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拉片分析

第一幕:开头


爷爷到山顶打电话,然后打听“什么是佩奇”,到老兄弟们喝酒,听说「老三媳妇在北京当过保姆,她肯定知道」。


第二幕:中间


请教老三媳妇,在她的指导下做佩奇,到山上再打电话,遇见儿子的车。


第三幕:结尾


在儿子家拿出礼物,全家看佩奇。告诉村里的朋友,找到佩奇了。


剧情高潮


爷爷拿出自己用鼓风机焊接的佩奇,这个画面持续6秒。


一切都是围绕这个高潮点来做戏。


前后照应


虽然是短片,前后照应得不错。


爷爷刚开始上山打电话,丢了天线。第二幕结尾时继续上山打电话,找到天线。


爷爷一开始问一个村民老乡什么是佩奇,对方打开智能手机。结尾,这位村民打电话来说知道什么是佩奇了。


第一幕下棋的时候,有个人用唢呐吹佩奇的过门音乐;结尾这个人在“今年过节不收礼,全家进城看佩奇”的标语下,继续吹唢呐。


用心的小细节


这个短片除了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之外,还是中国移动的广告片,所以在细节上花了一些心思。比如,老汉上山打电话没信号,片中暗示,不能是运营商的问题,而是天线从手机上掉出来了,是手机的问题。

爷爷在村委会广播里问谁知道佩奇时,有一组镜头,其中一匹马跑出来,画面比较美。

到老三媳妇家敲门,问了两声之后,门缝里出现灯光,非常合理。

老三媳妇的做饭与爷爷的做电焊交叉剪辑,视觉上都是火,对应得比较好。

爷爷拿出佩奇之前,先拿了三样东西(蘑菇、大枣、核桃),同时切到孙子关切的眼光,最后拿出佩奇。在视觉期待上做足了功夫。

表现老人孤独落寞的时候,都用了较长的镜头。

声音处理得比较好,比如:到老三媳妇家敲门时的狗叫声,早晨起床的鞭炮声,山上的风声,当然还有那两段小猪佩奇主题的唢呐。

故事为什么成立


除了营销元素之外,这个故事还是抓住了中国人隔代亲的特点,在这上面做足了文章。


我儿子三岁的时候,回老家过年。事先打电话,告诉爷爷奶奶想要一个光头强的电锯。等到了火车站,爷爷开车来接他,一上车发现后座就放着一个塑料做的光头强电锯。儿子喜出望外。


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要星星不给月亮,所以孙子要个佩奇,爷爷一定要给他找到,这个剧情设计很合理。


另外,这个故事采取了略带俯视的视角,假设农村落后闭塞,除了曾在北京当过保姆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佩奇。当然这个设置不尽合理,现在资讯如此发达,农村的孩子看佩奇的也很多。


但是维持这样一个设定,就能满足观众的信息不对称优越感和猎奇心理,从而让人们有兴趣看下去,也为达到叙事高潮蓄足了势能。当爷爷制作的佩奇出现,并停顿6秒时,观众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后面的一分钟是为了让观众舒缓一下激动的情绪而设置的,再次回到打电话(这个场景的用色往往比较灰色落寞),可以让观众平静下来。


传播为什么迅猛


《啥是佩奇》的轰动,有其必然性。最近网络热点少,这样的视频很容易占领空窗期。临近回家过年,外地游子们对于故乡和父母的思念之情,也需要有一个宣泄的小出口。土味风格,已经在短视频领域成为重要的一派,这部片子融合很多土味元素,除了用鼓风机焊接而成的佩奇之外,还有佩琦牌洗涤用品,都满足了城市群体对于农村的想象。这部片子的幽默,也为其传播加分不少。例如:老三媳妇说“小猪,红色的”,话音刚落,第二个镜头,就看见一头小猪,当切到老汉手拿红色油漆桶的时候,大家不禁莞尔。老汉的那句“他爹是猪,他娘也是猪”,也是笑点。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小猪佩奇作为一个传播学意义上的meme(觅母),本身就具有病毒传播性。如果换成另外的创意,只要有佩奇元素,也很容易刷屏。

你可能感兴趣的:(《啥是佩奇》拉片分析)