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岂能搞成家长作业

同事家的孩子在读幼儿园,每次节假日,老师都要布置亲自教育类的家庭作业。她是又唠叨又有些急不可待。每次的作业,都是妈妈替孩子完成,简直将家庭作业当做了家长作业来完成。

就在上个星期,学校又安排了一项作业。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做一张元旦贺卡。要求不高吧!这可急坏了孩子他妈。到处找美术功底扎实的同学、朋友帮忙。通过四处打听,奔波,终于完成了这一神圣的任务。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的家长总是把孩子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就上述案例来讲,培养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在节假日完成个贺卡任务应该不是难事,也是值得倡导的一项很好的实践活动的机会,父母协助、指导孩子完成作业无可厚非。可家长却主动揽责,替孩子完成 “作业”,这恰恰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

三四岁的孩子,能干什么?

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都是由父母来代劳,父母岂不就形成了孩子思维发展的替代品,孩子养成一种惰性思维。孩子小,不懂事,动手能力差……我们都非常的认同,也可以体谅父母的爱子心切。但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包办代替,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并非是明智之举。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独立人格,都希望给予孩子最真诚的爱。可是“爱是有边界的,没有边界的爱,也是一种伤害。”著名的“狐狸法则”的故事,就是一个父母如何让孩子从自立走向自强的最好的例子。狐狸爸爸在失去老伴后,在狐狸很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捕食的能力,成年了,就把他们赶出去,每一只狐狸独自生存后都变得更加健康强壮。

如果孩子永远生活在父母的襁褓中,在温室里长大,那一定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的检验。如若凡事必须躬亲,给孩子带来的就是极度的依赖性,不相信自己。

孩子的翅膀硬终归是要长硬的,也是会飞的。等到他想飞又飞不高、飞不好的时候。罪人就在于我们父母一代的过于包办,不信任孩子。每个人都有惰性,一旦惰性思想成为了习惯,那就是懒惰。思想出了问题,那就是致命的伤害。

邻居家的孩子,就因为小时候父母太溺爱,凡事都必须躬亲,长大了,没有养成自我生存的能力,在无数次的碰壁后,还是选择依赖于父母,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父母还得给负责衣食住行。

孩子自己来,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交替教育的角度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自信心。

有一位家长的处理方式就很有新意。它是通过语言激励,让孩子有责任意识,然后陪伴孩子一起完成作业,虽然孩子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动脑,动手,但妈妈在边做边问孩子,这里要怎么做?哪里该如何拼?孩子心里乐滋滋的,最后妈妈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奖励。孩子不但乐在其中,还建立了丰富的情感,非常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我虽小,但我还可以做老师安排的事情!”这是孩子最大的成就感。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处理,或许就是教育的生长点。

我们需要的不是给予,我们需要给孩子跳一跳就可以摘桃子的理想信念,需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和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作业岂能搞成家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