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这是笔者打手机小视频里看到的一则故事,看罢很是感动。遂以文字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意在让更多的人看到,为和谐社会添一丝光彩。


有一个中年男子在一次婚宴酒桌上认出了自己的中学老师。婚宴尚未开始,于是就很恭敬走到老师身旁打招呼,敬礼。他说: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当年的学生。

垂垂老矣的老师看了眼前这个看上去很是谦逊,正值芳华岁月的男士,想了想说:记不起来了。

后者又说:在xx中学,xx班,当时的您恰如我现在的年纪。

老师昏花的眼睛里依然失神,摇摇头:我这一辈子教过几千个学生,哪能一一都记起来呢,何况已然过去了二十多年?

这时,满桌的人已经被这一对师生的对话吸引了过来。

身为学生他并不避讳,一字一句说:我就是当年那个在班上偷同学手表的学生,你现在有印象了吗?

老师盯着半天,带着歉意和微笑说:我太老了,真记不起来了。

学生并没没有丝毫的失落,他向众人瞭了一圈,然后又面向老师:这样吧,我把当时的事情回述一下,兴许你就记起来了——

老师,你记得吗?那是两节晚自习间。大概是有同学向你报告手表倏然丢失,你来到教室后,说明情况。之后你让我们全体同学起立,全部散开面向墙壁站着,然后每各自拿出红领巾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准回头。接着你一个个搜查我们的口袋。不知第多少个,当你从我的口袋里面找到手表的时候,那一刻我害怕极了,心里面在想:这下完蛋了,你肯定会很严厉的惩罚和训斥我,因为按照校规校纪就得这样处理。可已然成为“贼娃子”的我不用问在同学面前再也抬不起头了,这将是我一生的耻辱。

却没想到,事情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当你把手表拿到手之后并且还给失主之后,你让我们所有人都拿掉蒙眼的红领巾,坐回座位上继续自习。之后呢一直到毕业我即将离开学校的那一天,你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情,仿佛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很贴心地保全了一个半大孩子尚且娇嫩的自尊心。老师你现在有印象了吗?

听完之后,老师微微一笑,吟吟道:确有此事。可是呢......我还是记不得你。

正当满桌人都诧异不解时,老师缓口气,又说:为了不破坏同学之间的感情,为了不改变我对班级学生的印象,我当时也是蒙上眼睛搜你们的口袋的。

听完之后学生早已经泪流满面,他非常激动的上前抱住老师,久久不能平静。

满桌的人一下子听到号令似地,纷纷向满头华发的老师致敬。

给人容身的空间,给人转身的台阶,给人改过的机会。这不仅是老师的一种善良和智慧,更是一种崇高的慈悲境界和人格魅力。一个孩子要想健康成长,重要的是内心没有创伤,心灵的天空没有云翳。所以说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隐私和痛处的时候,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直戳痛处,一棍子打死。


故事完了。没问题是个很暖人,也给人启发的好故事。

不过,以同样是一个老师的笔者看来,此故事并非真实发生过,是的,也就只一则动听故事而已。盖其中的一些细节细想起来是不合常理的。比如,初中生里尤其男生那是一个人最忤逆也最富好奇心的年纪,你说老老实实蒙眼他就给你蒙着,不会偷偷瞟一眼?孩子们共同的天性是:他若心不在焉即便大睁着眼也会视而不见;但如果禁视呢?怕是蒙一层厚棉被也无济于事。再说了,我有又没偷拿别人东西你凭啥搜我,老师你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洒家不干。还有就是,老师也自个儿蒙眼去搜所有同学的口袋——对不起,这不叫寻找,也不叫搜查,而是“摸”,偷偷摸摸的“摸”,即便男同学可忍,那对花一样年纪的女同学呢,可以有这样的不雅举止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编造痕迹,此故事仍旧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至少给老师这一职业提供了一点思路,事情如果可以以更加人性化,亲情化的方式去解决且对全体无伤害的话,就不要升级到法规层面,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一个尚不到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

好比一首歌,虽然唱者在某些音符上拿捏失准,但如果激情饱满,歌唱感心动耳,我们仍不吝给与三个字:唱得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师,您还记得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