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读书过后,很多人也许没有登高攀顶,依然还是普通人,
但也是拥有了更大视野和格局,拥有更多选择权的普通人。
——未来树编辑部
教育孩子的方式,一直是家长热议话题。
中式、欧式、美式、法式、英式等等各种…
教育方式简直是各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可总有人说,中国教育都是坑,把孩子逼成做题机器,不如西式教育轻松、快乐、更有活力。
真是这样的吗?
此前,BBC拍摄的三集纪录片《中国式教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五位中国优秀教师在英国某顶级中学,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结果,中国式教育完胜。
仅仅一个月,中式教育下的学生每门功课平均提高了10分。
拿着分数,学生们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巴,而笃定不可能输的英式校长更是啼笑皆非。
当然,获胜的并不仅仅是那一场比赛,随后英国教育部宣布采用中国教学法,并将这种方法作为学校的固定标准。
不过,这部纪录片只是展示了中国式教育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从各个侧面呈现出中国式教育的魅力和潜能。
正如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前教务长说:
“真正的精英教育,不是什么快乐教育、放羊式教育,而是跟中国一样,奉行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
更重要的是,相比西方只有富人才能进高校机会,在中国,教育的结果可能会因天分不一样,但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和竞争的机会却是公平的。
这才是中国式教育的最大魔力所在。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高考的余热刚刚散去,纪录片《高考》中的刘洋洋却被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刘洋洋的生活苦得让人心疼,出生不久,爸爸患胃癌离世,妈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奶奶用面糊把她拉扯大。
庆幸的是,尽管家徒四壁,奶奶还用碎布缝了个小书包送她上学,并语重心长地对刘洋洋说:
“孩子啊,你和别的孩子不同,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
看着奶奶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还有家中破旧的土窑,
刘洋洋暗下决心,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让他们住上漂亮的大楼房。
背着干粮走在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一年又一年,刘洋洋终于用双脚走出一条通向梦想大路。
2014年,刘洋洋考上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她自豪地说:“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读书,改变了她的人生底色,也让她的未来变得更加色彩斑斓。
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纪录片《出路》
还记得,那个百折不挠的农民工儿子徐佳,历经三次高考的淬炼,终于过上了与父辈不一样的生活。
支撑他一次次战斗的信念就是父母的嘱托:
“小学生和高中生出去打工都不一样,一定要读书。”
读书不仅改变了他,也改变了家人的命运,母亲再也不用四处打工为生,而是在老家盖了房子,开了店铺。
在“读书无用论”、“阶层固化论”大行其道的今天,
许许多多的刘洋洋和徐佳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
他们借助知识的力量,拓宽了前行的路,也比同龄人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纵然读书过后,也许没有登高攀顶,依然还是普通人,但也是拥有了更大视野和格局,拥有更多选择权的普通人。
至少,不会跌落谷底,不再被迫谋生,或许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读书是人生最好走的路
知乎中有个提问:“如果不读书,从底层逆袭的几率有多大?”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几率低于万分之一。
非常扎心,却又真实无比。
纪录片《高考》中,吴世康爸爸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吴爸爸头脑精明能干,家里开了一个厂,但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他不惜关掉厂子到毛坦厂中学当了名保安。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吴世康考了五百多分,高出一本线30多分,
吴爸爸哽咽地说:“付出全部时间和精力,就为了这一个梦想。”
因为自己没文化,找不到体面的工作,贩水果还亏过十几万,生活过得太不容易了,但儿子考个好学校就可以吃一碗轻松饭。
可以吃一碗轻松饭!一句简单又直白的话,却是他半生颠簸,咽下生活艰辛的经验总结。
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原来读书才是最好走的路。
无独有偶,纪录片《高三》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批只能靠自己努力,才能向上生活的孩子的故事,
班主任时常激励他们:“请你们拿出半条命给高三,没有人会因为太勤奋、太刻苦而不行。”
可是,有些孩子抱怨学习太苦,放弃了读书这条路。
10年后,回首来时路,这些学生后悔地说:
“等到真正出去了才知道,才发现读书才是最不苦的那条路,学习上没吃的苦,生活加倍地还了回来。”
那些要熬的夜,必刷的题,要背的单词,原来都是老天抛下的橄榄枝,抓住它才能跨过鸿沟,走入另一个世界。
正如白岩松所说:“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
虽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读书不是唯一的路,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依然是最稳健、最容易走的路。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手这张难得的人生彩劵,错过以后,再多的追悔莫及都为时已晚。
读书不是唯一的路
我们知道,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直线不是唯一的答案,还有弧线、曲线和圆等等,人生亦如此。
纪录片《零零后》中,池亦洋就是走曲线的那个人。
起初的他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小孩:爱打人、成绩差。
在幼儿园,他一会挖地道、一会上树、一会身披超人红披风,拿着木棍对着小朋友大喊:“我要把你们打成肉泥”,没人喜欢他甚至差点被开除。
上小学后,池亦洋再次遭遇“滑铁卢”,他听不懂课,考试交白卷,苦恼的他崩溃得哇哇大哭,觉得自己“很没用”。
幸运的是,上初中以后,14岁的池亦洋遇到了橄榄球,唤醒了心中的小宇宙。
16岁,他代表中国,风光无限地站在橄榄球全球联赛的赛场上,
身披国旗,为国争光,从此池亦洋走上了职业选手的道路。
每个人的兴趣、天赋不尽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路。
纪录片《出路》里的袁晗寒也是一个不走直线的人,她幼儿园、小学、中学都上的是最好的学校。
可是她学习不好,不喜欢读书,17岁从北京最好的美院附中辍学,
整天在家画画、看电影,百无聊赖中开始拍话剧、卖东西、开酒吧……
所有尝试失败后,凭借绘画天赋,申请到德国留学,回国后在北京注册了自己的艺术品投资公司。
纪录片《没有起跑线》:读书不是唯一的路,每一个人都可能因个性不同,选择不一样的路。
“不是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适合跑,就像每匹马的特性都不一样。”
但关键的,不管走哪条路都需要努力,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更多选择,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人生的境界
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也是一场关于父母的较量,除了人脉、资源,更重要的是眼界和格局。
因为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影响孩子的命运。
马百娟12岁才有机会上小学,14岁又被迫辍学出去打工,16岁嫁给表哥,
还没成年就挺着大肚子,谈论着尿布和老公。
其实,马百娟也曾有过梦想,长大了去北京读大学,一个月挣一千元,为家里买面、盖房子、挖水窖……
即使辍学后,每次从学校门口经过,马百娟都忍不住往里看。
可是她父亲认为,“女娃娃找个对象,靠女婿就行了。” 于是她刚刚亮起希望的人生就被扑灭了火苗。
“你能什么?”“我能扫地。”
“这地面是地毯,不用你扫,前台要会用电脑的。”
看着低头的马百娟,不用猜,她的未来早已写好了答案。
如果当初父亲的格局能更大些,看得更远些,就算她考不上大学,她的人生也不至于困顿到寸步难行。
而《高考》中的刘云昊却是个让人羡慕的北京女孩,在她很小时,妈妈就给她规划了留学哈佛的目标。
2岁,刘云昊开始学英语,5年级背熟了全部托福单词,
不仅如此,妈妈还早早地备好资金,送她去北京最好的国际部,为出国留学做最充分的准备。
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有位香港妈妈Irene更是超前准备,刚怀孕时就开始让宝宝听字母歌和诗词故事,她说要让孩子赢在子宫。
正如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说的:
“有的人出生就含有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没有可比性。”
如果人生是一场接力赛,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眼界越宽、格局越大,孩子走的道路就越平坦,距离终点就越近。
孩子每走的一小步,都有父母开路搭桥、奋力托举的一大步。
当然,在耀眼的光环背后,还有不少马百娟们让人扼腕叹息。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西部贫困农村,63%的学生没有高中文凭。
而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开展调查,
发现其中近五成状元父母是教师和工程师,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在下降。
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状。
虽然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不可否认,因为地域、家境和教育资源的多寡,每个孩子只能走不同的路。
命运或许不公,但教育,依然给了每个人绝地反击的机会。
正如纪录片《中国门》中所说:
“人生要不停地打开一扇扇门,一扇门代表一个世界,门内门外,两种人生。
作为孩子,也许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努力选择出路,只要你想读,在学校、在社会都可以用读书改变命运。
作为父母,也许无法让孩子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可以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陪同孩子打好人生剩下的牌,这是每个父母可以做到的。
终有一天会发现,你的锦鲤,就藏在你读过的书里。
愿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