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忽然夏日》

Call me by your name &忽然夏日

意大利:阳光、丛林、山泉、黄桃、一栋乡间小别墅,还有一个叫Oliver的Elio,以及一个叫Elio     的Oliver。

故事发生在一个意大利北部的度假小镇,这只是Elio在此诸多假期中的一个,而却是Oliver在此 的唯一一个假期。他们离开平时的生活,先后来此,就如书中描述他们的罗马之旅:买了不同目的地返程票的一场私奔。正是如此,将他们二人从他们原来的生活中剥离出来,用假期的轻松愉悦和浓浓的地中海风情,冲淡了他们之间性别的隔阂,将焦点落诸于他们之间情感的变化。

整部书和电影以Elio的视角娓娓道来,但题目却叫Call me by your name,这句话第一次是出自于Oliver 之口。或许在灵魂深处,这句话是二人的共鸣。心理学上定义相爱的过程是个体边界的瓦解,双方的精神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交融的过程。而名字从小便是个人身份的标签,Call me by your name,and I will call you by mine.这就仿佛成了他们两个人互相接受,互相认可,精神融合的一个特别的仪式。他们通过对方,认识到了更为清楚的自己:他比我更像我自己(Elio)。

影片于2018年获得美国编剧工会奖电影类最佳剧本,同年获第九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对比影片和书籍,二者各有所长。

电影较之于书籍做的最大改动便是大幅删减了书籍的三四章以及《如果爱》这个情节。第三章名为:圣克莱门特症候群。圣克莱门特象征的矛盾、反复给人一种阴暗,沉郁之感,与先前的明丽对比,更显狂欢中隐匿的离别感伤。加上书中出现的那本名为《如果爱》的诗集,给人的感觉要更有古希腊铜像的厚重感。而影版在Oliver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打来的电话戛然而止,给观众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简化了剧情后的影片在主题的表达中更加简洁明了,行云流水,而又不失韵味。反观《芳华》,电影的前半部分很好,但后半部分就因为要表达的东西过多而显得很冗杂,毕竟在一两个小时内将所有要表达的东西囊括进去实在不易。但如果影片在何小萍疯后在文工团乐声的伴奏下,在草坪上独舞是便戛然而止,那么此处的留白又会使影片有另一番韵味。

电影较于书的改动还有增加了Elio的父母在他们之间感情的推动,无疑使亲情成为电影的第二主题,使得情感表达更有层次感。于其他人的父母不同,Elio的父母对儿子特殊的感情对以包容的态度,是他们开明的思想使得二人故事的发生有了可能性。母亲在Elio对二人关系感到迷茫时提醒他: Oliver可能爱你更甚。影片中也更是将Elio从罗马自己回家改为了母亲接他回家。而父亲与Elio的谈话更是升华了亲情这一主题,而且引人深思。他希望Elio永远铭记这一段感情:为了以远超我们需要的速度被疗愈,我们几乎失去了自我,尚未中年,便宣告了心灵的破产,遇见的新人越来越多,能给的却越来越少,但将自己彻底封闭,拒绝任何感受,太可惜了。所以父亲的话也是另一种程度呼应了题目,他鼓励儿子,勇敢的去爱,勇敢的去感受,勇敢的去面对自我、认知自我。“Call me by your name”便是Elio爱、感受、认知自我的一种方式。而父亲缓解氛围的那句:我很羡慕你,我当年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但很可惜却没有你们之间这么珍贵的感情。一下与平时那个博学、开朗的父亲形成反差,他们的亲情也同样珍贵。

同样由名字而起,又满含亲情的电影还有《情书》。雪地里的博子和篝火前的Elio同样引人遐思,但《情书》的电影和原著的符合度相当高,我想一部分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细腻:一种是日式的严谨设计好的细腻,如樱花按5厘米的速度飘落男女主分开的时间,便刚好飞过地球的直径,飞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再次相遇。这种细腻,稍微删减一点,便已感觉不到。而另一种则是影片中呈现的人情感和生理上由内散发的细腻,有如片中打捞起来的古希腊铜塑,即便是成了断臂的维纳斯,光凭那只残臂,也能感受到微波粼粼下涌动的暗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忽然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