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商业逻辑(下)

七、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企业”;中国经济的下半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

上半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公司+员工”;下半场,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平台+个人”。

之前,社会上的每一个“需求”和“供给”往往都是由企业对企业所完成的,今后,更多的是由“个人”完成的。商业越来越碎片化,每个人都将冲破传统枷锁的束缚,实现个体的价值,这就是个体崛起。

举个例子,为什么现在企业裁员的新闻越来越多,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企业招人越来越难,因为真正有能力的个体都可以自食其力了,而那些被裁员的人往往都是被淘汰的。

经济的供需双方很多都在个体化,社会结构将越来越精密、细致。

如果中国经济是一场血液循环,那么下半场。它的毛细血管会更加丰富,输送和供氧能量会更加强大。

个体崛起,将是中国经济实现真正繁荣的大基础。

八、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依靠的是少数大公司;中国经济的下半场,依靠的是海量中小企业。

在上半场,假如一个市场有10个亿的规模,往往被几个龙头企业垄断。

在下半场,同样是10个亿的规模,应该是由数千个中小企业共同支撑的。

海量中小企业的崛起,将越来越具竞争力、生命力,就像蚂蚁雄兵一样,不断吞食主流市场。

九、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解决的是“生产效率”的问题;中国经济的下半场,解决的是“分配效率”的问题。

在上半场,我们不断地扩大生产、压缩成本、改良工艺等,于是,我们生产出了太多物质和产品,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产品并没有送到最需要它的人手里去。

下半场,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分配效率”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办法提升分配效率,比如现在新兴的租赁型、共享型、定制型等商业模式,就是在盘活沉睡的社会资源。

生产效率,关注的是对有形空间的占有和操控;分配效率,关注的是对价值节点的链接和赋能。

下半场最重要的不是你能生产什么,而是你能不能把最合适的东西送到最合适的人手里,使社会资源精准匹配,各归其位。

十、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是外向型经济;中国经济的下半场,是内需型经济。

上半场,我们更多依赖的是世界级的大市场,是靠世界经济这个大轮子带动中国。

下半场,世界经济已经带不动中国了,我们必须自己带动自己,甚至有责任去带动世界。

这也可以从“广交会”到“进博会”的转变看出来,“广交会”是把“产品卖到全球”,“进博会“是把”全球产品买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就像一场乾坤大挪移,之前中国是靠世界的带动,现在中国正在带动世界。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文化品味和消费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大商业逻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