂逅“颜如玉”那种美妙的体验却让人畅快不已。现代人由于功利心的驱使,加之出版市场的泛滥,造成当下书刊质量低俗。有的书徒有其表,虚有空名,看了大半天也没看出过子丑寅卯来,不知是自己的理解力差,还是内容与自己的意趣有不投,久读不解其意,读这种文不识理、理不通文的书感觉是白白浪费了时间,通常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就搁置一旁打入“冷宫”。

现在的读书条件今非昔比。愈是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就愈加怀念起少年读书的时光。那时的物质条件极差,温饱都成了最大难题,自然就谈下上花钱去买课外书籍了,小人书连环画是当时的“抢手货”。偶尔哪个小伙伴手里有一本连环画大家就像追明星似的整天围着他转,意欲一睹为快。如想把书借回家看那还要分彼此关系的亲疏,借到了就心花怒放,如没借着则死皮赖脸软磨硬泡地赖着人家不放。在那强烈求知欲的年龄段,家里藏书的多少决定着你的“朋友圈”和在小伙伴心中的“地位”,那种情景至今令人怀念……。

八十年代初,农村还没有通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或柴油灯,条件稍好一点的家庭也只是用煤油罩子灯。每天晚饭后,父亲就让我们兄弟几个围在桌旁看书或做作业。橘黄你灯捻上袅袅的煤烟随风忽长忽短、忽闪忽亮,光虽不明亮,但沉醉其中,倒也不觉得光线暗。心是出奇的静,父亲见我们看书、做作业起劲儿就叫母亲炒黄豆、小麦或是用甜高粱奖赏我们。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鼻子、眉毛、脸上彼此变成了黑鼻子、黑脸,兄弟彼此捧笑不已,实为有趣。往事沉钩,恍如昨日一般……

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随着柴油机发电向国网系统供电过渡,煤油灯照明的时代封存并将永远封存于历史的记忆里。参加工作后办公和居住的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了,于是便有了自己书房。每天晚饭后于喧闹之中为自己辟出一方静土——品茗、读书、写字,卸去白天的纷繁芜杂与心灵对话,使其躁动之心得些宁静,于陶明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那种超然脱俗的境界里悟出些许的点化,搏自己会心一笑,实为快哉!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飞速推进,煤油灯下读书的历史已成为一段难忘而美好的过往。钢筋水泥替代了沙砖土坯,人与大自然似乎变得陌生起来,有时甚至是有点与世隔绝;那种“雨打芭蕉闲听雨”“风载书声出藕花”也只能是当今读人心中一个奢豪之梦罢了。书斋本是为生活自拍的一个剧场。夜里有时兴然所致换上台灯,意欲在书房里营造囊萤映雪之景,让心绪少些漪涟;书也本应是生活里的调味品,你亲近它、它就会在你多彩的生命旅程里悄然添上些许的风雅与从容。总憧憬着在眼无俗物,耳无俗声,身无俗事的某个春日,临窗而坐,展卷而读,泥塑木雕地听鸟儿呢喃,捧着书似读非读,却喝着茶,赏着雨,散淡得像幽谷溪涧里快乐的小鱼儿。

读书,要有所省。杨绛说“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大文豪苏东坡在武断地误改王安石的联句(明月枝头挂,黄狗卧花心。)后,不禁仰天发出:“老朽惭愧啊!惭愧!真是读不尽天地之书,悟不尽世间万象之理”的感叹!读书还应学以致用。我最欣赏那么一句话:“读书就是把书架上的书拿下来读,消化吸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把它摆到书架上去。”

农耕时代,那时的读书大多是为了在生存环境里谋得一把米、一间房、一张床;书读好的还可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目的性极强。欣逢盛世,我们不再为米粒果腹,沙粒造屋,棉纱遮肤而奔波,读书的目的性相对来说要纯粹了许多。我不想把读书拔高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读书那样的境界,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也更没有那种能力。无缘无故浪费了时间,实在是极可惜的。我之所以喜欢读书,不仅是因为工作、生活和兴趣,而是更因为在这个伟大的国度和伟大的时代,每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幸福满满!读书让我找到了心灵的安放之所,我愿在“黄金屋”里与“颜如玉”长相厮守,永不分开……

作者简介:笔名,文与时光同墨,性别:女,自由职业者,文艺青年,喜欢看阅读、写文码字,坚持品读学习,认真进行文学创作。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充满激情,拿起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歌颂美好的生活;热爱诗歌、酷爱文艺、喜爱钻研文学和诗词、历史、国学、新传统文化等,依心写作,用情发声,寻觅、发现并传播生命中的阳光,在文字里修行,将内心的风景化作成一座文字花园,让笔墨渲染出一种独特的馨香。喜欢随性记录,喜欢用文字温心、用最好的文字,留存最美的时光。偶有散文、诗歌发表。我创作的方式:查字典,用自己心中所感悟的,所想象的创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

我的品性:内心纯净美好、心中有爱、温婉善良、修心养性、陶治情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义阳光、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努力、向上、热情,勤奋。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以用心对待感情,因为内心是生命中最美的模样。向光而行,向善而生、向美而歌、向暖而拥!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感而发】《读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