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料的穿插介入艺术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用心灵和激情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是师生与生命、与文本对话的一个活动场所。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要营造出一种大家自由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都参与能到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但是,当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时,他们的视野便远远小于文本的视野,不能用心灵去进行课堂交流,本来就稚嫩的对话者立时处于弱势的地位,课堂陷入沉闷而僵化的气氛之中。这时教师就要能恰当地、不显山不露水地穿插介入资料,对课堂教学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课堂伊始,文章以时代背景的介绍打开学生解读文本的窗口。

    教材中有些文章的创作背景距离学生太遥远,造成学生认识、理解的困难,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预先查阅一些资料或自己搜集课文的写作背景资料,为学生自主、深刻的解读文本,顺利进行课堂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海燕》是一篇优美的运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散文诗,教师如果不对它的创作背景做事先介绍,学生就会误认为这仅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海燕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主旨就不会被学生理解。所以,在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查阅或教师介绍这样的背景资料:1901年,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高尔基只能用隐晦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热情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的意念。时代背景的铺垫介绍,使学生在课堂自主、合作学习中很快理解了文中所有事物的象征意义,沙皇俄国敌我双方战斗的激烈以及文章的主旨。

二、课堂学习过程中,资料的穿插介入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对文本有自己的独到发现和理解,但是他们会因为资料的欠缺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这样,在学生“愤”“悱”之时适时地介入资料,就能解决学生的疑难,推进课堂的顺利进行。

      教学《天上的街市》一文时,有学生在审视文本的时候突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诗人为什么大胆改造了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把天上写的这样美好?传说中的他们是隔着天河的,一年仅见一次面!”学生因对背景资料的不熟悉恐怕是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的。这时我介入这样的资料: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是1921年,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7岁的郭沫若先生刚从日本回国,看到这种情况非常伤心,但他没有绝望,他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污浊的上海市头,那干净所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诗人抬起头来,仰望星空,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到天上。这表现了诗人憎恶现实,向往光明的美好感情。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教师顺势引用这样的资料,不但解决了学生的疑问,而且句句打动学生,震憾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情感认知。

三、情感性内容穿插,加强课堂情感气氛,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课堂中穿插教师的精彩独白、课文中人物的动人故事、情感丰富的短小美文,必要的视频播放,就能加强课堂的情感气氛,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总之,抓住时机穿插介入恰当的资料,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有力地拓展、补充文本,打开学生学习文本的窗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解决疑惑,而且能加强课堂的情感气氛,使课堂生成性问题顺理成章,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对学生的情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教育·教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料的穿插介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